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波-杰综合征

波-杰综征即皮肤黏膜色素斑-肠道多发性息肉征(Peutz-Jeghers syndrome)指肠道有息肉,同时周及手足有多发黑色素。此病少见,男女发病率相等,约有一半病例有家族史。(一)发病原因色素斑息肉系尚不明确,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有很高的外显性。(二)发病机息肉为多发性,数远比家族性者为少,息肉发于全消化道,以空,回肠发病率最高,占90%以上,极少发生在......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色素斑息肉系尚不明确,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有很高的外显性。

(二)发病机

息肉为多发性,数远比家族性者为少,息肉发于全消化道,以空,回肠发病率最高,占90%以上,极少发生在十二指肠结肠息肉大小差异明显,小的数毫米,大的数厘米,多有蒂,蒂肉成分,因此可竖起,息肉表面不光滑,部可糜烂或出,本综征的癌变率较低,在1%~3%,常因肠套叠贫血而需手术,息肉显微镜检可见由正常腺体,上皮细胞和固有膜增生分支的平滑组成,一般认为是良性腺,也有人认为是一种错构(hamartomas),此类病人伴有皮肤及黏膜色素斑,两者的系不清楚,黑色素斑多分布于,颊黏膜,齿,硬,手掌,底,手指,足表面,色可以是棕色黑色,为线状,卵或不规则的1~5mm大小不等不融的斑点,边界清楚,不突出皮肤,色素斑可在生后不久或幼年时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上色素斑色可逐渐变浅或于青春期后消退,黏膜上的斑点不消退。

症状

皮肤黏膜上有色素斑沉着,伴有典型反复发作的痉挛性腹痛,为其症状,痉挛性腹痛多由肠套叠起,可伴有便,腹痛时可摸到腊肠样肿物,肠套叠多为暂时性的,有的可以自复位,隔数年或数月后可再次发作,病人多有低色素性贫血发育养差,头晕, 依据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斑及反复发作的痉挛样腹痛,结实验室检查及X线,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可确诊,息肉多发生于小肠,其次为十二指肠,也有报道发生于食管阑尾者。

并发症

可并发肠套叠贫血养障碍等,偶可见起完全性肠梗阻者。

检查

常规检查发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便检查潜阳性,象检查特点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数量减少,且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数量减少更明显,红细胞体积以小者为多,中浅染,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正常,12~25(参考值27~31f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50~80(参考值80~98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240~300(参考值320~360g/L)。

1.X线钡灌肠 发现小肠多发性息肉

2.镜检查纤维十二指肠镜,小肠镜及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诊断鉴别

据临床症状牙龈等部位出现黑斑,再肠道钡双重造影可发现息肉

发生痉挛性腹痛肠套叠时,与其他原因起的症相鉴

治疗

(一)医治

确诊后以保守观察为,有贫血者,应予以矫正。有以下情况时手术治疗:

1.常有阵发性部绞痛,保守治疗症状不能缓解,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2.肠梗阻肠套叠不能自缓解。

3.大量失或长期慢性失,保守治疗不能控制或贫血不能矫正。

4.不能排除恶变可能。手术多不切除肠管,肠套叠复位后只切肠取息肉。有时须作多处切摘除息肉

(二)预后

本病平时多无症状,或偶有轻微腹痛不适,但对其并发症,肠套叠肠梗阻便血等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误时亦可造成死亡。临床上其恶变倾向虽低,用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J综征的病人患恶性肿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18倍,故应一生随诊。

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预防

重点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预防措施参考其他出生缺陷性疾病,预防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

1.婚前体检

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容,要包括检查(如乙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压,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2.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

包括远离烟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染色体检查,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采取切实可的诊治措施。

饮食保健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片吸虫病

下一篇 六棱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