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雅克什综合征

雅克什综征(von Jakschs syndrome)即von Jaksch综征,致病因素为养缺乏(要是造物质缺乏)、佝偻病及长期慢性或反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等)等。其特点为婴儿期发病,表现有严重贫血肿大、周缘白细胞数增高并出现幼稚粒细胞及有核红细胞,病情呈慢性过。一般预后良好,去除病因、改善养、治疗贫血后可痊愈。又称婴儿假性贫血、婴儿脾大性......
目录

发病原因

本病征是婴幼儿特殊型贫血,并非独立性疾病,而是婴幼儿时期机体对贫血,感染的一种特殊反应,一般以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骨髓功能较差和代谢紊乱是要原因。

发病机制

患儿的原发感染多持续1个月以上,慢性感染时,网状皮系统增生,功能亢进,红细胞过早地被破坏,它的寿命由120天缩短到80天左右,正常骨髓的代偿能力很强,若红细胞寿命轻度至中度缩短,极易代偿,不致发生贫血,感染时,骨髓缺乏相应的代偿能力,这是产生贫血要原因,红细胞生成素测定明,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不能适应感染时的需要,此外,尚有的利用障碍,感染时明显降低,总力也下降,这可能与运蛋白的产生减少有骨髓组织中的贮存增多,但由网状皮系统释放入浆的减少,即所谓网状皮系统阻滞,感染恢复后,代谢失常可得到纠正。

常见症状

反复感染面色苍白皮肤出点不规则热小儿明显瘦小水肿肿大

临床要为养性贫血肿大等骨髓外造的表现。反复感染增大,可伴有维生素D缺乏病。

1. 婴幼儿发病,多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2. 有慢性或反复感染史。贫血较重且为养不良性。

3. 起病缓慢,面色逐渐苍白或呈蜡黄色,瘦弱,精神萎靡,常有不规则发热

4. 体检可见明显肿大,尤以脾大明显,甚至可达盆,质地较硬。全身淋巴结可轻度肿大,有时可见皮肤出点或水肿。 周围象出现幼粒、幼红细胞等临床特点即可考虑诊断。

检查项目

1. 象:贫血的程度,取决于原发病。多表现为中度以上养性混贫血血红蛋白多在60~90g/L(6~9g/dl),红细胞相应减少,大小不等,易见异、多染性及有核红细胞,此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贫血严重的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轻度增高。白细胞增多,甚至可达30×109/l~40×109/l,分类可见各期幼稚粒细胞(甚至可见少数原粒细胞),但仍以较成熟者占多数。网织细胞正常或降低,正常,白细胞多增高,此两点区贫血

2. 骨髓象:骨髓增生尚可,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细胞分类和态与养性混贫血相似。少数病例可增生低下,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减少。 粒细胞、红细胞比例正常,看不到红系统代偿增生现象,骨髓中含黄素增多。

3.胸检查: 呼吸道感染时,胸可见部炎性阴影。

4.长骺端X线摄:可发现长骺端维生素D缺乏病的特异X线表现,早期X线长骺部钙化预备线模糊;极期钙化预备线消失、骺端增宽、骺端呈杯状或毛刷状改变,质稀疏、干弯骨折。X线龄摄发现龄落后。

5.B超等检查。

诊断鉴别

据婴幼儿期发病,有明显养缺乏及反复或慢性感染史,贫血较重且为养不良性,肿大尤以脾大明显,以及周围象出现幼粒,幼红细胞等临床特点即可考虑诊断。

1.贫血 本病征严重时可见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此时应与贫血,后者下降,但清总力上升,骨髓细胞外减少甚至消失,一般不肿大。

2.病:本病末梢可见幼稚粒细胞,且临床伴有肿大,尚需与病鉴要靠骨髓检查。急性病病情发展快,多有倾向,象中幼稚细胞以原幼阶段为大多明显减少,骨髓象有典型病改变。婴儿慢性粒细胞象、骨髓象以粒细胞改变明显,胎儿血红蛋白常明显增高。以上特点可资鉴

3.类病:有原发感染灶,肿大较轻,象无有核红细胞,粒细胞有感染中毒改变,原发病控制后象恢复正常。

4.慢性溶血贫血 在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细胞增加时,应与慢性溶血贫血,后者可有家族性溶血贫血或地中海贫血的红细胞态的异常或血红蛋白异常以及溶血存在的试验阳性结果。

5.其他有骨髓外造的疾病: 如婴儿型症、骨髓纤维化等也表现为贫血脾大,外周象出现幼稚粒、红细胞,但骨髓穿刺常不能成功。骨髓活检或骼x线摄可助鉴

治疗概述

要针对原发病,需对因治疗。控制感染和贫血是治疗本病征的重点。

1.控制感染,清除感染病灶。治疗的最初阶段以积极控制感染更为重要,因感染未控制前抗贫血治疗很难奏效,应仔细找慢性感染灶。

2.养性混贫血用药:贫血药物的选用视贫血性质而定。给予维生素b12、叶酸等。重症病例必要时给予输

3.防治维生素D缺乏病:伴有活动性维生素D缺乏病时给以维生素D突击疗法。加强养,抗佝偻病治疗。

4.其他:如饮食疗法,支持疗法及输疗法的应用,原则上均与养性贫血相同。有报告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症状及促使脾脏回缩。

预防预后

1.做好各种预防接种工作。

2.加强养,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本病征预后一般良好,治疗后精神、食欲及象均可恢复正常,但脾脏肿大恢复较慢,重症病例或治疗较晚者可死于感染。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