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减少综征又原发性减少性紫癜伴获得性溶血贫血,是一组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起的一种溶血贫血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减少综征有溶血性疾病的一般症状,发作时出现突然寒战、高热、呕吐腹痛等,贫血黄疸加重,脾脏肿大,严重者可出现出性尿毒症综征,发生大量血红蛋白尿......
目录

疾病特征

1.急性型 此型约占ITP的80%,多见于2~8岁儿童,男女发病无差异。50%~80%的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一前驱感染史,通常为急性病毒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如百日咳等也可诱发,偶有接种麻疹活疫苗或皮注射结核菌素后发病的。

患者发病急骤,以自发性的皮肤、黏膜出为突出表现。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全身在分布,常见于下肢前面及骼隆起部皮肤,重者偶见皮下肿。黏膜出轻者可见结膜、颊黏膜、软黏膜的瘀点,重者表现为牙龈肠道出,甚至血尿;青春期女孩可有月经过多。器官网膜中耳均少见,罕见的当视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预后不良,深部肿或关节腔出偶或见之。临床上除非严重出者一般无贫血,不足10%的病例可有轻度肿大。有时病毒感染可致淋巴结肿大,此时要注意排除继发性ITP。

2.慢性型 病程超过6个月者为慢性ITP。本型约占儿童ITP总数的20%,多见于年长儿,男女之比约1∶3,慢性ITP发病前多无前驱感染,起病缓慢或隐袭,皮肤、黏膜出血症状较轻,计数多在(30~80)×109/L。皮肤瘀点、瘀斑以四肢远端多见,轻者仅见于皮肤抓痕部位。黏膜出可轻可重,以牙龈月经过多常见,口腔黏膜次之,肠道出血尿十分稀少。本型可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后者发作与缓解交替,缓解期长数周至数年,最终约有30%患儿于发病数年后自然缓解,临床反复发作者可有轻度脾大。表1列出了急、慢性ITP的特征,供鉴参考。

3.一般症状溶血性疾病的一般症状,发作时出现突然寒战、高热、呕吐腹痛等,贫血黄疸加重,脾脏肿大,严重者可出现出性尿毒症综征,发生大量血红蛋白尿功能衰竭而死亡。

4.减少 则出现紫癜、瘀斑和齿消化道出倾向。

病理病因

本病征可能系抗体器官由于某些因素(如淋巴组织的感染或恶性病变、遗传基因的突变以及胸腺疾患等),对自体红细胞失去识能力,从而产生异常的免疫抗体。自身免疫抗体成后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破坏溶血,在溶血的过程中,同时也产生了抗自身抗体,被破坏而减少,所以患者兼有溶血贫血和出性倾向的表现。发病前常有服药史、细菌或病毒感染史,有时可继发于原性疾病。

发病机制

ITP的减少是因外周破坏增加所致,51Cr(51铬)标记的患者寿期测定,显示其生活期缩短至1~4h,甚者短至数分钟。前认为的这种生活期缩短是与环中存在特异的相抗体。抗体来源途径有:

1.急性病毒感染后成的交叉抗体。

2.抗某种抗原成分的抗体 最近的研究认为糖蛋白(platelet glycoprotein,GP)Ⅱb/Ⅲa GP I b/Ⅸ、GPV是这些抗体的要靶抗原。

3.抗体,要为IgG(platelet-associated IgG,PAIgG)。PAIgG在ITP中多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破坏率成比例。于PAIgG的来源前并不十分清楚,分子量分析表明一种组分是真正的抗抗体;另一种组分相当于IgG的免疫复物,可能为非特异性吸附于膜上的浆蛋白。为什么PAIg水平及其变化并不总是与ITP相,这种非特异性吸附是一种可能的解释。

由于上述抗体对的损伤或结,最终导致被单核巨噬细胞所清除。破坏场所有骨髓要是脾脏

有研究表明,ITP患者中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B8和B12表型较高,亦即有此表型的人发病的危险度较大。

疾病诊断

临床上栓性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征两种疾病时,也可出现溶血减少的症状,须加以鉴,此两种疾病发生溶血的机理均为微管障碍机械损伤红细胞所致,中可见较多的破碎红细胞,同时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栓性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症状明显,而溶血性尿毒综征以急性功能损害为特点,均与Evans综征不同。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周围象 显示红细胞减少、减少、块回缩不佳、网织细胞增多、血红蛋白降低、黄疸指数升高、清间接红素增加。

2.骨髓 巨核细胞增多,红细胞系统增生显著。

3.其他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其他助检查:

1.束试验 阳性。

2.B超检查 脾脏肿大。

3.胸 注意情况,有无部感染。

并发病症

并发贫血黄疸脾脏肿大,并发血红蛋白尿、尿毒症、功能衰竭,并发消化道出

用药治疗

本病征在治疗面与慢性型减少性紫癜基本相似,上腺皮质激素能获得较好疗效,宜足量长期使用,无效病例可切除术。若过皮质激素及切治疗均失败者,亦可应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免疫抑制治疗。在严重溶血时可输新鲜液,保尿液碱化,防止功能衰竭。

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为,注意卫生,理搭配膳食。

预防护理

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做好各种预防接种工作,增强体质、理膳食等。

预后效果

本病征预后取决于治疗效果和发作情况,也有较长时期不发作处于稳定状态者。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新生儿头颅血肿

下一篇 兰石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