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兰竹参

兰竹参(Epipactis mairei Schltr.),烧兰。地生草本,高30-70厘米;粗短,有时不明显,具多条细长的多少呈“之”折,幼时密被黄褐色柔毛,后期毛落。产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生于海拔1200-3200米的山坡灌丛中、草丛中、河滩阶地或冲积扇等地。生草本,高30-70厘米;粗短,有时不明显,具多条细长的多少呈......
目录

植物形态

生草本,高30-70厘米;粗短,有时不明显,具多条细长的多少呈“之”折,幼时密被黄褐色柔毛,后期毛落。直立,上部和花序轴被锈色柔毛,下部无毛,基部具2-3枚鳞片状鞘。5-8枚,互生,中部较大;叶片卵形,长7-16厘米,宽3-8厘米,先端短渐尖至渐尖,基部延伸成鞘状,抱上部的多为卵状披针,向上逐渐过渡为苞片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具10-20朵,有时更多;苞片披针,下部的等于或稍长于,向上逐渐变为短于;子房和花梗长1.2-1.5厘米,被黄褐色或绣色柔毛;黄绿紫色、紫褐色黄褐色,下垂;中萼片或倒卵状,舟,长13-17毫米,宽4-7.5毫米,先端渐尖,面疏被短柔毛或无毛;侧萼片斜卵状披针或斜卵形,长14-20毫米,宽5-9毫米,先端渐尖并具小尖头;花瓣,长11-17毫米,宽5-9毫米,先端渐尖;唇瓣中部稍缢缩而成上下;下长6-9毫米,两侧裂近斜三角,近直立,高5-6毫米,端钝,中央具2-3条鸡冠状褶;褶基部稍分且较低,往上靠且逐渐增高;肥厚,卵状、长,长5-9毫米,宽3-6毫米,先端急尖蕊柱花药长7-8毫米;花药长3-4毫米。蒴果状,长约2.5厘米,无毛。期6-7月,果期9月。

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生于海拔1200-3200米的山坡灌丛中、草丛中、河滩阶地或冲积扇等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医用价值

【来源】以入药。春秋采挖,洗净,鲜用

性味归经】苦,平。

【功能治】理气,祛瘀解毒。用于咳嗽胸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2~3钱,水服。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神经性贪食

下一篇 兰石草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