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丁型病毒性肝炎

丁型病毒性炎(viral hepatitis type D)是由丁型炎病毒(HDV)起的急性和慢性肝脏炎症病变。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只能存在于HBV感染的人及某些嗜DNA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动物中,极少有单独HDV感染。丁型炎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时伴随的HBV感染状态。丁型炎病毒(HDV)是一种有缺陷的RNA病毒,它不能在被感染的患儿体独立复制。它的装配依赖于乙表面抗原(......
目录

病因

丁型炎病毒(HDV)是一种有缺陷的RNA病毒,它不能在被感染的患儿体独立复制。它的装配依赖于乙表面抗原(HBsAg)的成,它的复制与表达也需要乙病毒(HBV)或其他嗜病毒的协助。丁病毒的这种特殊结构,决定了丁病毒与乙病毒共同生存的系。所以丁病毒只能感染乙表面抗原阳性的人。

临床表现

1.急性丁型

(1)HDV和HBV同时感染潜伏期6~12周。既往体没有感染过乙病毒,现同时感染两种病毒,即乙病毒和丁病毒。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与乙型炎相似。为急性黄疸型,谷丙转氨酶有两次升高,呈双峰型或称双相型。由于两种病毒互相制约,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

(2)HDV和HBV重叠感染潜伏期3~4周,在原有的慢性乙病毒感染状况下,又感染了丁病毒,使原有肝脏病情加重。大部分无症状,HBsAg携带者多表现为急性炎或急性重型炎的临床表现,原为慢性炎者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2.慢性丁型

(1)慢性迁延性炎(慢迁)乙型和丁型炎病毒重叠感染时,部分患儿可以慢性炎。儿童慢迁的临床症状较轻,仅在查体中发现功异常。也有患儿出现食欲不佳、全身无力消瘦症状

(2)慢性活动性炎(慢活)临床症状多样,有些患儿没有不适;有些患儿仅有轻度乏力、腹胀;也有些患儿面色暗黄纳差、面部及颈部可出现蜘蛛肝脏肿大,严重时功能衰竭。

3.重型

丁型炎病毒可以起重型炎,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下降。多数患儿出现重度黄疸腹水、出脑病等。

诊断

1.急性HDV和HBV同时感染

患急性炎患儿,如果一个患儿清同时检查,结果显示HBsAg阳性、抗-HBs、HBeAg、抗-HBe、HBcIgM阳性;同时显示清抗-HDIgM阳性,抗-HDIgG低滴度阳性;或清和/或细胞HDAg、HDV-RNA阳性。即可确诊。

2.HDV/HBV重叠感染

慢性乙型炎病人或慢性HBsAg携带者,清HDV-RNA和(或)HDAg阳性;或抗-HDIgM和抗-HDIgG高滴度阳性;或细胞HDV-RNA和(或)HDAg阳性,即可诊断为乙病毒和丁病毒重叠感染。

鉴别诊断

1.巨细胞病毒性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起婴儿炎综征,急性起病,黄疸肝大功能异常及迁延不愈等。CMV肝脏肿大多伴有脾脏肿大。本病清CMVDNA阳性或抗CMVIgM阳性。

2.中毒炎和脓肿

临床以感染中毒症状,如高热、痛苦面容,食欲减退右上腹痛及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出现毒血症血症症状肝脏肿大,脓肿触痛明显。外周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培养阳性。部B超可协助诊断。

3.川崎病损害

川崎病可以出现黄疸肝脏肿大,功能损害及肠道反应。本病通常发热持续不退,伴球结膜充潮红,草莓,,手足硬性水肿,指()甲周有膜样屑,颈浅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特征。心脏超声可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实验室检查沉增快、增多。

4.病型-豆状核变性病

慢性病毒性炎与此病鉴豆状核变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以前,要以损害为,表现肿大,区压痛,肠道反应可有恶心呕吐黄疸日益加深,可有倾向,呈亚急性重症炎表现,严重者导致功能衰竭。本病清铜蓝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检测清铜氧化酶活性,同样显示低下。24小时尿铜升高。患儿眼角膜周边有铜颗粒沉积,呈环状,称K-F环。

5.总管梗阻

儿童期的常见病因总管狭窄和总管积石。多见于新生儿、婴幼儿及龄前儿童,病因可有先天性锁,也有后天获得性细菌及病毒感染。患儿表现黄疸发热腹痛肝脏轻度肿大、功能损害。清总红素增高、直接红素增多。B型超声检查发现胆囊肿大和管梗阻。此外99mTc核素扫描,显示核素滞留和梗阻存在。

治疗

采用中西医结法治疗。

1.HBV、HCV同时感染时,表现急性炎,病程多为自限性过,不需特殊治疗。患儿保休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保药物及中药治疗。

2.HBV、HDV重叠感染转变成慢性病毒性炎治疗:

(1)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每日一次或每周三次,疗程3~6个月;阿糖胞苷肉注射,每日两次疗程3个月。

(2)免疫调胸腺肉注射或静滴注每周2~3次疗程1~2个月;

(3)中药治疗。

3.患儿有重型病毒炎的症状立即住院治疗。

预防

1.前尚没有疫苗预防,因为丁型炎病毒对乙型炎病毒的依赖,故应预防乙型炎。

2.新生儿及易感儿童注射乙型炎疫苗。

3.切断母婴传播途径:接产过程中保护新生儿皮肤不破损;HBeAg与HBVDNA阳性的母亲不喂奶。

4.乙免疫球蛋白:适給HBsAg、HBe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乙患者看护的一岁以的婴儿及误输入或注射HBsAg阳性制品的患儿,立即注射乙免疫球蛋白。

5.严格筛选输员。

6.推广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