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指以出生后24小时,或数日出现不乳,吐沫,喘憋为要表现的新生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从病因上分两大类:吸入肺炎和感染性肺炎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热,热壅盛,偶遇风寒使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
目录

病因介绍

病原

  产前感染的病原:病毒以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较多;细菌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肠道杆菌较多,衣原体和弓形体也是常见到的致病原。出生后感染的病原体以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胞病毒、流感病毒多见,其他如变杆菌、肠球菌肺炎双球菌也可肺炎。院感染的肺炎以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和呼吸道病毒较多见。  

病因

  新生儿肺炎可分为产前感染(包括宫和产时)和出生后感染,感染多来自孕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因孕妇羊膜早破、产程过长,阴道中微生物上感染所造成。

  发病原因

  1.吸入肺炎 多因吸入胎粪、羊水、乳汁等起,也可因吞反射不成熟、吞动作不协调、食管反流或腭裂等因素起乳汁或分泌物吸入起。早产儿及颅及患病儿因吞功能不协调,反射差或缺如,易发生呕吐物、乳汁吸入肺炎

新生儿肺炎  2.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分为宫、产时感染和生后感染。

  (1)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如为胎儿在宫感染,多为母亲有感染,通过传播所致。产时感染性肺炎多与产科因素有

  ①产前感染:母孕期受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原虫(如弓形体病)、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感染,病原体通过胎盘和羊膜侵袭胎儿

  ②产时感染:胎膜早破超过6h,羊水可能被污染,若胎膜早破超过24h以上,发生感染的可能达30%,或羊膜绒毛膜炎时,产道细菌如大肠埃希杆菌、克雷白杆菌、李斯特菌、B族链球菌等,上导致感染,或胎儿在宫吸入污染羊水而致病。另外,急产、滞产或产道未彻底消毒等情况,胎儿分娩过程中吸入产道污染的分泌物而发生肺炎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①呼吸道途径:接触新生儿者如患呼吸道感染,其病原体可沫由婴儿上呼吸道向下传播至;也可因婴儿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等),其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②传播感染:患脐炎、皮肤感染、血症时,病原体传播至肺炎。病原体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及巨细胞病毒、呼吸道胞病毒等多见。

  (3)医源性传播感染:医源性感染可由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及某些致病力低的细菌起。由于医用器械如吸器、雾化器、供氧面罩、气管插管等消毒不严,暖箱湿度过高使水生菌易于繁殖,或使用呼吸机时间过长等肺炎;病房拥挤,消毒制度不严,医护人员洗手不勤,将患儿的致病菌带给其他新生儿;广谱抗生素使用过久容易发生真菌性肺炎等。晚发肺炎最常见于新生儿监护室,由于慢性部疾病需要长期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中。

  3.其他护理不当,受凉等也是发生肺炎的诱因。  

疾病分类

新生儿肺炎  吸入肺炎又包括羊水吸入肺炎、胎粪吸入肺炎乳汁吸入肺炎。前两种肺炎要发生在孩子出生前和出生时,由于种种原因胎儿缺氧,胎儿缺氧后,会在子宫产生呼吸动作,就可能吸入羊水和胎粪。这两种肺炎都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乳汁吸入肺炎是由于新生儿(特早产儿、低体重儿)口咽部或食道的神经反射不成熟,肉运动不协调,常常发生呛奶或乳汁返流现象,乳汁被吸入呼吸道引发的肺炎

  另一类肺炎是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患感染性肺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宫感染,一种是生后感染。宫感染肺炎是由于母亲在怀孕过程中感染了某些病毒或细菌,通过环进入胎盘,后又进入胎儿液。因此,在母亲怀孕期间,胎儿就患上了肺炎。而生后感染性肺炎则可以发生在新生儿期的任何时间。

  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专家指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肺炎中最多见的,要由各种病原微生物起,以细菌或病毒感染为。往往会因为大人的原因而得肺炎。密切接触新生儿的家成员若患有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带菌,就会通过空或接触将病菌传给新生儿。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大人患普通感冒,孩子就有可能患肺炎。此外,孩子其他部位的感染,比如脐炎、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病菌也可以环传播至部而肺炎

临床症状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部疾病,占住院新生儿疾病的第一位。其临床表现与儿童不同。大孩子肺炎要表现是以发热咳嗽、咯、喘憋为要疾状,而多数新生儿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有的患儿甚至没有流涕、咳嗽气喘等,发热也不多见,不易与其他疾病区

新生儿肺炎要表现包括:

新生儿肺炎 1、呼吸快: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每分钟40次左右,新生儿肺炎患儿呼吸可增加到每分钟60次以上。新生儿容量小,很难通过加深呼吸幅度的法达到提通气的,因此在部尖现病变后只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的法提通气量,所以呼吸快是新生儿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家长可自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1分钟。不要在刚喂过奶、刚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

  2、青紫:肺炎患儿可以出现周青紫,重症患儿、指()甲床、头面部和全身都可以现青紫,青紫是缺氧的表现。

  3、咳嗽:新生儿患羊水吸入、胎粪吸入肺炎和宫感染性肺炎时往往没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而出生后感染性肺炎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呼吸道症状相对多一些,可表现为吃奶时的呛咳,单声咳以及短暂的咳嗽

  4、吐白沫:吐白沫是新生儿肺炎的特征之一,白沫要来源于气管分泌物。

  5、发热:大部分新生儿肺炎发热,即使发热体温也多为低热,持续时间多为2-3天,很少超过一周,重症患儿有时不但不发热,仅表现为体温不升。

  6、其他症状:有吃奶欠佳,精神弱,有的患儿还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产前感染的肺炎发病多在出生扣3~7天症状常不典型,胎龄愈小症状愈不典型,体温正常者约占一半以上,其余则体温不稳,严重的病儿或早产儿体温常不升。症状多为非特征性表现如拒食、嗜睡或激惹,面色差、体重不增,多无咳嗽,不久渐出现促、翼搧动、呻吟、吸时软组织凹陷,率增快。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部体征有呼吸音增强或减低,伴干性或湿啰音,但也可能完全阴性。 衣食体感染虽在产前发生,但肺炎的起病却在出生后3~12周。有的患儿在生后5~14天曾发生过衣原体眼结膜炎(参见眼结膜炎),病原体可从泪管渐向下蔓延,但有的患儿并无眼结膜炎,但也可发生肺炎。衣原体肺炎(chlamydial pneumonia)起病缓慢,先有鼻塞咳嗽,呼吸逐渐加快,一般不发热部有湿啰音,如病变侵犯细气管则出现喘鸣,全病程可持续数周。象白细胞数政党有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出生后发生的各种肺炎起病较晚,症状比较典型,有鼻塞咳嗽促、足月儿常发热,但也可体温正常,早产儿可能体温不升。部可听到粗细不等的湿啰音。并发脓胸或脓气胸时呼吸音减低,叩诊呈浊音或回想增强,各种不同病原起的肺炎各有一些特点。

并发症状

新生儿肺炎  小儿肺炎只要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治疗,病儿可很快康复。但重症易出现下列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

  ①力衰竭:发病时小儿躁动不安,呼吸困难发绀率加快、180次/分,呼吸急促,>60次/分,肝脏增大,下肢浮肿等,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利用强利尿等治疗。

  ②呼吸衰竭:小儿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紫绀,呼吸早期加快,重时减慢,有呻吟呼吸和呼吸律改变。重危时率加快或减慢,并可出现昏迷抽搐

  ③脓气胸金黄葡萄球菌肺炎时,易发生脓气胸。此时,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又再度上升,咳嗽频繁,呼吸急促,不能干卧,一侧胸廓饱满。

  ④缺氧性脑病肺炎呼吸困难缺氧重时,小儿呕吐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继之昏迷惊厥脑病发病较急,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往往与多种并发症交错出现,相互影响,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病死率高。

  ⑤中毒休克,体温骤升达40~41℃或骤降,寒战、面色灰白、烦躁昏迷、多汗、皮肤呈大理石样改变,压下降或测不出,同时出现多脏器功能改变,症状凶险。

  ⑥中毒麻痹:表现为高度腹胀呕吐便秘肛管不排(不放屁)。腹胀压迫心脏脏,使呼吸困难更严重。此时,面包苍白发灰,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消失呕吐物可呈咖啡色或粪便样物,x线检查发现肠管扩张,壁变薄膈肌上升,肠腔出现液平面。

  此外,小儿肺炎还可以并发不张,肿,气管扩张症等,所以说小儿肺炎既为一常见病,又为一危症,故家长不可不注意预防和护理。

疾病诊断

诊断

新生儿肺炎  病史和体征

  孕妇如产前曾发生过感染性疾病或胎儿曾发生过宫窘迫,出生扣的新生儿要警惕有产前感染性肺炎的可能。出生后肺炎诊断有赖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诊断虽较容易,但要注意病情的发展和并发症。

  胸部X线摄

  病毒性肺炎以间质改变炎细菌性肺炎气管肺炎,有时似透明膜病。衣原体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伴局灶性浸润较我。新生儿肺炎肿较明显,有时造成纵隔疝。局部不张的发生率也较其他年龄为高。

  病原诊断

  肺炎的病原诊断不很容易,对细菌性肺炎可取气管吸出物或鼻咽拭子作培养,同时作培养。对病毒性肺炎和衣原体肺炎可采用快速诊断如ELISA或PCR(参阅新生儿感染概述)。

助检查

  小儿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白细胞检查:细胞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增高,约为15~20×109/L。重症金黄葡萄球菌肺炎和流感杆菌肺炎,有时白细胞总数反而减低。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淋巴数比例增加,中性粒细胞数无增高。

  (2)C反应蛋白试验在细菌性感染、血症等此值上升,升高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时不增高。

  (3)细胞病原检查。

  (4)病毒病原检查。

  (5)胸部X线检查。

  需与下列疾病鉴,尤其对产前感染性肺炎更属重要。

1.透明膜病 由于缺乏表面活性物质,呼吸困难发生在出生后12小时以,逐渐加重,病情进展较产前肺炎稍慢。但这两种疾病常不易从临床、X线以及病理上鉴,因此对透明膜病也可试作产前感染性胴炎(特是B组链球菌肺炎)治疗,采用较大青霉素

  2.缺氧缺脑病 在足月儿本症多由于窒息起,在早产儿则不一定有缺氧史。发病始即出现呼吸不规则,张力增高或降低,有时发生惊厥,但产前肺炎起病稍晚,神经系统症状较少。

  3.先天性心脏病 一般南与复杂的先或出生扣不久即出现青紫的先。先在生后数天出现呼吸增快或青紫,心脏有时可听到杂音,而部无啰音,胸部X线可资鉴

  4.横膈疝 过疝孔进入胸腔,压迫发育不良,出现促,胸部X线可帮助鉴

  5.巨细胞病毒起的肺炎 起病缓慢,症状发热干咳促、胸部X线为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这些和衣原体肺炎相似,但巨细胞包涵体病患儿肿大明显,有时伴黄疸

疾病治疗

新生儿肺炎  对体温不升者注意保暖。喂奶一次量不宜过多,以免发生咳嗽呕吐和吸湿化呼吸道。对细菌性肺炎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对胞病毒起的呼吸道感染可用利巴韦林(Ribovirin病毒唑)雾化吸入,15mg/kgd wv 2次吸入,同时用0.5%溶液滴。对衣原体肺炎红霉素服或静滴入50mg/kg·d,分2~3次,共2~3周,也有人用氯霉素服,早产儿25mg/kg·d,足月儿50mg/kg·d,分2~3次。如患儿父母有衣原体感染治疗和预防见新生儿眼结膜炎

  为增强抗病功能,对严重病儿可多次输浆,注射丙种球蛋白,或静滴细胞色素C和辅酶A。

  肺炎的治疗原则是应用消炎药物,杀灭病原菌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敏感的药物,早期治疗、足疗程,可据病情选择治疗案,同时还应对症治疗如发热时给予服用退热咳嗽应给予化痰止咳药物,对重症肺炎应及时到医院进相应的住院治疗。

  (一)一般护理及支持疗法:

  1、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相对湿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养及水份供应;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供应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输液补充热量和水份。

  3、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液。改善通气功能,增加通气量,纠正缺氧,减轻CO2潴留多稀薄者,可以反复翻身拍以利于液排出。也可痰药氯化铵合剂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或用超声雾化吸入

  (二)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新生儿肺炎

  1、抗生素的选择。

  (1)部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肺炎青霉素仍为首选。对青霉素过敏者改滴红霉素

  (2)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绿脓杆菌肺炎可用复达欣、菌必治等。

  (3)支原体肺炎:多采用红霉素,疗程2周为宜。

  (4)对于细菌不明确的肺炎,应据病情选择广谱抗生素,联用药(其中一种应偏重于革兰氏阴性菌药物)。

  2、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干扰素,三氮唑核苷。

  (三)氧疗法:

  (四)对症治疗:

  1、退热与镇静。

  2、祛止咳平喘。

  (五)重要脏器损害的处理。

预防措施

新生儿肺炎  预防新生儿肺炎,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鼻腔分泌物。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宝宝房,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罩接近孩子。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1~2次,以保持室新鲜。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保健护理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它对宝宝恢复健康有积极作用。不能把护理简单地看成只是喂奶、吃药、换尿布。护理的容很多,包括以下几面:

  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二、室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室湿度也要适宜,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常洒些水,使室不要太干

  三、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

  四、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湿润,使稠变稀,呼吸道通畅。

  五、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六、要注意宝宝鼻腔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起的呼吸不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