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小儿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小儿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排出量综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是心脏外科最严重的生理异常,是导致术后病人死亡要原因之一。正常人的排出量每平米面积计算,也就是指数为3~4L/(min·m2)。如指数降低至3L/(min·m2)以下,而有周围管收缩,组织灌注不足的现象,称为低排出量综征。低排出量综征是心脏外科最严重的生理异常,是导致术后患儿死亡要原因之一。正常人的......
目录

概述

排出量综征是心脏外科最严重的生理异常,是导致术后患儿死亡要原因之一。正常人的排出量每平米面积计算,也就是指数为3~4L/(min·m2),如指数降低至3L/(min·m2)以下,而有周围管收缩,组织灌注不足的现象,称为低排出量综征。

病因

法洛四联征、室流出道梗阻解除不彻底或动脉矫正不彻底是产生术后低排出量的重要原因。除容量的不平衡,舒张容量不足可影响搏出量外,要的原因是由于操作期间,需阻断心脏环,缺、缺氧可对造成损害,致使收缩不全。此外,术后如有换氧不足,缺氧均可加重收缩不全。动过速或动过缓导致房室舒张不全。律失常如缺氧性或手术创伤起的三度传导阻滞,也常是术后低排出的原因。另外,心脏受压影响室的充盈,如心包压塞或心包后紧束等也是术后低排出的原因之一。冠状动脉不足和冠状动脉栓所致梗死则是偶见的病因。术前功能较差的患儿全身状况差,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容易发生低排出量综征。心脏左向右分流量大的患儿容易动脉高压,严重动脉高压的患儿动脉硬化及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常伴有毛细管间组织增厚、间质水肿,使管阻力增高,室肥厚扩大,术前氧的供需平衡已处于代偿状态,术中处理不当亦可成为低排出量综征的促发因素。

临床表现

排出量的下降,需低至指数2.5L/(min·m2)时才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如率增快,压变小,压下降(收缩压低于12kPa),动脉动脉搏细弱,中压上升,末梢管收缩,四肢发冷,苍白或发绀等,尿量可减少至0.5~1ml/kg以下,此时量等监测的结果:可示指数<2L/(min·m2)。

检查

液检查有PaO2下降,pH值改变,尿量减少等非特异性改变。

1.电图检查

可有律失常等表现。

2.床旁摄或超声波检查

有助于心包填塞的诊断。

3.超声动图检查

心脏功能下降,收缩不全。

诊断

临床上,压的下降,中压的上升,和尿量显著减少,已足以明确低排征的诊断。Kouchakos等指出,当低排出量一般临床征象未出现时如有下列情况应怀疑本征:①压下降;②左房压增高;③末梢灌注不足;④代谢性酸中毒。此外,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应考虑本症诊断,结助检查结果确诊。

治疗

本病征处理要是调率、调心脏前后负荷和增强收缩力。

1.率缓慢者需静注射抗副交感神经药物

阿托品或静滴注异丙上腺素,即可使率增快,增加量。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除可试滴注异丙上腺素溶液外,多需应用起搏器增快率。室性动过速,可静注射利多卡因,如数分钟未见成效,须电击转复律。

2.调心脏前负荷

心脏的前负荷是指左室舒张末压,即在一般情况下,增加回心血量能增加排量。首先是输补液增加容量,从而增高室充盈压。

3.增强收缩力

在适当的扩充容量后,低排如不改善则需应用增进收缩力的药物。静注射10%氯化钙可有即刻效应,但作用短暂。在率增快的病例,如钾不低,可静注毛苷C(西地兰),在动脉收缩压低于10.6~12.0kPa的压患儿,尚须持续滴儿茶酚胺类升压药物,多巴胺可增加收缩力和增加率,大量可使管收缩。异丙上腺素作用于β上腺能受体可增加收缩力,并舒张管,降低管阻力,因此能改善量,但应注意此药可律失常。

4.减低左后负荷

后负荷增加,可减低排量。左后负荷要取决于左室容量和动脉阻抗,后者又要取决于动脉的顺应性和小动脉的阻力,故使用管扩张可以减低这两面的因素,从而增加排量。其中硝普钠可通过降低动脉压、动脉压、左房压等从而影响排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凌霄花

下一篇 小儿血友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