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尼曼-皮克病

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属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沫细胞,临床以肿大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要特点。本病征为先天性糖脂代谢异常性疾病,属于白质和灰质同时受累的类脂质沉积病,其特点是全身网状皮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沫细胞。由于神经鞘磷脂缺乏致神经鞘磷脂代谢障碍,使脂与辅酶......
目录

病理病因

发病原因

本病征为先天性糖脂代谢异常性疾病,属于白质和灰质同时受累的类脂质沉积病,其特点是全身网状皮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沫细胞。由于神经鞘磷脂缺乏致神经鞘磷脂代谢障碍,使脂与辅酶的作用失调,起类脂质在体过多沉积,在网状皮系统中,出现脾大中枢神经系统退性变和骨髓功能低下。

病机

本病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犹太人患病较多。约1/3病例有明显家族史。神经鞘磷脂是由N-酰基硝氨醇与1个分子的磷酸碱在C1部位连接而成,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上,其结构已清楚。神经鞘磷脂酶来源于各种细胞膜和红细胞基质等,在细胞代谢衰老过程中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神经鞘磷脂酶将其水解成N-酰基鞘氨醇和磷酸碱,正常肝脏中此酶活力最高,小肠降低至50%以下。本症分成5型,儿童期以A、B、C三型为

A型及B型系缺乏鞘磷脂酶所致,由于ASM基因突变造成ASM活性减低,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贮积了鞘磷脂及其他脂质。ASM基固定位于11p15.1~p15.4,已发现了12种突变型。鞘磷脂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的溶酶体中,线粒体及微粒体中也有发现,尤以细胞中为多。鞘磷脂存在于所有细胞之细胞膜和亚细胞的浆膜,包括红细胞的基质。该酶缺乏时,此类脂不能被水解,致使在细胞大量积聚,也常同时伴有固醇及双磷酸盐的沉积。

固醇增加的原理不清固醇与鞘磷脂的代谢似乎存在密切系,也可有少量其他神经鞘类脂的增加。C型的基因突变在18号染色体上,为细胞转运外源固醇的缺陷及溶酶体中贮积了未脂化的固醇,此型的分子缺陷还不清楚。在患者组织中贮积物除未脂化的固醇外还有鞘磷脂、磷脂及糖脂,而组织中贮积物只有糖脂。白细胞中ASM活性正常,仅在培养的细胞中,可有部分鞘磷脂酶缺乏,说明为继发于溶酶体固醇的贮积。许多组织中可见到沫样细胞及海蓝组织细胞。这些细胞并不是C型的特异细胞,在一些无脏器肿大的病例中可没有。在皮肤及结膜活检可见到特异的包涵体。D型与C型一样,患者细胞中要沉积物为固醇,鞘磷脂较少,细胞中鞘磷脂酶也降低其水平在A、B型与正常人之间。在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发现外源性固醇的酯化(esteriification)存在明显的障碍且基于此可能的发病机制已建立了纯合子、携带者及产前诊断法,因此认为此为本型的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1.A型

在出生6个月出现脾大,继之很快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早期神经系表现为张力低及无力,反映在喂养困难、淋巴结病及浸润。皮肤呈黄棕色惊厥。半数患儿眼底黄斑区有樱桃红斑。常有生长发育迟缓、呼吸道并症。

2.B型

最常见。病情较A型轻,在儿童早期有脾大部膨隆。重症患者受累可导致硬化高压及腹水脾大可发展为功能亢进,轻症患者的脾大可到成人才被发现。重症患者可导致慢性疾病,病。多数患者无神经系受累,有个病例有智力低下。

3.C型

临床表现多样化。典型的表现为在儿童期有不同程度的脾大,垂直性核上性麻痹及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退化(进共济失调,张力障碍及痴呆)。垂直性核上性麻痹神经脑干受累的标志,是有特征的体征。患儿在上幼儿园及小时表现为异常,常被认为笨,逐渐痴呆构音障碍,语言困难,流水。张力障碍首先表现在走路或跑步时手足的姿势异常,易摔跤,逐渐变为全身性,常伴有惊厥。青春期可发生精神障碍。

4.其他

变异型致死性新生儿病,功能衰竭。婴儿早期进神经系统损害,伴有或无受累。成人伴有精神病或痴呆

检查

1.

血红蛋白正常或具有轻度贫血亢明显时白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常显示特征性空,8~10个,具有诊断价值。电镜下这些空系充满类脂的溶酶体数正常,晚期有亢和骨髓明显侵犯时可减少。患者白细胞缺乏神经磷脂酶活性。

2.骨髓

含有典型的尼曼-匹克细胞,常称沫细胞,该细胞直径20~100μm,核较小,或卵,一般为单个,也可有双核,胞浆丰富,充满滴状透明小,类似桑葚状或沫状。电镜下显示小周围有部分膜层结构环绕。用位相显微镜对未染色标本作检查,可显示细胞胞浆呈小状,与戈谢细胞不同。在偏光下观察,小呈双折射性;在紫外线下荧光呈绿黄色。生化特点PAS反应弱阳性,胞浆的小壁呈阳性,小心阴性;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苏丹黑均呈阴性反应。

3.生化检查

固醇、总脂可升高,SGPT轻度升高。

4.尿液检查

排泄神经鞘磷脂量明显增加。

5.淋巴结活检

均有成堆、成或弥漫性神经鞘磷脂的沫细胞浸润。

6.鞘磷脂酶活性测定

白细胞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鞘磷脂酶活性,各型酶的活性不同,对诊断最为可靠。

7.X线检查

无特征性X线表现,在长期存活病例,由于充脂性组织细胞在大量增殖可表现质疏松、髓腔增宽、皮质变薄,甚至长可出现局灶性破坏区,但无骼膨大畸改变。

婴儿期以后受充脂性组织细胞浸润,部可见类似组织细胞增生X症的表现,部呈粟粒样或网状浸润。总之无特异性,仅提供助诊断的依据。

8.B超检查

可见淋巴结肿大。

9.电图

有异常波。

10.眼底检查

可见樱桃红斑。

诊断

1.肿大。

2.有或无神经系统损害或眼底樱桃红斑。

3.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有空

4.骨髓可找到沫细胞。

5.X线部呈粟粒样或网状浸润。

6.有条件可作神经鞘磷脂酶活性测定,尿神经鞘磷脂排泄量及淋巴结活检实。

并发症

淋巴结肿大及慢性疾病,病,惊厥生长发育迟缓,可导致硬化功能衰竭,发生高压及腹水,发展为功能亢进,细胞减少,进共济失调,张力障碍及痴呆,伴有反复部感染,青春期可发生精神障碍。

治疗

前尚无有效治疗法。基因重组酶替代治疗A、B型患儿正在研究中。C型患儿可试用二甲基亚砜。以对症治疗为,加强养。

1.抗氧化

维生素C、E或丁羟基二苯乙烯,可阻止神经鞘磷脂M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和聚作用,减少脂褐素和自由基成。

2.切除

适于非神经型、有功能亢进者。

3.胚胎移植。

预后

本病征预后不良,多于2岁死亡,A型或C型于发病后4年死亡,B型与成人非神经型皆无神经系统症状,智能正常,可活至成年。

预防

同遗传病预防措施,避免近亲婚配,做好遗传性疾病的咨询工作。测定皮肤成纤维细胞酶活性可以检出A和B型的半合子,培养羊水细胞酶活性检测可供做A、B型的产前诊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