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肾病综合征

小儿肾病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种常见的儿科脏疾病,是由于小球滤过屏障对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浆蛋白自尿中丢失而起的一种临床综征,要临床特点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该综征在小儿脏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炎,是小儿常见的小球疾病。国外报道小儿NS年发病率约2~4/10万,患病率为16/10 万;我国部分省、市医院儿科泌尿系......
目录

疾病分类

该综征包括了不同病因病理改变的多种疾病,人们从不同角度予以分类或分型,以期指导治疗、估计预后以及探讨疾病本质。

临床分型

分为三类,即: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

(1)原发性NS:约占小儿时期NS总数的90%,进而又分为两型。单纯型:只具备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四大特点者;肾炎型:除具备上述表现外,还具备以下四项中之一项或多项表现者:①两周3次以上离尿检查红细胞 ≥10/高倍镜视野(HPF),且实为小球源性血尿;②反复出现或持续压:龄儿童>17.3/12.0kPa(130/90mmHg),龄前儿童>16.0/10.7kPa(120/80mmHg),并排除因用皮质类固醇所致者;③氮质血症浆非蛋白氮>35.7mmol /L(50mg/dl)或尿素氮>10.7mmol/L(30mg/dl),并排除容量不足所致;④总补体或C3反复降低。临床以单纯型多见。

除依据临床表现分型外,临床上还常糖皮质激素治疗效应分型。以泼尼松每日2 mg/kg 或60 mg/m2治疗≤4周判断:①激素敏感型(完全效应):尿蛋白完全转阴;②激素耐药型(无效应):尿蛋白仍≥3+;③激素部分敏感型(部分效应):尿蛋白减少至1+~2+;④激素依赖型:对激素敏感,但连续两次减量或停药2周复发。

(2)继发性NS:指继发于具有明确病因(如感染)、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紫癜等),或已明确的小球疾病(如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者。

(3)先天性NS:出生6个月发病,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病死率高。

病理分型

小儿原发性NS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段性小球硬化、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毛细增生性肾炎等。其中以微小病变多见,约占80%,临床多表现为单纯型NS。

发病机制

原发性NS的病因及发病机前尚不明确。已有的研究实:①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或电化的改变可导致蛋白尿。已知构成小球滤过屏障的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成分,能够阻止环中带负电荷的物质通过,从而起到电荷屏障作用。在实验动物模型及人类NS进的研究显示,微小病变肾病小球滤过屏障带负电荷成分丢失,导致电荷屏障破坏,使浆中大量带负电荷的中分子白蛋白滤出,成高选择性蛋白尿小球滤过屏障中裂孔膜分子如podocin、 nephrin、WT1等的变化参与了蛋白尿的发生或发展。②非微小病变肾病小球常见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成分沉积,提示局部免疫反应可损伤小球滤过屏障而发生蛋白尿。③细胞免疫失调可能参与微小病变肾病的发病。包括: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有效;暂时性抑制细胞免疫的病毒感染如麻疹可诱导疾病缓解;T细胞功能异常的疾病如霍奇金病可并发微小病变肾病;在微小病变肾病患者中比较普遍地观察到两类T助细胞的失衡。

病理生理

蛋白尿

是NS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当小球滤过屏障受损伤后,其对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致尿中蛋白含量增多,超过小管重吸收能力,成大量蛋白尿

低白蛋白血症

是NS病理生理改变的中要原因是尿中丢失白蛋白,肝脏白蛋白成增加的程度不足代偿尿的丢失。此外,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白蛋白分解代谢增加以及肠道丢失白蛋白也是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

低白蛋白血症不仅影响机体环境的稳定、导致脂代谢异常发生高脂血症,而且影响药代动力

水肿

要是管外钠、水潴留,即组织间液增加。是NS中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生机制涉及低充盈及过度充盈两个观点。低白蛋白血症使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管腔进入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容量下降,从而使机体保留钠、水有神经体液因子活化,如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素-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进一步小球流量及滤过率下降、远端小管对钠的回吸收增加,导致继发性钠、水潴留。此即“低充盈说”。然而,近年来有些研究观察到NS时容量可以是正常甚至增加,即过度充盈说,认为该疾病有原发的性钠、水潴留。

高脂血症

固醇、甘油三脂水平明显增加,伴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高脂血症的严重性常与蛋白尿程度及中白蛋白水平相。此外,患儿年龄、饮食、功能状态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也影响高脂血症的程度。其发生机制与肝脏成脂蛋白增加和脂蛋白脂及分解过程延缓有高脂血症与NS患儿发生进小球硬化成及动脉硬化性并发症有

临床表现

水肿最常见,始自眼睑面,渐及全身,重者可出现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水肿一般为可凹性。严重水肿者于大腿、上壁皮肤可见白纹或紫纹。常伴有尿量减少、尿色变深。大多数压正常。

并发症

感染

是NS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死亡的要原因。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皮肤、泌尿道部。易于发生感染的原因有:①体液免疫功能低下;②细胞免疫功能异常;③补体成分特是影响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及D因子下降而影响调理功能;④转蛋白和锌结蛋白自尿中丢失影响免疫调及淋巴细胞功能;⑤蛋白质养不良;⑥水肿致局部环障碍;⑦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物。

高凝状态及栓、栓塞性并发症

NS时存在高凝状态,原因有:①肝脏成有的物质增加;②抗酶III自尿中丢失;③浆纤溶酶原活性下降;④高脂血症粘稠度增加、聚集加强;⑤感染或管壁损伤可激活源性凝系统;⑥长期大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加重高凝;⑦过度使用利尿加重液浓缩。

NS时要的栓并发症为成,表现为突发痛、出现血尿血尿加重、少尿甚至发生肾衰竭。此外,患儿出现两侧下肢不对称肿胀应考虑下肢深静成;不明原因的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而无部阳性体征时要警惕栓塞;突发的偏瘫面瘫神经系统症状时要考虑栓塞。栓缓慢成者临床症状多不明显。

养不良

除蛋白质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外,尚有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障碍等。

损伤

(1)急性肾衰竭 可能的原因有:抗生素利尿小管坏死或急性间质性肾炎间质严重水肿小管被蛋白尿管型阻塞;在原病理基础上并发大量新月体成;容量减少致前性氮质血症成。

(2)小管功能损害 NS原有基础病(如局灶段性小球硬化)以及大量重吸收及分解尿蛋白均可小管损害。临床上常可见糖尿氨基酸尿,严重者呈范可尼综征。这类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差、长期预后差。

辅助检查

尿液分析

(1)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多在3+以上。尿沉渣检查注意有无红细胞和管型。

(2)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40mg/ (m2h)或50mg/kg,或尿总蛋白/酐比值3mg/mg为肾病水平蛋白尿

(3)尿蛋白电泳了解蛋白尿的选择性。

浆蛋白、固醇和功能测定

浆总蛋白含量下降,白蛋白降低尤为明显。当白蛋白<30g/L可诊断为NS的低白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IgG和IgA一般降低,IgM有时增高。

固醇>5.7mmol/L和甘油三脂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常正常。

功能检查常在正常范围。可出现暂时性尿素氮增高。小管功能一般正常。

清补体测定

降低可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乙型炎病毒相肾炎

感染依据的检查

如进链球菌感染、乙型炎病毒感染的检查等。

系统性疾病的检查

查抗核抗体、抗dsDNA和ANCA等。

高凝状态和成的检查

如题,高凝状态和成的检查。

常规检查

有时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增加。长期慢性过程的患儿有时可见小细胞性贫血常见增加。

B超

脏B超。

结核菌素试验

激素治疗前做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除外结核。

脏活检

大部分NS患儿不需进活检。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以及非微小病变肾病活检。

鉴别诊断

凡临床表现符NS四大特点者即可诊断为NS。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诊断NS必需条件。排除继发性NS后可诊断原发NS。

疾病治疗

蛋白尿的治疗

要药物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等)及细胞毒类(环磷酰胺)或免疫抑制(环孢菌素A、他克莫司、麦酚酸酯、来氟米特等)。其他可能的降尿蛋白的措施如中药雷公藤、免疫刺激左旋咪唑以及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在上述药物治疗有困难时可作为一种助治疗。

对症治疗

NS时应以卧床休息为;应摄入优质蛋白(乳、、蛋、禽、牛肉等),少食动物油和含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等);水肿时应进低盐饮食;防治感染;适当利尿消肿;NS活动期伴发高凝状态加用抗凝治疗;控制压。

保护残存功能

NS治疗过程中重视对功能的监测。上述降尿蛋白、降压等治疗均有助于保护功能。此外,临床前瞻、对照研究初步实中药黄芪当归对NS脏慢性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疾病预后

影响NS预后的要因素有病理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及持续性蛋白尿微小病变型肾病预后最好:90%~95%的患儿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效,其中 85%可有复发,病后第一年更常见;如果3~4年没有复发,其后有95%的机会不复发。死亡的要原因有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和栓栓塞并发症。

NS转归的判断:临床治愈-完全缓解,停药>3年无复发;完全缓解-常规、生化及尿常规完全正常;部分缓解-尿蛋白阳性,但<3+;未缓解-尿蛋白≥3+。

预防护理

保持居室空新鲜,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防止感染,有感染时及时诊治;做好皮肤清洁护理以保持皮肤清洁;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注意口腔卫生;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定期进面评估。

护理上要医嘱正确使用扩容、抗凝利尿、白蛋白等;静补液时应控制输液速度和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体重;密切观察体温、博、压变化,有恶心头晕痛、肢体麻木、疼痛、少尿无尿等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勒管草

下一篇 唐氏综合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