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

小儿过敏紫癜肾炎(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以皮肤紫癜、出肠炎关节炎及小球肾炎要特点的临床综征。过敏紫癜肾炎是与管自身免疫损伤有的以小管炎为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基本病变是小球系膜区IgA沉积、系膜细胞增生伴或不伴新月体成。损害多发生于出现皮肤紫癜的3个月(95%),尽管有报道损害可出现在皮肤紫癜之前,以及在皮肤紫癜1年之后,......
目录

病因

可能与多种诱发因素有,但直接致病因素常难肯定。

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为beta;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肺炎球菌和假单胞菌等,以上呼吸道炎较为多见,也可见于肺炎、扁体炎、猩红热、菌痢、尿路感染、脓疱疮、结核及病灶感染(皮肤、牙齿口腔中耳)等。病毒感染中有风疹、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炎等。寄生虫感染也可起本病,以蛔虫感染多见,还有钩虫、鞭虫、绦虫、吸虫、阴道滴虫、疟原虫感染等。

昆虫咬伤植物花粉冷、外伤、更年期、结核菌素试验、预防接种、精神因素等均可起。另外在液透析病人、淋巴化疗后病人及Guillain-Barre综征病人中,也有过敏紫癜的报道。

要是动物性异性蛋白对机体过敏所致,、蟹、蛤、蛋、鸡和牛奶等均可起本病。

氯霉素链霉素异烟肼氨基比林阿司匹林磺胺类等药物均有起本病的报道。

病机

在上述因素的致敏作用下,体发生变态反应,其机制有如下可能:

1.速发型变态反应

致敏原进入机体后,与体蛋白质结成抗原,抗原过一定的潜伏期(5~20天),刺激免疫组织和浆细胞产生IgE。IgE吸附于全身各个器官的肥大细胞上(管周围、腔、皮肤)。当再遇到同一抗原刺激时,抗原便与吸附在肥大细胞上的IgE相结,激活该细胞中的酶系统,使肥大细胞释放出一系列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5-TH、缓激肽、过敏慢反应物质(SRS-A),也能兴奋交感神经,释放乙酰碱。SRS-A是由白三烯C4(LTC4)及其代谢产物LTE、LTD4所组成。LTC4在gamma;谷氨酰转肽酶作用下,转变为LTD4,后者在二肽酶作用下转变为LTE4。这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要作用于平滑起小动脉毛细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组织器官水肿

2.抗原-抗体复物反应

这是要发病机制。致敏原刺激浆细胞产生IgG(也产生IgM和IgA),后者与相应抗原结成抗原抗体复体,其小分子部分属可溶性,在液中可以沉淀于管壁或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补体系统所产生的C3a、C5a、C5、C6、C7可吸中性粒细胞,后者吞噬抗原-抗体复物,释放溶酶体酶,管炎,累及相应器官。另一部分免疫复物中,抗体多于抗原,复物分子量大,属非溶性者而沉淀下来,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清除,一般不产生病理变化。

3.细胞因子的作用

已有报道过敏紫癜患者清中TNFalpha;和可溶性TNF受体(sTNFR)在正常范围,而sIL-2R水平升高。在伴有脏损伤的过敏紫癜患者局部组织细胞中,有多种致炎因子如IL-1alpha;、IL-1beta;、TNF-alpha;和LT等的表达。最近又有报道过敏紫癜患者尤其是急性期清中IL-4水平明显升高,是正常人水平上限的5~40多倍,提示细胞因子参与过敏紫癜的发病机制。IL-4促进IgE成,可能是该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症状

临床表现

1、脏表现

血尿蛋白尿

(1)血尿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须显微镜检查能确定,通常离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下有红细胞3个以上。后者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色,肉眼即可见是血尿。约一半病人出现肉眼血尿,均有镜下血尿

(2)蛋白尿:程度不等。正常小球滤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20mg/100ml。通过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0~100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3)水肿:一般为轻~中度,非凹陷性,伴大量蛋白尿时可为凹陷性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edema)。正常体腔中只有少量液体。水肿液一般即是组织间液,水肿液含蛋白质的量的不同,可将水肿液分为渗出液(exudat),其相对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对密度1.015。

(4)压:在未用抗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压水平将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压。患者既往有压史,前正在用抗压药,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压。

2、外表现

要是过敏紫癜所致的皮肤、肠、关节面的症状与体征。

(1)皮疹:分布于两条腿的伸展的一侧,呈对称性,病情严重时可波及部、下及肘部。刚始出现皮疹的时候为鲜红色,略高出皮面,可伴痒感及团,并反复成批出现。

(2)关节常发症状:一半过的病人会出现关节肿痛,以膝关节关节多见,活动可受限,一般在几天就可以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

(3)肠道症状:1/3病人出现部绞痛,为阵发性,时断时续,要痛在肚脐周围,可伴呕吐、黑便、呕血等,个可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等。

(4)其他:如咯血炎,少数伴头痛抽搐

3、其他表现

过敏紫癜肾炎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胸膜外分泌腺等,而出现相应症状

饮食

小儿过敏紫癜肾炎饮食宜忌

1、饮食宜富于养,易于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2、要清淡饮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

3、避免、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诱发过敏的饮食。

4、忌食烟

5、对于尿血患者,应忌食辛辣、香刺激物及海鲜和发物如公鸡、海牛肉羊肉等,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

6、尿蛋白多者,应注意不过多食用高蛋白饮食,以防虚不受补

小儿过敏紫癜肾炎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银、二草金银紫草、莤草各15g,将三味药加水适量20分钟,倒出汤汁,药渣可再一次。汤,每日1-2次,连用7天。适用于紫癜肾炎急性期见皮肤紫癜血尿者。

2.旱莲、茅肉:旱莲草30g,白茅30g,猪瘦肉50g,三物放入砂锅中,加水1000ml,至500ml,分三次汤。适用于紫癜肾炎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皮疹隐约在,镜下血尿不消者。急性期忌用。

3.取冬瓜皮、西瓜皮玉米须各25克,红小豆50克,水分3次服用,连服10~15

4.茅甘蔗水:甘蔗500克(切),白茅150克,水饮。

5.活取肉150-250克,玉米须100克,同汤食用。

6.组成:生姜皮12克、冬瓜皮15克、车前草15克。用法:水服。

7.组成:大蒜2~3个、蓖麻子70粒。用法:捣,,每12小时换药1次,连用1周。

8.组成:黑鱼1条、6克。用法:黑鱼去年脏,纳入,文1小时,汤吃

预防

因认为本病发病和病情反复与呼吸道感染常有,因此应积极防治感染性疾病,平日应加强锻炼,注意清洁卫生,以减少感染性疾病,如一旦感染则应及时彻底治疗,感染后2~3周时应检尿常规以及时发现异常,做好各种预防接种工作等。

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如有明确过敏原,应敏治疗,无明确过敏原者,应注意有无感染或隐性感染,可同时抗过敏治疗,有出血症状者应止治疗,呕血者可静应用抗酸药物如西咪替丁(甲氰米胍)10mg/(kgd),或奥美拉唑(omrprazolr;洛赛克,losec)0.3~0.5mg/(kg次),2次/d,有水肿者可应用氢氯噻嗪,酯或呋塞米等利尿

2.上腺皮质激素

上腺皮质激素腹痛疗效好,对控制出性皮疹,关节肿痛及蛋白尿有一定的效果,但对过敏紫癜血尿无效,一般用于紫癜肾炎临床上大量蛋白尿的病人,对于病理Ⅲ级以上病人也应积极应用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可选用泼尼松量为2mg/(kgd),疗程1~2周。

3.免疫抑制

对于Ⅳ~Ⅵ级过敏紫癜肾炎,使用皮质激素的同时,应给予环磷酰胺(CTX)治疗。

4.抗

长期服双嘧达莫(dipyridamole,潘生丁,persantin)5~8mg/(kgd),分2~3次服,对预防和治疗过敏紫癜肾炎有一定疗效。

5.中医中药

可选用雷公藤多甙,适用于Ⅰ,Ⅱ,Ⅲ级过敏紫癜肾炎,初始量2mg/(kgd),1月后改为1.5mg/(kgd),服用1月,最后以1mg/(kgd)维持1~2个月,对过敏紫癜肾炎有较好疗效。

6.其他

有人报道应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痛定)0.25~0.5mg/(kg次),3~4次/d,可减轻过敏紫癜肾炎管炎病变,维生素E也有部分治疗作用,Ⅳ~Ⅴ期病人还可试用浆置换及免疫吸附,有望获得功能的改善,对功能衰竭病人可做透析及移植。

(二)预后

一般认为本病儿童预后较成人佳,大部分能完全恢复或仅有轻微尿异常,预后与临床及病理类型相,临床上表现为肾病征和(或)肾炎征的患儿,病理上Ⅲb级以上患儿,常遗留持续的损害,并最终导致功能不全,但Coup近年对儿童过敏紫癜肾炎多中研究后,认为遗留持续肾病肾炎状态的患儿较多,而且15%在10年后,20%在20年后进展到终末功能衰竭,应起重视。

检查

1.尿液检查

要为血尿和(或)蛋白尿,多属低选择性,如有间质小管损害,可出现小分子蛋白如RBP,beta;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增高。

2.液检查

常规及出凝试验均可正常,计数和功能试验正常,ESR升高,生化及功能可因临床表现类型的不同而正常,或出现相应的异常改变。

3.液特殊检查

补体C3,C4均正常,早期IgA可升高,并可检出IgA类湿因子,其他如IgG,IgE均可增高或正常,部分病人免疫复物阳性。

4.病理检查

常见局灶系膜增生病变,严重弥漫增殖和新月体成,免疫荧光检查系膜区IgA颗粒样沉着为特征,皮肤活检有助于同IgA肾病外的肾炎作鉴

5.毛细管脆性试验:约有半数呈阳性,其他还应做B超,X线等检查,必要时做电图,CT等检查。

诊断鉴别

诊断

过敏紫癜肾炎的诊断要依据是出性皮疹和损害。典型皮疹有助于本病诊断,皮疹稀疏或出现症状时皮疹已消退者,应详细追问病史(包括关节肠道症状)和皮疹态。对出现典型症状,如水肿压、血尿蛋白尿肾病征和功能不全时,诊断较容易,对轻微尿改变者,国一般以尿蛋白定性(+)和尿红细胞超过5个/Hp,或2~3个/Hp做为诊断标准。急性期毛细管脆性试验阳性,而计数和功能试验正常,对本病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穿刺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且有助于了解病变程度及评估预后。皮肤活检有助于同IgA肾病外的肾炎作鉴

过敏紫癜肾炎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小球系膜增生和系膜区免疫球蛋白(IgA)沉积,严重时尚有新月体成和小管坏死,病理改变轻重差很大,国际小儿脏病研究会据光镜下小球的改变将过敏紫癜肾炎分为6型:

1、Ⅰ小球轻微改变。

2、Ⅱ单纯性系膜增生,不伴毛细管襻局灶性改变及新月体。(1)Ⅱa:局灶段性系膜增生。(2)Ⅱb:弥漫性系膜增生。

3、Ⅲ系膜增生并出现局灶改变(栓、坏死、新月体、硬化)。(1)Ⅲa:局灶性改变。(2)Ⅲb:新月体出现,但50%。

4、Ⅳ系膜增生,50%~75%小球有新月体或局灶性改变。(1)Ⅳa:局灶性病变。(2)Ⅳb:新月体50%~75。

5、Ⅴ75%小球有新月体或局灶病变。(1)Ⅴa:局灶性病变。(2)Ⅴb:新月体。

6、Ⅵ膜增生性小球肾炎

诊断

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应与急性小球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和急性间质性肾炎相鉴

急性小球肾炎

原发性急性小球肾炎脏首次发生免疫性损伤,并以突发血尿蛋白尿水肿压和/或有少尿及氮质血症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又称急性肾炎征。轻者为眼睑水肿或伴下肢轻度水肿,重者可出现胸、腹水,全身水肿。多伴轻、中度压增高。蛋白尿轻重不一(1~3g/d),都有镜下血尿,红细胞呈多性、多样性,有时可见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及小管上皮细胞。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可阳性。血尿素氮及酐可有一过性升高,清总补体(CH50)及C3下降,多于8周恢复正常,可有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

IgA肾病

小儿过敏紫癜肾炎和IgA肾病尽管免疫发病机制相似,但临床上有明显区,IgA肾病缺乏HSP肾炎外表现。小儿过敏紫癜肾炎呈急性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程较短,其损伤的程度取决于小球新月体的多少。而IgA肾病呈慢性持续性发展,较易发展为功能不全,新月体成不甚明显,而段性小球硬化较为突出。

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Ipusnephretis,LN))概述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双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除有常见的皮疹、关节痛、发热、怕光、脱发及多器官或系统损害外,脏损害较为突出,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压、功能损害。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起的突然发生的以间质炎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小管呈不同程度退性变伴功能不全的一个综征,习惯上简称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潜伏期2~44天,平均15天。常有发热、皮疹、关节酸痛和痛。80%病人有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历时短暂。95%病人有血尿,其中约1/3为肉眼血尿;部分病人可有无菌性脓尿,少数病人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尿。蛋白尿量常为轻至中等量。20%~50%病人可出现少尿无尿,可伴程度不等的氮质潴留,约1/3病人出现严重尿毒症症状

并发症

小儿过敏紫癜肾炎偶见肠套叠肠梗阻,甚至肠坏死穿孔,偶见神经瘫痪神经炎、一过性偏瘫网膜下腔出压、炎等。

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并导致肠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

肠梗阻

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ileus)指肠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症,可因多种因素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神经瘫痪

简称面瘫神经麻痹,也称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吊斜神经炎、歪嘴等,是以面部表情运动功能障碍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眼、鼓、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神经

神经炎是指神经神经发炎、衰退或变质,其症状病因而有所不同。一般症状是疼痛、触痛、刺痛、受感染的神经痒痛和丧失知觉,感染部分红肿以及严重的痉挛。

最重要的表现为咯血,约49%的患者咯血为首发症状,从咯血丝至咯血不等,重症(尤其吸烟者)咯血不止,甚至窒息死亡。患者多伴促、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有时有胸痛症状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湿啰音CO摄取率(Kco)为早期而敏感的功能改变指示。

网膜下腔出

要的临床表现是在情绪激动、体力劳动、咳嗽、用力排便、饮、性交等情况下发病,要表现是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检查有膜刺激征阳性,CT扫描有出表现,穿有均匀一致液。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出量的多少,并且与发病年龄有

在未用抗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压水平将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压。患者既往有压史,前正在用抗压药,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压。

炎指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律失常,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律失常。谷草转氨酶、酸磷酸激酶增高,沉增快。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静养,改进养、控制功能不全与纠正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