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纵隔压迫综合征

纵隔压迫综征(mediastinum stressed syndrome)是一组症候群,凡纵隔任何组织器官的病变,都可对呼吸道、心血管和食管等产生压迫症状。其病因可为先天性组织异常,或为原发性或转移性肿,也有的由淋巴结炎和脓肿起。因受压部位和性质不同,其表现亦不一致。纵隔压迫综征是一组症候群,凡纵隔任何组织器官的病变,都可对呼吸道、心血管和食管等产生压迫症状,其病因可为先天性组织......
目录

概述

纵隔压迫综征是一组症候群,凡纵隔任何组织器官的病变,都可对呼吸道、心血管和食管等产生压迫症状,其病因可为先天性组织异常,或为原发性或转移性肿,也有的由淋巴结炎和脓肿起,因受压部位和性质不同,其表现亦不一致。

病因

可因胸腺淋巴结病变,肿气管囊肿纵隔炎脓肿消化道重复畸等,压迫造成此综合病征。

发病机制

1.前纵隔病变胸腺病变、畸胎类、恶性淋巴和腺管性肿等。

(1)胸腺病变:婴幼儿期常能见到胸腺肥大或增生。前者无症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小,常在1岁消失;亦有退化缓慢呈不对称增大,或位于纵隔底部。在X线胸腺增生与肿不易鉴。若给服泼尼松2mg/(kg·d),5天后摄复查,肿块消失者为良性胸腺增大,停药数周后,可能再度出现。若持久存在,则需做胸腺活检。此法对不满18个月龄小儿,可避免一次手术,但不宜用于有呼吸道受压或年龄较大的患儿,因淋巴亦可在胸腺发生,此时即不易鉴。亦可纵隔充造影或断层摄影,对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2)恶性淋巴:纵隔为淋巴的好发部位,X线所见特征性表现为肿块呈分状,其界限不清,外较大,并常与无动脉或腔静相联,若进组织活检时,偶可起大量出。过大的淋巴起致命的呼吸窘迫。

2.中纵隔病变 多见于淋巴结病变和气管囊肿起的压迫。

(1)气管原性囊肿:多为良性疾病,约占纵隔肿的1/3,是由于胚胎时期气管发育异常,移位于纵隔而成,有1~5mm薄壁囊腔,常附着于气管气管壁上,接近气管分叉部。囊腔与气管不相通,囊壁与气管结构相同,腔内壁为柱状上皮细胞组成。一般囊肿为单房性,有隔膜和黏液样液体。临床上常无症状常于健康检查时发现。如囊肿发生感染,可破入气管,产生继发感染,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急症状。当囊肿位于气管气管后面、介于气管食管之间时,随囊肿的大小可致气管气管食管发生程度不同的压迫症状,重者具有下受阻感、呼吸困难。偶有气管囊肿气管相通,其囊可见液平面。

(2)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多数位于上、中纵隔,接近气管及其分支处,可因结核、真菌或病等起。在儿童期的结核和组织胞浆菌病感染时,多伴有明显症状,但以淋巴结肿大为,皮试可帮助前者的诊断,若反应阴性,则可取斜角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肿块进活检。中纵隔淋巴结肿大所起的压迫症状淋巴为最常见。

3.后纵隔病变 神经源性肿和消化道重复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后纵隔病变急性纵隔炎纵隔脓肿系由于前后纵隔感染所致。

(1)神经源性肿:为小儿常见的纵隔肿块。有报道本病占纵隔肿的32.6%。

(2)消化道重复:在纵隔所有消化道重复畸中,食管重复囊肿约为10%~15%,位于食管下半部层之间,偶与食管腔交通。巨大囊肿可致呼吸窘迫。

(3)急性纵隔炎纵隔脓肿:前纵隔脓肿多数由颈部感染蔓延,而后纵隔脓肿多数为食管穿孔所起,两者皆可因部感染而致淋巴结肿大化脓,使纵隔受压(上腔静征)。由于脓肿发生部位的不同,其症状和体征亦有差异,一般有寒战、高热、胸骨后疼痛、下困难与全身中毒症状。急性化脓性纵隔炎可有严重的毒血症状。结核性纵隔脓肿有时不易与肿相鉴

临床表现

症状与肿物的大小,部位,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压迫,侵犯邻近组织器官,良性肿物虽已增长很大,但在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仅在透视检查时发现,无症状纵隔肿中,以神经源性纵隔肿占的比率最大。

严重的呼吸道压迫症状,多见于恶性度高的纵隔肿,可有胸闷胸痛,其程度不很严重,由于纵隔器官排列紧密,并无空隙,因此不论肿物的大小,皆可挤压邻近组织胸膜而产生不同程度压迫症状

当星状神经或颈交感神经,肋间神经及壁丛受压时,可起Horner综征,神经受压时,在透视下可见到横运动异常,在正常情况下吸时横下降,呼时横上升;若在神经麻痹时,吸时横上升,呼时下降,此即所谓“横矛盾运动”。

由于动脉及其分支受压,可发生颈动脉动脉的搏动不相称,如心脏下腔静动脉受压,可致心脏功能不全或充病征;食管受压可困难和部疼痛,导管受压,可起乳糜性胸水腹水,若畸胎类穿入气管时则咳出毛发或皮脂样物,胸腺肿块有时发生重症无力症状,小儿出现深部反射增强与腿部无力,若同时胸有纵隔包块,则提示该肿物已伸展至脊髓管,如已有Horner综征时,说明已有交感神经受累,胸腺囊肿有时在锁骨上摸到囊状包块。

检查鉴别

检查

存在感染者外周象检查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高;为结核性淋巴结肿大者,沉显著增快;恶性肿常有贫血等表现。

胸部X线透视,胸部正侧位摄及X线的特殊检查,包括选择性X线断层摄,CT扫描,心血管造影,心血管计波摄影,脊髓造影等,当发生食管气管受压时,需做气管食管镜或造影检查,放射性核素示踪检查,以确定受压的部位和程度。

诊断为纵隔压迫综征后,即应做出病因的鉴诊断,以及病变的部位和病变的性质的鉴诊断。

诊断

对疑为包虫病或毒浆原虫病起者,应做皮肤敏感试验及清补体结试验,此外尚可做超声波,香草扁酸(VMA)测定及骨髓细胞检查和培养等,若仍不能确诊,则应作颈淋巴结是斜角淋巴结检查。

要依靠X线检查及纵隔淋巴结活检确诊,体征可做参考。

疾病治疗

治疗

纵隔压迫可由各种不同原因起,确诊后应病因治疗。如为纵隔肿,均应做手术切除。即使是良性肿,因其大部分有恶变的倾向,早期施手术,亦属必要。淋巴可用放射线或抗癌药物治疗。淋巴结结核则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化脓性纵隔淋巴结炎或脓肿,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或手术排脓。

预后

本病征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结核和气管原性囊肿为良性疾病,可通过抗结核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恶性淋巴等癌性病变所致者预后不良。

疾病预防

积极预防结核感染,时接种各种疫苗;积极预防肿的发生;预防各种先天性畸等。

饮食保健

1、注意患儿的理喂养,给孩子哺乳时一定要将孩子竖抱起,避免孩子哺乳困难或溢奶。

2、多发生于幼儿,所以饮食无特要求,注意乳母加强养,多吃瘦肉、鸡汤、汤以及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同时多吃点蔬菜、水果类等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这样能够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对孩子有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神经性厌食

下一篇 柳叶剑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