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柳杉

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var. sinensis Miquel),是柏科(原杉科)柳杉属常绿乔木,柏科柳杉植物螺旋状着生,钻,两侧扁,微向,基部下延。雌雄同株球花,单生腋,并近集生,球花单生,近球球果近球种鳞,盾木质;种子微扁,周围具窄翅。期4月,球果10~11月成熟。柳杉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庐山、河南、两广等地......
目录

形态特征

柳杉柳杉乔木,高达48米,胸径可达2米多;树皮红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落;大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细长,常下垂,绿色条中部的较长,常向两端逐渐变短。
略向,先端,四边有气孔线,长1-1.5厘米。果通常较短,有时长不及1厘米,幼树及萌长达2.4厘米。球花单生腋,长,长约7毫米,集生于小上部,成短穗状花序状;球花生于短枝上。
球果或扁球,径1.2-2厘米,多为1.5-1.8厘米;种鳞20左右,上部有4-5(很少6-7)短三角齿齿长2-4毫米,基部宽1-2毫米,鳞中部或中下部有一个三角状分离的苞鳞尖头,尖头长3-5毫米,基部宽3-14毫米,能育的种鳞有2粒种子种子褐色,近,扁平,长4-6.5毫米,宽2-3.5毫米,边缘有窄翅。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生长习性

中等喜光;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忌积水。生于海拔400-2500米的山谷边,山谷溪边潮湿林中,山坡林中,并有栽培柳杉幼龄能稍耐荫,在温暖湿润的候和土壤酸性、肥厚而排水良好的山地,生长较快;在凉较干、土层瘠薄的地生长不良。柳杉根系较浅,侧根发达,主根不明显,抗力差。对二氧化硫、氯、氟化氢等有较好的抗性。

分布情况

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安徽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及广东等地均有栽培。其中,浙江山、浙江百山祖保存了树龄在200-800年的较大规模柳杉古树林,在福建鼓岭存在一株树龄1300年以上的柳杉王。

栽培技术

栽培

柳杉(图2)1.播种:10月采收球果,阴干数天,待种子落,洗净后湿沙藏,种子切忌干。翌年春季苗床条播,播种前进消毒和浸种催处理,播后20天左右发,发率在30%~40%。幼苗注意遮阴,当年苗高达30~40厘米。
2.扦插:常用于日本柳杉栽培品种的繁殖。春季剪取半木质化条,长5~15厘米,插入沙床,遮阴保湿,插后2~3周生,当长2厘米时可移栽。用底温和吲哚丁酸溶液处理插条能促进生

栽培要点

种苗移栽在冬季至早春时进,大苗要带土球。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施肥1~2次。冬季适当修剪,剪除枯和密,保持优美株

造林技术

1、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地应选择在候凉爽多雾的山区缓坡,坡的中、下部和冲沟、洼地以及排水良好的地,土层较深厚湿润,质地较好,疏松肥沃。山、山土壤瘠薄的地,不宜栽植。
2、整地
缓坡地区宜带状整地,带宽0.6~0.8米,深30厘米,带间离依株而定;陡坡地带宜大块状整地,规格为50×50×40厘米以上。
3、栽种技术
柳杉可与杉木造混交林,混交式常采用单混交或单双混交。
一般纯林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为每亩167~222株;培育大径材,每亩111~167株;培育小径材,每亩222~333株。造混交林,亦可采用此密度。
造林季冬、春均可。春季干旱严重地区,宜雨季造林。栽植时,应对苗木过长的根系适当修剪,以免造成栽植窝。苗木入土深度约超过颈2~3厘米,回细土壅后,稍向上提苗,使根系舒展,再次填土打紧压实,最后盖一层松土呈弧

抚育管理

造林当年,在秋季除草松土一次;第2~3年,进春挖秋铲各一次;第4~5年,每年再除草松土一次。全垦整地的幼林,3~4年间,应尽可能进林粮间作,实以耕代抚。10年左右应进第一次间伐。间伐强度据林分保存密度及立地条件,采用间伐株数占林分总株数20~40%的不同强度。以后,视林分生长状况和培育标,再进1~2次间伐,间隔期5~6年。伐株数为60~120株。

病虫防治

常见有立枯病和赤枯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大蓑蛾、金虫和赤天牛危害,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灭杀。

赤枯病

1、症状
柳杉赤枯病要危害1~4年生苗木的。一般要苗木下部首先发病,初为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并变成暗褐色。病害逐渐发展蔓延到上部,常使苗木局部条或全株呈暗褐色枯死。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会产生许多稍突起的黑色小霉点,这便是病菌的子座及着生在上面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害也可直接危害绿色或从小扩展到绿色上,成暗褐色或赤褐色稍下陷的溃疡斑,如果发展包围1周,则其上部即枯死。有时上的溃疡斑扩展不快,但也不易愈,随着树干的直径生长逐渐陷入树干中,成沟状病部。这种病株虽不一定枯死,但易遭折。
2、病原
(1)分类地位及态:柳杉赤枯病由真菌中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的Cercospora sequoiae (C.cryptomeriae Shirai) 所起,分生孢子梗聚生于子座上,稍弯黄褐色。分生孢子鞭状,但先端较钝,有3~5个分隔(少数有6~9个分隔),淡褐色,表面有微小的状突起。
(2)病菌生态特性:孢子于15~30℃下发良好,25℃为发最适温度;在92%~100%的相对湿度下才能萌发
3、发生发展规律
(1)越冬、传播与侵染:病菌要以菌丝在病组织越冬,第二年春(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由雨传播,萌发经气孔侵入,约3周后出现新的症状,再7~10天左右病部即产生孢子再次侵染,严格止病苗外调。
4、防治措施
(1)理施肥,培育无病状苗:施肥要理,氮肥不宜偏多,提高苗木抗性,培育无病状苗。
(2)药防治:发病期间用0.5%的波尔多液、401抗菌800倍液及25%的多菌灵200倍液,每2周喷1次。

枯病

1、症状
发病初期,感病针上产生浅黄色或黄色病斑,感病条上产生黑色病斑。针枯死后,条也随之由端向基部死亡。在死亡的干、纵裂皮层上出现边缘灰白,中间黑色的盘状子实体,多时相互间可连成,死亡条由灰黑色转变为黑色,病健交界处无明显界限,剖后可见到浅褐色皮层色更浅的水木质部
2、病原
病原为柳杉黑腐皮壳菌,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真菌。无性型为柳杉壳囊孢,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真菌。
3、防治
(1)抽前及入冬后分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1-2次。
(2)在春后,新梢抽发前,在喷药防治的同时,从病健交界处切除病死条,切涂波尔多液加以保护并防止水分发,切下的病死条集中烧毁。③病苗栽植前加以及时处理或不用病苗栽植。

1、症状
初期小出现、新难以萌发、落,后期大干上出现并可常年继续生长成巨大肿,影响外观,同时小上长满。最后可导致枯死。
2、病原
一种真菌侵染起。
3、 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组织中越冬,翌年5月孢子雨传播。在病虫危害严重的情况下,病原菌侵入伤造成病害流;整个生长均可扩展蔓延,以春秋季较快。栽培管理不善,肥水不足,树势衰弱,春季干旱,土壤粘重,空污染等发病常重。树势衰弱和酸雨的发生对病害发生也可能有较大影响。
4、防治
(1)农业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减少发病;发病初期注意修剪,消除侵染源。
(2)药防治
严重发生的柳杉林地。可在孢子萌发传播季,在林间喷施杀菌,抑制孢子萌发。药可用:多菌灵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800倍液。常用药 多菌灵、退菌特。

柳杉毛虫

柳杉(图1)又称云南松毛虫,属鳞翅蛾科,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四川福建浙江湖南、湖北、贵州等地,是为害柳杉的一种猖獗性食害虫。此外,还可为害云南松、思茅松、侧柏。
1、为害特点
以幼虫啃食柳杉、嫩,影响植株生长,轻者降低生长量,重者则造成成林木呈烧状死亡,制约柳杉生产发展。
2、态特征
成虫灰褐色,体长32-47mm,翅展73-130mm。雌蛾灰褐色,前翅中室末端白点比较清楚,横线与中线不十分明显,外横线两条前端为弧,后端呈波状,亚外缘斑列最后两斑的连线约与翅角相交。雄蛾色泽较深,横线斑纹不明显。小抱针完全消失,大抱针下有四块部分,侧前阴呈三角。老熟幼虫体长96mm左右,黑褐色,略扁,两侧毛比较长,褐色斑清楚,缺少贴体纺锤状倒伏鳞毛部各前亚毛簇中缺少状毛,只有粗硬的刚毛。
3、发生规律
1年1代,以卵过冬。于1月中旬始孵化,3月上旬孵化盛期,4月上旬结束;结茧化蛹始于7月上旬,8月上旬结束;成虫9月中旬始羽化,9月下旬为羽化产卵盛期,10月上旬结束。
4、防治
(1)农业防治
加强抚育,科肥水,增强树势,减少虫害;注意修剪有虫,摘除受害,人工摘除虫茧,集中烧毁;利用炎热天幼虫需下树避荫水的习性,在树干涂刷毒环(较浓的药液加些性物质),杀幼虫。
(2)诱杀成虫
成虫羽化盛期,利用黑光灯或堆进诱杀。
(3)药防治
必要时,可用90%敌百虫 1000 倍液喷药防治。常用药:敌百虫。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功效:解毒;杀虫;止痒 。

治:癣疮;烫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水洗。

园林用途

常绿乔木,树姿秀丽,纤略垂,树整高大,树姿雄伟,最适于列植、対植,或于景区大面积群植成林,是一个良好的绿化和环保树种。浙江山的大树华盖景观要由柳杉成,从山脚禅源寺到山老殿,沿途柳杉保存完好,胸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近400株。在院和公园中,可于前坛中孤植或草地中丛植。柳杉密集,性又耐阴,也是适宜的高篱材料,可供隐防风之用。

荫树,公园或作道树。材质轻软,纹理直,结构细,加工略差于杉木,可供建筑、桥梁、造船、造纸等用;和木材加工时的废料,可馏芳香泊;树皮入药,治癣疮;也可提制栲;并作绿化观赏树种。

济价值

柳杉树冠高大,树干通直;木材纹理直,材质轻软,结构粗,可供建筑、桥梁、造船、造纸、家具、笼器具等用,也是重要用材树种。和木材加工时的废料,可馏芳香泊;树皮入药,治癣疮,也可提制栲

化学成分

含榧双黄酮,金松双黄酮,扁柏双黄酮,苏铁双黄酮,柳杉双黄酮,挥发油,要成分为萜类、醇类、酸类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肝硬化

下一篇 柳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