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病因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一般结核中毒症状及局部症状。慢性中毒症状为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减退、消瘦、容易疲劳、睡眠不安、情绪不稳等。局部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其中以腹痛为最常见。腹痛可为经常持续的轻度钝痛;但更类似绞痛。腹痛多位于脐周或腹部深处,多在左上腹或右下腹,因此有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做手术者。视诊和触诊可见腹壁轻度紧张和膨隆,触诊可发现典型的压痛点,常在右下腹相当于阑尾炎点处,或在左上腹内带相当于第2腰椎水平即肠系膜根处。有时可触到1个或多个肿大淋巴结,小如蚕豆,大可似手拳,有压痛。触诊应在清晨空腹清洗灌肠后进行。肿大淋巴结有时可引起压迫症状:压迫门静脉使回流受阻,产生腹水及腹壁静脉扩张;压迫下腔静脉可引起下肢水肿;压迫胸导管可引起乳糜性腹水;压迫幽门可致幽门狭窄;压迫肠道可引起不全性肠梗阻。此外,患儿往往有黄或白厚舌苔,表示消化功能不好。有时呈高度过敏,如反复出现疱疹性结膜炎等。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要考虑慢性或急性阑尾炎,根据我们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患儿曾被误诊为阑尾炎者最多,甚至误诊达2~3年之久。其次为肝炎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包虫病、蛔虫病等偶需鉴别者。尚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腹部淋巴结肿块应与限局性回肠炎、淋巴肉瘤及其他腹部肿瘤相鉴别。
并发症
治疗
应注意营养,食用多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质的食物。并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肿大淋巴结压迫腹内脏器产生相应症状,经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手术,解除压迫。干酪坏死的淋巴结可将干酪样物剔除。其余未产生压迫症状的淋巴结,一般不予处理。
预防
1.控制传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
2.接种卡介苗
3.预防性化疗
主要用于下列对象:
(1)1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3)结核菌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
(4)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
预后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下一篇 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