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在小儿较多见,可能为肠道原发复征的部分表现,肠原发灶可很快被吸收,但肿大且干样变的肠系膜淋巴结则可长期存在,也可由淋巴或而来,多与胸腔淋巴结结核或全身粟粒结核病同时存在。有时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为要表现,而其他部位的结核并不明显,此时应作为单独的病例诊断。小儿结核病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起。结核杆菌有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型。而对人体有致病力者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
目录

病因

小儿结核病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起。结核杆菌有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型。而对人体有致病力者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

临床表现

症状为一般结核中毒症状及局部症状。慢性中毒症状为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减退消瘦、容易疲劳睡眠不安、情绪不稳等。局部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其中以腹痛为最常见。腹痛可为常持续的轻度钝痛;但更类似绞痛。腹痛多位于脐周或部深处,多在左上或右下,因此有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做手术者。视诊和触诊可见壁轻度紧张和膨隆,触诊可发现典型的压痛点,常在右下相当于阑尾炎点处,或在左上带相当于第2椎水平即肠系膜处。有时可触到1个或多个肿大淋巴结,小如蚕豆,大可似手拳,有压痛。触诊应在清晨空清洗灌肠后进。肿大淋巴结有时可起压迫症状:压迫门静使回流受阻,产生腹水壁静扩张;压迫下腔静起下肢水肿;压迫导管起乳糜性腹水;压迫幽门可致幽门狭窄;压迫肠道可起不全性肠梗阻。此外,患儿往往有黄或白厚舌苔,表示消化功能不好。有时呈高度过敏,如反复出现疱疹结膜炎等。

检查

1.涂与培养

2.结核杆菌抗体检测

3.结核杆菌抗原检测

4.结核杆菌结构成分测定

5.分子生物检查

6.沉检查

诊断

结核病接触史、结素试验阳性、临床症状部深触诊及直肠探查等决定。部X线平可发现钙化灶,在本病慢性演变及反复恶化过程中对确诊有帮助。必要时行淋巴结活检抗酸染色找结核杆菌。

鉴别诊断

诊断要考虑慢性或急性阑尾炎,据我们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患儿曾被误诊为阑尾炎者最多,甚至误诊达2~3年之久。其次为炎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包虫病、蛔虫病等偶需鉴者。尚有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淋巴结肿块应与限局性回肠炎、淋巴肉瘤及其他部肿相鉴

并发症

腹泻腹痛;肿大淋巴结压迫门静使回流受阻,可产生腹水壁静扩张;压迫下腔静起下肢水肿;压迫导管起乳糜性腹水;压迫幽门可致幽门狭窄;压迫肠道可起不全性肠梗阻

治疗

应注意养,食用多含蛋白质、维生素质的食物。并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肿大淋巴结压迫脏器产生相应症状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手术,解除压迫。干坏死的淋巴结可将干样物剔除。其余未产生压迫症状淋巴结,一般不予处理。

该病以非手术治疗为,当并发肠梗阻淋巴结化脓穿破致腹膜炎时,则需手术治疗。

预防

1.控制传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

2.接种卡介苗

3.预防性化疗

要用于下列对象:

(1)1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2)与放性结核患者(多系家成员)密切接触者;

(3)结核菌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

(4)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

(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小儿需较长期使用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者。

预后

积极治疗后本病预后良好,淋巴结样变可逐渐被吸收、硬结钙化而自愈。慢性中毒症状可存在很长时间才消失。淋巴结坏死液化,破溃到腔或壁外成瘘管长期不愈,这种病例称肠系膜结核,现已极少见。腹膜炎及肠结核时,预后与两病有直接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