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新生儿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肉张力减低。如果呼吸停止5~10秒以后又出现呼吸,不伴有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等表现称为周期性呼吸。周期性呼吸是良性的,因呼吸停止时间短,故不影响体交换。而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损害,对将来小儿智力发育有影响。呼吸暂停多见于......
目录

病因

起呼吸暂停的原因分为:

1.原发性

早产儿单纯因呼吸中枢发育不全所致。

2.症状

(1)缺氧窒息肺炎透明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贫血等。

(2)感染血症膜炎等。

(3)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脑室和缺氧缺脑病等。

(4)代谢紊乱糖、低钠、低钙和高氨血症等。

(5)肠道疾病食管反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6)其他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因颈部前过度而致流阻塞等。

临床表现

新生儿呼吸道流停止≥20秒,伴或不伴率减慢或<15秒,伴有率减慢。生后24小时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血症;生后3天至1周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考虑为原发性;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病因,排除症状性。所有足月儿发生呼吸暂停均为症状性。

检查

1.常规

细胞压积和培养可以识贫血血症生化检查可排除电解质紊乱和代谢紊乱。

2.影像检查

(1)X线检查胸部X线能发现部疾病如肺炎透明膜病等,并对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有一定帮助。部摄可排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头颅CT有助于诊断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3)超声检查头颅超声检查可排除脑室超声检查有助于先病诊断。

3.多导睡眠描记

通过监护电图和肉运动,不但能区不同类型的呼吸暂停,而且能指出呼吸暂停与睡眠时相的系,有助于对呼吸暂停病因的诊断。

诊断

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

对易发生呼吸暂停的高危儿入ICU,单靠临床的严重观察往往不够,应用监护仪进监护,能及时诊断呼吸暂停。近年来一些资料表明单用监护仪仅能发现中枢性呼吸暂停。一些患儿发生呼吸暂停后,虽然已存在低氧血症但其率可不下降。因此,有条件的单位应使用四频道监护即电、呼吸监护加上搏氧饱和度和外鼻孔下的热敏传感器。孔下热敏传感器能记录呼吸道的流变化,有助于诊断阻塞性呼吸暂停。

治疗

如能发现呼吸暂停病因者,必需对原发疾病给予积极的治疗,如纠正贫血糖等。

如呼吸暂停的原因不能确定或原因确定后(如脑室等)无特殊治疗者可采用下列法。

1.供氧

呼吸暂停患儿都需供氧,往往由于纠正了被认识的低氧血症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一般可选用面罩或头罩,在给氧期间需给监测氧,应保持PaO26.65~10.76kPa(50~80mmHg)搏氧饱和度在90%左右,以防高氧血症

2.增加传入冲动

发作时给予患儿托、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但是其缺点是需要专人守护。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3.药物治疗

(1)茶碱茶碱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属甲基黄嘌呤类。茶碱可能直接刺激呼吸中枢或增加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呼吸频率增加,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其机制是由于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cAMP和儿茶酚胺的水平。茶碱的副作用有动过速、压、烦躁惊厥、高糖和肠道出等。

(2)枸橼酸咖啡因作用机制类似茶碱,但其半衰期长,毒性较低。苯甲酸咖啡因不用于早产儿呼吸暂停,因苯甲酸钠可与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点,增加黄疸的危险。

(3)多沙普伦呼吸中枢兴奋药。文献报道当茶碱咖啡因治疗无效时,应用本药有效。毒性作用:抖动、抽搐率增快、高糖、腹胀呕吐、轻度功能损害和压,停药后可消除。有心血管疾病或抽搐用。由于需要静持续点滴和其毒性作用,限制了本药的应用。

4.持续道正压(CPAP)

一般供氧不能缓解呼吸暂停者可用CPAP,常用的是双侧鼻塞气管插管法,压力在0.3~0.5kPa,其机制可能与纠正缺氧有

5.机械通气

部分患儿应用上述各种法治疗后,仍频发呼吸暂停并伴有低氧血症或明显的动过缓时,可用机械通气

6.药物撤离和家监护

当呼吸暂停缓解后,可考虑信用茶碱。若停药后呼吸暂停复发者应重新给予茶碱治疗,必要时可维持用药至妊娠后52周或出生后4周。

预防

孕妇要做好产前保健,临产前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早产。应到医院生产,生产后密切观察小儿情况。如有呼吸暂停出现,应及时抢救,使用呼吸兴奋吸入高浓度的氧,治疗原发病。快速纠正呼吸暂停,避免组织长时间缺氧,减少对小儿智力的影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