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棱枝槲寄生

寄生,为桑寄生植物寄生。分布于中国南西藏等地。lénɡ zhī hú jì shēnɡViscum diospyrosicolum( 柿寄生桐木寄生)【药材】:寄生【拉丁】:Viscum angulatum Heyne【称考】: 枫木寄生,万寿木寄生柿寄生樟木寄生寄生,青刚栎寄生桑寄生【科来源】:桑寄生植物【药用部位】:棱槲......
目录

药材简介

lénɡ zhī hú jì shēnɡ

Viscum diospyrosicolum

( 柿寄生桐木寄生)

【药材】:寄生

【拉丁】:Viscum angulatum Heyne

称考】: 枫木寄生,万寿木寄生柿寄生樟木寄生寄生,青刚栎寄生桑寄生

【科来源】:桑寄生植物

【药用部位】:寄生

性味归经】:辛、微涩、温。《西藏常用草药》: "性平,味苦。"

【功效治】:除湿、祛。治肺病吐血,乳疮,腹痛。治湿关节炎,腿酸痛,压,胎动,乳少。

【用法用量】:服:汤,1~3钱。

【相药材】:绿寄生 柄果寄生

键词】: 除湿 肺病吐血 乳疮 腹痛 湿关节腿酸痛 压 胎动 乳少

棱枝槲寄生图册棱枝槲寄生图册

形态特征

灌木,高0.3-0.5米,直立或披交叉对生或二歧地分枝,位于基部或中部以下的节间柱状,小节间稍扁平,长1.5-2.5(-3.5)厘米,宽2-2.5毫米,干后具明显的纵肋2-3条。幼苗期具2-3对,叶片薄革质,或长卵形,长1-2厘米,宽3.5-6毫米,端钝,基部狭楔形;基出3条;成长植株退化呈鳞片状。聚伞花序,1-3个腋生,总花梗几无;总苞,长1-1.5毫米,具3-1朵;3朵时中央1朵为雌花,侧生的为雄花,通常仅具1朵雌花雄花雄花蕾时卵球,长1-1.5毫米,萼片4枚,三角花药,贴生于萼片下半部;雌花蕾时椭状,长1.5-2毫米,基部具环状苞片或无;花托状;萼片4枚,三角,长约0.5毫米;柱头乳头状。果椭状或卵球,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黄色橙色果皮平滑。果期4-12月。

产地生境

产于西藏(察隅)、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文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陕西(安康)、台湾。海拔20-1000米(西南地区2100米)平原或山地常绿阔林中,寄生树、树、树、油桐或壳斗科等多种植物上。模式标本采自台湾

生境常绿阔林中, 寄生, 寄生于壳斗科树上, 寄生树上, 寄生植物上, 寄生树上, 栲类树上, 平原 , 山坡, 山坡常绿阔林中, 山坡阔林中
海拔下限20
海拔上限21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栽培非人工栽培
分布陕西省, 江苏省, 安徽省,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海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本种提示

本种植株淡绿色或黄绿色,其由扁平变柱状,但不呈四稜状;小节间长度可随 寄种类而有变化,稀可长达4-5厘米。

药用价值

近缘种印度寄生Viscum angulatum Heyne ex DC.它仅分布于印度半岛,其植株中部的节间明显地呈四棱,果近球,直径4毫米等特征与本种有区。广西民间用本种全株治儿童发热咳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