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盘肠气痛

小儿盘肠者,痛则干啼,上有汗,皆由肝经所搏也。居下,故痛则小儿盘肠痛多由感受,或饮食当,过食生冷,气滞,或乳食不,饱食过度,损伤,乳食积滞气机受阻等起。常见型有:①凝肠型盘肠痛。见阵发腹痛啼哭,软喜温喜,得热痛减,色青,面色苍白,手足欠温,苔白,沉弦。治宜温中良附。②乳食积滞型盘肠痛。部绞痛,腹胀......
目录

病因

小儿盘肠痛多由感受,或饮食当,过食生冷,气滞,或乳食不,饱食过度,损伤,乳食积滞气机受阻等起。

症状

常见型有:

凝肠型盘肠痛。见阵发腹痛啼哭,软喜温喜,得热痛减,色青,面色苍白,手足欠温,苔白,沉弦。治宜温中良附

②乳食积滞型盘肠痛。部绞痛,腹胀,不思乳食,面色苍黄,吐乳酸馊,大便腐臭,舌苔厚腻。治宜行气导滞,保和等。

饮食

理膳食调配。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键。

治疗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1.气滞治则:温中止痛。

良附木香肉桂加减。

加减:甚痛剧,加制川乌3克(先煎)、延胡索6-10克;部喜温热,加吴萸1.5-3克、小茴香1.5-3克;舌苔白腻,加厚朴3-6克、姜半夏3-6克。

分析:良附为温中祛行气止痛之高良姜温中暖止痛,而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木香肉桂为一张木香肉桂乌药生姜温中理气止痛,砂仁理气白芍缓急,茯苓健脾化湿

例:

高良姜3-6克香附3-6克木香1.5-3克乌药3-6克白芍3-6克延胡索3-6克肉桂1.5-3克陈皮1.5-3克砂仁1.5-3克(后下)甘草l.5-3克。

2.乳食治则行气导滞。

香砂加减。

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5-3克(后下)、权实3-6克;部胀满,加木香1.5-3克、青皮1.5-3克;舌苔黄腻,加黄连0.9-1.5克、山栀3-6克。

分析:本理气燥湿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健脾燥湿香附、砂仁理气止痛,神曲、山碴、麦消食导滞,宽中理气白芍缓急止痛。

例:

香附3-6克砂仁1.5-3克(后下)苍术3-6克厚朴3-6克陈皮1.5-3克神曲3-6克山楂3-6克白芍3-6克壳1.5-3克谷麦各3-6克由于本病发病年龄以婴儿最多,故以上用药量均婴幼儿年龄要求处,用量偏小。

中成药

l.良附每日2次,每次1.5-3克吞服。用于气滞

2.木香每日2次,每次3-6克吞服。

用于乳食积。

检查

腹痛腹胀面色苍白热痛舌苔厚腻,手脚凉,弦脉

诊断鉴别

诊断

肠痉挛是由于肠管壁平滑强烈收缩而起,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本症特点是发作突然,在发作间歇期甚至发作期也缺乏特异体征。本症大多可自然缓解。

并发症

腹胀,肠鸣,汗出肢冷,呕吐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澜江百合

下一篇 漏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