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灵芝

灵芝 灵芝(拉丁:Ganoderma lucidum (Curtis) P. Karst.),是多孔菌科灵芝属菌类植物,为真菌灵芝的子实体。灵芝有柄,栓质。菌盖半,盖表褐黄色或红褐,盖边渐趋淡黄,有同环纹,微皱或平滑。菌肉乳白色,近管处淡褐色。菌管管,初白色,后呈淡黄色或黄褐色。菌柄,侧生或偏生,与菌盖色泽相似。产中国华东、华南等地,广为栽培。具有补,止咳平喘的功......
目录

繁殖栽培

栽培技术

灵芝实拍建棚地点选择

选择保温保湿,通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便的灵芝大棚,棚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要严格消毒,每立米空间用甲醛5毫升和高锰酸钾10克密封熏蒸24小时。春种以4~5月最佳,秋种以9~10月最好。

灵芝栽配料的制作

栽配料可用棉籽壳77%,麸皮10%,玉米粉10%,糖、磷肥和石膏各1%;或木屑70%,麸皮25%,黄豆粉2%,磷肥1%,石膏1.5%和糖0.5%配制而成。配制时先将棉籽壳、木屑、麸皮、石膏粉等原料拌匀,含水量60%~65%,以用手抓紧时指缝有水溢出但不滴下为好。栽培料拌好后用装袋机装袋,塑料袋选用15厘米×35厘米或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筒装,每袋装干料400~450克。聚乙烯袋采用常压灭菌10~12小时,聚丙烯塑料袋采用高压灭菌2小时,待料冷却到30℃以下时入无菌室接种。1瓶麦粒原种可接种栽培料40~45袋,1瓶棉籽栽培种可接种栽培料25~35袋。将已接种的菌袋移入消毒好的培养室,分层排放,每排放6~8层高,排架之间留有人通道,每周上下翻动一次,确保菌袋温度均衡,增加袋,促进发菌,同时去除有绿霉杂菌感染的菌袋。

发菌阶段的管理

灵芝灵芝是喜温型真菌,菌丝生长温度以26~28℃为最佳,子实体在24~28℃温度下长势最好,低于18℃子实体不能正常发育。发菌期间,培养室温度保持22~30℃,空相对湿度保持50%~60%。每天通半小时,每隔5~7天菌袋上下翻动1次。当菌丝题发满料袋溶三分之二时,移入培养棚,松料袋,用手轻轻一提,留一点缝隙。棚射光为宜,避免强光直射。25~32天,菌丝便可长满料袋。个料袋菌丝发育不均匀,可挑出单放。

出芝阶段的管理

当菌丝长满料袋后,用刀把两端割成5角硬币大小的,以利出芝。出芝时棚温保持在26~30℃,空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并提供射光和充足氧,保持地面存有浅水层,每天上午8时前及下午4时后打门及通温低时中午12时通。原基膨大3~5天,逐渐成菌盖时,增加喷水保湿温过高时喷水保湿

不良易出现畸灵芝,当出现畸时要及时割掉。菌盖逐渐由白色浅黄色,由黄色转为红褐色,菌盖边缘白色基本消失,边缘变红,菌盖始革质化,面弹射出红褐色的雾状孢子时,表明灵芝子实体已成熟,应及时采收。从割到采收需40~45天。

采收加工

灵芝采收前1周停止喷水,,通道地面铺上塑料薄膜,以便收集发的孢子粉。孢子发后,菌盖由软变硬,没有浅白色边缘,色由淡黄色转变为红褐色,不再生长增厚时,即可采收成熟的灵芝。采收灵芝时从柄基部用剪刀切除或用手轻摘,采收后及时阴干,有条件的干或晒干至含水量为12%,即为灵芝成品,装袋,置于干的室保存或出售。成品以身干、菌盖肥厚、菌柄粗壮、质坚硬、色红褐、具漆样光泽者为佳。

注意事项

春芝的管理

灵芝3~6月产出的灵芝叫春芝。这一阶段调湿键,要适时进菌棒浸水。浸水前先用8号铲从菌棒的一头穿到另一头,然后把菌棒排放与水槽或水沟中,以淹没菌棒为宜。注意:菌棒减量不到五分之一暂时不浸,温度超过25℃以上暂时不浸。

秋芝的管理

11~12月产出的灵芝叫秋芝。其管理要点:温度保持12~15℃,空响度湿度保持85%~90%。在空新鲜的情况下,减少水分发,做好保湿工作。当芝蕾长到黄豆大小时,视天情况喷水。温高于20℃时早晚喷,中午不喷;雨雪天不喷;阴天少喷。

冬芝的管理

1~2月产出的灵芝叫冬芝,其质量最好。此时芝房温度不要低于3℃。早晚不宜窗,中午温高时,适当窗通

病虫防治

灵芝栽培管护过程中,应遵“预防为,综防治”的基本原则,严格操作规程控制杂菌污染,做好环境卫生,这是加强灵芝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灵芝常见的病菌有木霉、霉、青霉等,无补救措施,重在预防。灭菌过程要保灭菌彻底,接种环要规范,保环境卫生干净,防止病菌感染。灵芝常见的虫害有蠖、菌蝇、白蚁、蜗牛等,可采用人工捕捉的式防治,或者在菌棒埋放地周围撒上一些消灭白蚁的药粉,还可以采用天然香油(薄荷醇、桉油或天然樟脑)、酸进熏蒸等处理。在灵芝生产管理过程中,尽量创造适灵芝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杂菌发生的生态条件,达到有效防控的的,实现无毒化、无公害控制,保灵芝产品的质量安全。

种类介绍

野生灵芝和人工培育灵芝法有:

第一,看灵芝的色泽状。由生长环境的不同以区,野生灵芝生长于深山树林中某种已枯死树干上,旁边杂草乱石颇多,故野生灵芝长型多样,色泽各异,而种植灵芝出于种植基地,虽种植户也有刻意模仿野生灵芝生长环境,但大多长型都比较均匀,色泽大致相同。

第二,是比较大小。野生灵芝品种多,状相对不规则,每类灵芝各有自己的特点,不过,山上采集的灵芝一般都大小不一,不会像人工的那样,大批量的灵芝大小基本上都差不多大。人工栽培灵芝一般的生长环境都是在温室大棚,这样生长环境生长出来的灵芝往往比野生灵芝的个头大很多,同时灵芝的大小整齐度一致,状也规则。

第三,是看虫眼。野生灵芝生长于野外,肯定会遇到虫害的侵袭,所以子实体下都会留下不规则的虫眼,这个也是必然的,如果没有虫眼,那么只能说明这灵芝是人工培育的。人工栽培灵芝一般都采用农药控制虫害问题,几乎不会有虫眼的。

第四,是闻气味、品味道。野生灵芝的药用价值越来越明显,何以称之为药,能治病、能防病、能抗病。野生灵芝味是苦的,而且很苦,一般来说越是苦的其药效才会显著,古语有云“良药苦,苦良药”。野生灵芝并无气味,在药店所买的灵芝之所以有气味一般是由于中药材混杂后导致味。

第五,是看草梗。野生灵芝常有野外自然的元素。野生灵芝生长环境都是杂草丛生的,难免会有草梗与灵芝缠绕在一起(就长在灵芝穿透其间)。

第六,灵芝脚的泥。野生灵芝采摘时肯定会带有泥土,并且泥土很结实,很难掰。而野生灵芝肯定不是都采集于一个地,所以它带有的泥土肯定不会是一个地的泥土。

主要价值

灵芝是中国传统的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贵药材。

要成分

赤灵芝上古时期称为“瑶草”、“瑞草”;《农本草》称为“芝”;秦时称为“还阳草”;东汉称为“灵草”……。药理研究明,灵芝有多面的生物活性。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的荧光斑点。

应用价值

要利用现代的工艺技术,先进的设备对灵芝的种植、加工、成品质量进严格化、标准化把,促进灵芝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新生儿硬肿症

下一篇 小儿便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