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新生儿脓疱疮

新生儿脓疱疮 本症的病原菌其它年龄组的脓疱疮患者相同,但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及功能不健全的特点,因而成本症特有的临床表现。再者,因新生儿初次接触细菌,故对细菌特敏感,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外,养不良,湿热,用塑料布包裹以及其它促使皮肤易发生浸等因素,对造成本症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本症的病原菌其它年龄组的脓疱疮患者相同,但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及功能不健全的特点,因而成本症特有的临床表现。再者,因新......
目录

病因

本症的病原菌其它年龄组的脓疱疮患者相同,但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及功能不健全的特点,因而成本症特有的临床表现。再者,因新生儿初次接触细菌,故对细菌特敏感,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外,养不良,湿热,用塑料布包裹以及其它促使皮肤易发生浸等因素,对造成本症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其传染源要来自医护人员或母亲。在本症流时,不仅在医护人员身上可分离出葡萄球菌,而且在衣、被、空及尘埃中亦可培养到此种细菌。由凝固酶阳性金黄葡萄球菌和(或)溶血性链球菌接触传染所致。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及免疫功能不健全,故对细菌特敏感特养不良湿热、过度保暖、皮肤多汗浸等因素可诱发本病多由带菌医护人员或患儿母亲所传染。

(1)新生儿皮肤娇嫩,角质层不完备,洗擦时很容易破损,为细菌的停留入侵造成机会。

(2)新生儿穿的衣服、衣领及扣纽过厚过硬,擦损皮肤;或穿着存放已久的衣服,或旧的未消毒衣物。

(3)新生儿脓皮疹多见于与鼻腔带有金黄葡萄球菌的护理人员接触者,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例如母亲部带菌,应给隔离或滴消灭带菌状态,戴罩和洗手也是必要的。

(4)新生儿皮肤皱褶的地,容易潮湿积垢,为细菌繁殖提供便。因此,护理新生儿时不可不注意。

传染病学

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 herpetifomis of newborn)要是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以金黄葡萄球菌第Ⅱ组71型最多见其次为80/81型国外报道第Ⅱ组3a3b和55型也是本病菌的致病亚型。

其次为链球菌、葡萄球菌混感染。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的3/131284957型为多见,其中有些可起急性肾炎

极少数仅由链球菌起。

病原菌大多来源于婴儿室的工作人员、产妇本人或家属等;其次为尿布或床单等消毒不严而导致污染。在婴儿室、哺乳室中常可造成流

发病机制

1.薄弱的皮肤屏障新生儿皮肤薄嫩,分泌功能尚未充分发育表皮寄生健康搜索的“常驻菌群”尚未完全成因此,局部的免疫功能低下而易于感染,感染后通过自家接种易泛发全身或互相传染而造成在新生儿室的流

2.微弱的体液免疫新生儿清的IgG低于正常,而且通过胎盘健康搜索的母体IgG也缺乏天然的免疫力,因此,患儿难以抵挡细菌的感染和再感染,尤其见于早产儿和养不良的新生儿。

3.金黄葡萄球菌的各种毒素其中表皮松解毒素先其道,它能松解表皮细胞间的连接,使其他毒素更易入侵。部分毒素进入环后可畏寒发热,甚至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征(SSSS)的发生。

4、异常的变态反应

(1)Ⅱ型变态反应:从继发急性肾炎脓疱疮患儿中分离到的致病菌株和小球基底膜间具有共同抗原机体所产生的相应抗体与小球基底膜结起Ⅱ型变态反应造成脏的免疫损伤。

(2)Ⅲ型变态反应:致病菌株的M蛋白所成的抗原抗体复物,沉积于小球基底膜起免疫损伤

为角层下水疱,疱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球菌、纤维蛋白。疱底棘细胞海绵成,或见少量棘层松解细胞,中性白细胞渗入棘细胞之间真皮上部管扩张充有中度中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多于生后4~10天发病。为表皮角质层下的大疱,疱液含有许多中性粒细胞和球菌,疱底棘层有海绵成和很多中性粒细胞渗入。真皮上部是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在面躯干和四肢突然发生大疱,由豌豆大到核大,大小不等。疱液初呈淡黄色而清澈,1~2天后部分疱液变混浊,疱底先有半月积脓现象以后脓液逐渐增多,但整个大疱不全化脓,因而出现水脓疱的特征。疱周围无红晕壁较薄,易于破裂,破后鲜红湿润的糜烂面上附薄的黄痂,痂皮落后遗留暂时的棕色斑疹,消退后不留痕迹病变发展迅速数小时1~2天即波及大部分皮面黏膜亦可受损。始无全身症状,以后可有发热腹泻

并发症

重症者可有黏膜受累、并发疖肿或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腹泻体弱、消瘦贫血等有的并发血症肺炎膜炎等。

诊断

脓疱的特点、部位接触传染、蔓延迅速等较易诊断。

鉴别诊断

据临床特点及患儿年龄,不难诊断。但需与下列疾病鉴

1、水痘:基本损害为在向分布的绿豆至黄豆大水疱,绕以红晕部分水疱可有脐凹,化脓与结痂现象甚轻可侵及黏膜,部分患儿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急性全身发疹性脓疱病:为一过性的无菌性脓疱病,患儿多有服药或感染史。基本损害为全身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的表浅小脓疱,疱液稀成批出现,后期似剥皮炎,表现可有发热38~39℃,但病程短,病情有自限性,对症处理后可自然痊愈。

3、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大疱容澄清,水疱多发生于手、足等易受外伤及摩擦的部位。常有家族史。

4、新生儿剥皮炎可能是本症的严重类型。常发生于出生后1~5周的婴儿,皮损特点为弥漫性潮红,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迅速扩张,Nikolsky征阳性,口腔及眼结膜常被累及,全身症状严重。

本病应注意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新生儿剥皮炎

治疗

1、一般治疗对新生儿注意清洁卫生,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婴儿室要常消毒,患儿尿布衣被要进消毒,非工作人员严进入婴儿室,室注意通热。

2、抗生素及早应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先锋霉素Ⅴ)头孢唑林及(先锋霉素Ⅵ)头孢氨苄红霉素等。

3、支持治疗加强支持疗法,多次少量输全、新鲜浆。

4、局部治疗在无菌情况下剪除已破的疱膜,外用0.05%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湿或清洗疮面疮面清洁无脓液时可外1%新霉素软膏5%紫草10%生地榆油膏或0.1%利凡诺氧化锌油膏。有脓液时可酌用脓疱疮泥膏亦可应用新霉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杆菌肽软膏等。

5、全身治疗,及早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类等,并给予支持疗法,包括输注射丙种球蛋白等。

预后预防

一般预后良好局部和全身及时正确治疗都能痊愈。顽固难治者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治疗后一般7~10天可痊愈,部分患儿未及时治疗者,重者可血症肺炎膜炎甚至死亡;或病程可绵延数周乃至数月之久年长儿童2%的患儿可继发急性肾炎

1、婴儿室中加强检查婴儿是否有脓疱疮皮损,一发现患本病的婴儿,应及时隔离治疗。

2、婴儿室中加强检查,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有带菌者应立即调离并治疗以杜绝传染源。

3、应对患儿的衣服、尿布、玩具、卧具、换药用具、料等进彻底消毒,必要时该婴儿室,待重新消毒后再予放。

4、凡患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医护人员或家属,均不能与新生儿接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