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灵芝草

灵芝草 灵芝草,灵芝、红芝、赤芝等,为灵芝灵芝属药用真菌,是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子实体。灵芝草常见生于杨柳科、科等落林断树桩或者腐木上。灵芝草历来就有“仙草”“还魂草”“瑞草”之美称,其药用价值极高,是贵的草药,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14种微量元素。灵芝草味甘、性平、入,具有补、止咳平喘的功效。灵芝草的菌丝和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温度、酸碱度、基质水分......
目录

贮藏

贮干容器,密,置阴凉干处。

入药部位

子实体。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功效

,安健脾

主治

虚劳心悸失眠头晕疲乏力,久咳气喘,冠病,矽肺,肿

相关配伍

1.治虚劳短气胸胁苦满口干,手足逆冷,或有烦躁视䀮䀮,时痛。不思饮食:紫芝一两半,山芋、天雄裂,去皮)、柏子仁香,研)、实(去瓤,麸黄)、巴戟天(去)、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分半,人参、生地黄(洗,)、麦门冬(去)、五味子(去)、半夏(汤洗去滑,)、牡丹皮、附子裂去脐皮)各三分,蓼实远志(去)各一分,泽泻、瓜子仁(香)各半两。上十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温下,空日午、夜卧各一服,渐至三十。(《圣济总录》紫芝

2.治积年胃病:木灵芝1.5g,切碎,用老浸泡服用。(《杭州药用植物志》)

3.治神经衰弱心悸头晕,夜寐不宁:灵芝1.5g-3g。水服,每日2次。(《中国药用真菌》)

4.治慢性炎,肾盂肾炎气管哮喘:灵芝干研末,冲服,每服0.9g-1.5g,每日3次。(《中国药用真菌》)

5.治冠病:灵芝6g,加水2h,服用,早晚各1次。(《中国药用真菌》)

6.治误食毒菌中毒灵芝120g,水服。(《中国药用真菌》)

7.治矽肺(有1-3期的矽肺患者,粉尘工龄最长者达22年,最短8年):灵芝服,每日3次,每次10ml。(《全国草药汇编》)

8.治鼻炎灵芝500g,切碎,小2次,每次3-4h,液,浓缩后用多层纱布过滤,滤液加馏水至500ml,滴,每次2-6滴,每日2-4次。(《全国草药汇编》)

9.治乳腺炎灵芝30-60g。水服。(《湖南药物志》)

10.治对口疮:灵芝研碎,桐油患处。(《湖南药物志》)

用法用量

服:汤,10-15g;研末,2-6g;或浸酒

使用注意

实证慎服。

炮制

采集加工

子实体始释放孢子前可套袋收集孢子,待菌盖外缘不再生长,菌盖下面管孔始向外喷射担孢子,表示已成熟,即可采收,从菌柄下端拧下整个子实体,晾干或低温干(温度不超过55℃)收藏,并要通,防止霉变。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砂土。

形态特征

灵芝,又赤芝、芝《本》,潮红灵芝《全国草药汇编》。担子果一年生,有柄,栓质。菌盖半,直径10-20cm,盖肉厚1.5-2cm,盖表褐黄色或红褐色,盖边渐趋淡黄,有同环纹,微皱或平滑,有亮漆状光泽,边缘微钝。菌肉乳白色,近管处淡褐色。菌管长达1cm,每1mm间4-5个。管,初白色,后呈淡黄色或黄褐色。菌柄,侧生或偏生,偶中生。长10-19cm,粗1.5-4cm,与菌盖色泽相似。皮壳部菌丝呈棒状,端膨大。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架菌丝黄褐色,厚壁,近乎实;缠绕菌丝无色,厚壁弯,均分枝孢子卵形,双层壁,端平,外壁透明,内壁褐色,有小刺,大小(9-11)μm×(6-7)μm,担子果多在秋季成熟,华南及西南可延至冬季成熟。

紫芝,又木芝《本》。与前种的不同点是:紫芝的菌盖多呈紫黑色至近褐黑色;菌肉呈均匀的褐色、深褐色褐色孢子脐突内壁突出的小刺明显,孢子较大,大小(9.5-13.8)μm×(6.9-8.5)μm。

生长环境

灵芝:生于向阳的壳斗科和松科松属植物际或枯树桩上。我国普遍分布,但以长江以南为多。

紫芝:生于阔树或松科松属的树桩上。起木材白色腐朽。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长江以南高温多雨地带。

鉴别

药材性状:灵芝:子实体伞,菌盖(菌帽)坚硬木栓质,半,宽12-20cm,厚约2cm,皮壳硬坚,初黄色,渐变为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及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常稍卷。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菌盖下表面菌肉白色至浅棕色,由无数细密管状孔洞(菌管)构成,菌管有担子器及担孢子。菌柄侧生,长达19cm,粗约4cm,表面红褐色至紫褐色,有漆样光泽。微,味淡。

紫芝:本品子实体态与灵芝相似,要区为菌盖与菌柄的皮壳呈紫黑色或褐黑色;菌肉与菌盖下面的菌管均为锈褐色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抗聚集及抗栓作用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5.对代谢和分泌功能的影响

6.保作用

7.对实验性强直的作用

8.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

9.抗炎作用

10.抗肿作用

11.抗放射作用

12.免疫调作用

现代研究

1.治疗慢性气管

2.治疗气管哮喘

3.治疗白细胞减少

4.治疗冠

5.治疗克山病

6.治疗

7.治疗神经衰弱

8.治疗小儿特发性减少性紫癜

9.治疗萎缩性强直

10.治疗脏多动症

相关论述

录》:“赤芝生霍山。”“紫芝生高夏山谷。六芝皆无毒。六月、八月采。”

《新修本草》:“五芝,《》云:皆以五色生于五岳。诸所献,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且芝多黄白,稀有黑青者。然紫芝最多,非五芝类。但芝自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耶?”

  《纲》:“《》云:山川云雨、四时五阴阳昼夜之,以生五色芝,为圣王休祥。《瑞应图》云:芝草常以六月生,春青夏紫,秋白冬黑。葛洪《抱朴子》云:‘芝有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凡数百种也。’石芝石象,生于海隅石山岛屿之涯。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也。大者十余斤,小者三四斤。凡求芝草,入山,必以三月、九月,乃山药之月……时珍尝疑:芝乃腐朽余所生,正如人生赘,而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近读成式之言,始知先得我所欲言,其揆一也。又士以木积湿处,用药傅之,即生五色芝。嘉靖中王金尝生以献世宗。此昔人所未言者,不可不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