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硫黄菌

硫黄菌,又称硫色多孔菌、鸡冠菌、鲑菌。菌盖肉质,扇形至半,有放射状起伏丝,多数重叠生长,直径达30-40cm,单个菌盖5-20cm,厚,1-2cm,表面鲜朱红色,或带黄的朱红色。菌肉鳟肉色。幼时肉质有弹性,干后变白且脆。下面淡肉色淡黄褐色。管孔长约10mm,管至不正。多生长于落栎等阔树干基部,起树干基部块状褐色腐朽。分布于我国河北河南四川、甘肃、陕西云南福建、浙......
目录

硫黄菌

】硫黄多孔菌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多孔菌科硫黄多孔菌Tyromyces sulpbureus (Bull. ex Fr.) Donk,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生长在栎、桦、枫、李、海棠、冷杉及落松的活立木及木桩上。

原形态

硫色干菌,子实体无柄或基部狭窄似菌柄。菌盖半,往往覆瓦状,肉质,老后干质,(3-28)cm×(3-30)cm,厚0.5-2cm,有微细绒毛或光滑,有皱纹,无环带柠檬黄色或鲜橙色,后期褪色;边缘薄,波浪状至瓣状裂。菌肉白色浅黄色,厚0.4-1.8cm,菌管长1-4mm。管硫黄色,后期褪色,多角,平均每1mm间3-4个,孢子卵形至近球,有小尖,无色,光滑,(5-7)μm×(4-5)μm。

性状

性状鉴,子实体无柄。菌盖半,长径或色淡,有毛或无毛,有皱纹,边缘波状瓣裂。管两面硫黄色,或色淡,管有多角,每1mm间3-4个。质硬而脆。微,味淡。

【化成份】含3β-羟基-8,24-羊毛甾二烯-21-酸(3β-hydroxylanosta-8,24-dien-21-oic acid),胡芦巴碱(trigonelline),龙是碱(homarine)等。

性味归经】干,温。

【功能治】调机体,增进健康。

备注

此菌产生的齿孔酸(eburicoic acid),可用以成甾体药物(类固醇化物),这种甾体药物对机体可以起着重要调作用。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