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络石藤

络石藤 石藤(拉丁: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石,石血金藤、过墙、加不勒等,是夹竹石属藤本植物石藤长达10米;褐色;小被短柔毛,老时无毛;革质或近革质,至卵状或宽倒卵形聚伞花序锥状,生及腋生;白色,芳香;蓇葖果线状披针种子期3-8月,果期6-12月。变种有变色石......
目录

形态特征

络石藤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m,具乳汁。褐色,多分枝,嫩被柔毛。对生,具短柄,幼时被灰褐色柔毛,后落;叶片卵状披针,长2-10cm,宽1-4.5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宽楔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淡绿色,被细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或生;白色,高脚碟状,萼小,5深裂;管外被细柔毛,筒中部膨大;花冠反卷,5裂,右向旋转排列,花冠外面和部也有柔毛;雄蕊5,着生在花冠筒中部,花药端不伸出花冠部外;花盘环状5裂,与子房等长;心皮2,胚珠多数。果长,长约15cm,近于水平展种子线形而扁,褐色端具种毛。期4-5月,果熟期10月。

生长习性

生于山野、溪边、路旁、林绿或杂木林中,常缠绕于树上或攀援于墙壁、石上。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不择土壤,耐一定干旱,但忌水涝。

分布范围

络石藤分布于我国的山西省, 陕西省, 山东省, 江苏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西省,福建省, 台湾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海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等地。产于江苏徐州、南京、镇江,安徽芜湖,湖北孝感,山东青岛;此外,广东、广西亦产。销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山东辽宁北京

繁殖栽培

采用播种、压条扦插繁殖。通常以压条,在2~3月把老藤分段埋入土中,深3-4cm,待至翌年被埋压的部分长出新时,剪断与老藤的联系,另移栽。

储藏

栽种3~4年后秋末剪取藤成25~30cm长,扎成小把,晒干。

主要价值

性味

苦,辛,性微

归经

用法

服:汤,6~15g单味可用至30g;浸酒,30-60g;或入。外用:适量,研末调或捣汁涂。

功效

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

湿痹痛,膝酸痛,筋拘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

功效用法

药;

临床

1. 治疗中 全虫(研末服)、丹参各30g,土鳖、地龙僵蚕钩藤忍冬藤风藤石藤各15g,鸡血藤60g,蜈蚣3条,乌梢蛇9g,黄芪120g,当归12g,随加减,水服.治疗54例,疗效满意.〖成都中医报 1991;14(3): 24〗

络石藤2. 治疗痹症 风藤石藤、钩藤鸡血藤、威灵仙各100g,透骨草50g,川乌草乌细辛各30g,切碎,以75%10000ml 浸泡1个月制成抗湿渗透液备用.治疗时将渗透液均匀地涂于疼痛关节部位,再加 TDP 照射,5~10分钟,局部温热,药液干,如此再涂1~2次药液,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在治疗期间停用一切中西药.对照组单纯用TDP理疗器照射疼痛部位30分钟。

各家论述

1.《纲》:石,气味平和,其功关节风热肿,变白耐老,即医家鲜知用者,岂以其近贱而忽之耶。服之当浸酒

2.《得配本草》:石,配射干、山栀,治毒。配参、苓、龙骨,治白浊已甚。

3.《要药分》:石之功,专于舒筋活。凡病人筋拘挛,不易伸屈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

4.《本草正义》:气味,《本》谓之苦温,盖以功能通经络而言之,故以为温。然《本治,纯是热症,则非温热可知,故《录》改作微,而《御览》李当之说,且以为大也。此物善走经脉,通达肢,《本风热,《录》养髋痛,坚筋,利关节,皆即此义。其治肿、舌肿口干焦,皆苦泄降之功用也。《录》谓其除那,则以邪热而言。凡《本》、《录》邪气,所赅最广,其实各有所,并非泛辞,读者当以意逆之,自能悟到,不可混作一例者。惟大惊入,则不甚可解,当付阔疑。恭谓疗产后结大良,盖以瘀不通而言,苦泄破瘀,且善通,是以之。又谓蝮蛇疮毒闷,则清热泄降,固解毒之良药。又谓刀斧伤疮,之立瘥,则又外治活矣。藏器谓一切,即《本》治风热,《录》利关节之义。今用以舒,宣通痹痛甚验。

络石藤5.《本》:风热伤,口干焦,肿不消,舌肿,水浆不下。

6.《录》:大惊入,除邪气,养髋痛,坚筋,利关节

7.《药性论》:喉痹

8.《唐本草》:疗产后结。蝮蛇疮,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闷;刀斧伤诸疮,封之。

9.《本草拾遗》:汁服之,一切。 10.《中国药植志》:祛止痛,通消肿。适用于关节痛,肉痹痛,膝酸痛等症;也能消诸疮,去咽喉肿痛。11.《中国药植图鉴》:预防流产

12.《江西草药》:祛凉血。治关节炎,结核,吐血外伤牙痛,瘰疬,毒蛇咬伤

用药

1、《本草集注》:杜仲牡丹为之使。恶铁落,畏菖蒲、贝母。

2、《药性论》:恶铁精。杀殷孽毒。

3、《本草疏》:阴脏畏寒易泄者勿服。

植物研究

,多分枝,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具点状皮孔定根;质较硬,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有时中空。对生,具短柄,完整叶片或卵状,长2-10cm,宽0.8-3.5cm,先端渐尖或钝,有时微凹,叶缘略反卷,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较浅,叶脉羽状,下表面较清晰,稍凸起;革质,折断时可见白色绵毛状丝。微,味微苦。
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

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细胞,棕色物质。皮层外侧石细胞排列成环,有的含草酸钙晶,皮层石细胞群和纤维束。中柱纤维束环列,伴有石细胞维管束双韧型,皮部有少数分泌细胞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有的可达130μm,木射线细胞1-3列,木化,皮部侧有纤维束和石细胞在,有的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晶,部常破裂。本品薄壁组织中有乳管分布。
横切面:上、下表皮各1列,下表皮气孔和非腺毛。栅栏细胞2-3列,穿过维管束双韧型,浅槽状,皮部外侧有纤维群,以下为多。薄壁组织中有乳汁管。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晶和簇晶。

理化鉴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g,加乙酸乙酯20ml,水回流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3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犀草素,加乙酸乙酯溶解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分点样于硅G薄层上,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展,取出晾干后,喷雾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于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荧光,供试品色谱中应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同的位置处显黄色荧光斑点。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