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绿叶五味子

绿五味子:Schisandra viridis A. C. Smith)是木兰科、五味子属木质藤本,小叶柄的基部两侧下延而成纵条纹状或有时呈狭翅状;纸质,边缘膜质下延至叶柄成狭翅,肉具透明点;叶痕单性,雌雄异株,单生于腋或苞片腋,丝细长或短,药隔狭窄或稍宽,雄蕊群长、短、卵、球或肉质球、扁球雌花离生,种子种脐明显,种皮褐色,脆壳质。产于......
目录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小具稀疏细纵条纹,当年生褐色短枝间疏离;二年生变灰褐色

纸质,卵状,通常最宽处在中部以下,长4-16厘米,宽2-4 (7) 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中上部边缘有胼胝齿尖的粗锯齿波状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干时榄绿色侧脉每边3-6条,网稀疏而明显。

绿叶五味子雄花花梗长1.5-5厘米,花被黄绿色或绿色,6-8,大小相似,阔、倒卵形或近,长5-10毫米,宽4-10毫米,最轮的较小。雄蕊群倒卵或近球,直径4-6毫米,花托端伸长具盾状附属物,雄蕊10-20枚,基部雄蕊长1.2-2.2毫米,药长0.7-1.5毫米,侧向裂,药隔棒状长,长1-2毫米,稍长于药室,有微细腺点,丝长0.6毫米,上部雄蕊贴生于花托端附属物无丝。雌花花梗长4-7厘米,花被雄花的相似,雌蕊群近球,直径5-6毫米,心皮15-25枚,斜倒卵或椭,长1.8-2.5毫米,柱头下延的附属体长约0.2毫米。

果果柄长3.5-9.5厘米,果托长7-12厘米,成熟心皮红色,排成两果皮黄色腺点,端的花柱基部宿存,基部具短柄。种子,长3.5-4.5毫米,种皮具皱纹或小点。期4-6月,果熟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1 500米的山沟、溪谷丛林或林间。

分布范围

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模式标本采自广东河源。

主要价值

果实:辛、微涩,温。敛止汗,涩止泻,补生津

【药绿五味子

内风消、小血藤、过山风、自钻、沙藤

【功效】祛行气止痛

治】湿骨痛痛;疝气痛;月经不调;荨麻疹;带状疱疹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晒干或鲜用。

【祛药】行气止痛药

性味】辛;性温

【药材基源五味子植物绿五味子的藤

【用法用量服:汤,15-30g。外用:适量,水洗;或捣;或绞汁搽。

【出处】《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五硬

下一篇 绿南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