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食管重复畸形

食管重复畸是指附着于食管壁的一侧呈球管状空腔结构,具有与食管相同的组织态的先天性畸。本病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上消化道从实性期进化到空阶段时,其空化过程发生紊乱所致。如遗留单一的空,则囊肿样重复畸,若几个空在一起沿食管纵轴生长,即成管腔状重复畸食管重复畸(esophageal duplication)是指附着于食管壁的一侧具有与消化道某一部分相同的组织态,呈球......
目录

疾病概述

食管重复畸(esophageal duplication)是指附着于食管壁的一侧具有与消化道某一部分相同的组织态,呈球管状的空腔结构。常被认为是前肠囊肿,约占婴儿纵隔肿块的30%,通常位于右后纵隔。部分病例有颈椎或胸椎的畸,肿物有附着物与硬膜相连,称为索分裂综征,此时重复畸称为神经管原肠囊肿。由于患儿临床症状复杂,病情变化大,易延误诊治而造成不良后果。

疾病病因

胚胎发育过程中,上消化道从实性期进化到空阶段时,其空化过程发生紊乱,未能与正常消化道融、贯通,而最后在胸部成单囊或多囊,且与食管密切相连,即成为食管重复畸。如遗留单一的空,则囊肿样重复畸,若几个空在一起沿食管纵轴生长,即成管腔状重复畸

症状体征

要取决于囊肿大小、有无和感染,以及对相邻脏器(气管食管)的压迫或腐蚀程度而表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可急可缓,一般常以下列症状就诊:

1.症状

(1)呼吸道梗阻:气管受压狭窄可出现呼吸急促、喘憋、周青紫。如部有感染,则缺氧更明显,严重者可突发窒息囊肿巨大时,可致纵隔移位、心脏受压,功能障碍可同时出现。如诊治及时,囊肿紧急穿刺抽液减压,病情可立即缓解,以争得手术时机,否则,很易导致死亡。

(2)咯血便血:大囊肿常与有粘连,酸性囊液腐蚀囊壁破溃入,便组织破坏、管渗而表现为咯血便血的来源有2 个:①小儿不会吐,由气管咯出的下入肠道。②管腔型食管囊肿可直接由肠道排出。

(3)困难或呕吐:随着囊肿食管的压迫加重,可使患儿发生进困难,甚至呕吐。钡检查很易确诊。

2.体征 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气管移位,叩诊呈浊音,听诊可有呼吸音减低。部感染时,可闻及湿啰音

并发症

贫血和呼吸道感染是食道重复畸的常见并发症。管腔型食管囊肿长时间的慢性失,是造成贫血要原因。而气管受压狭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和酸性囊液对气管壁的腐蚀,则是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

病理生理

1.病理态 Smith 等对气管食管的分离过程进显微摄影研究,注意到从食管气管基来源的少数细胞移位进入中组织中去,变为食管或者这些组织以外的肉外膜。如果上述细胞有极少数遗留下来并且继续生长,通过细胞的刺激作用,便可能成某些畸。而重复畸的位置取决于这群细胞从原始基分离的远近度,而移位上皮的态不同,其成畸的类型不同。在病理解剖上,重复畸一般有2 个食管腔,畸膜多为异位黏膜,有时可见少量组织黏膜分泌酸,常致消化性溃疡、出。囊壁中层为平滑,外层是浆膜层。囊肿亦可和食管共壁,不易分,无浆膜。

2.病理分型 囊肿态及病理特点,临床分以下几种类型:

(1)单一囊肿型:临床多见。态不一,但整体结构为一大囊。

(2)多发囊肿型:纵隔柱前缘或两旁有多个孤立的囊肿,有的亦可发生在前纵隔。

(3)管腔型:位于胸部的食管囊肿下段呈一细管道,穿过膈肌腔与肠道交通。

(4)胸、多段重复型:除胸部有食管囊肿外,腔肠管亦可间隔发生多段重复畸

(5)憩室型:极少见。

诊断检查

诊断:

1.临床表现 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呼吸困难发绀咯血便血困难等。查体: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气管移位,发生于颈部较大的重复畸可在颈的一侧见到隆起的肿物。

2.助检查 提示后纵隔肿物,压迫食管气管。Watersion 对50 例食管重复畸研究指出,该类畸在诊断上有2 个重要表现,一是食管重复畸多有黏膜组织,而易发生溃疡,甚至可以穿透管壁进入气管咯血。其次重复畸多同时并有半椎体畸

实验室检查:取囊液进检查,正常囊液浅黄、清亮、稍黏、pH 偏酸。当有陈旧性时,呈暗紫色或褐色

其他助检查:

1.X 线检查

(1)胸部平:大的食管重复畸可显示为后纵隔致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包块影,使纵隔影增宽或突入胸腔,甚至占据胸腔大部。气管向对侧或前移位,管腔有时变窄。

(2)食管造影:可见弧压迹和前移。少数囊肿可充扩张或有液面。食管重复畸可有以下几种态:

①半或三角囊肿:其长轴与食管一致,三角阴影系囊肿伸入右中叶间裂,受上中两压迫所致。半为最常见类型,边缘锐利,大致可占据半个胸腔,压迫周围组织。纵隔向对侧移位。

②颈部和上纵隔旁囊肿:向尖部呈半突出,压迫气管向对侧移位,侧位显示后壁软组织影增厚,气管管腔变窄前移。

③半葫芦囊肿:右侧囊肿较大时常在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有一凹痕,宛如葫芦。可能为管压迫所致。

④充气囊肿:此种囊肿极少见,有作者报告1 例为6 天男婴,右胸腔呈巨大薄壁充气囊肿,尖及肋角可见受压的组织,侧位见充气囊肿向后下突出、影左移。术前诊断为“先天性囊肿”,手术及病理实为胸重复畸含奶块和绿色液体,与十二指肠相通(图1)。

⑤)纵隔软组织影增宽并向下延伸与囊肿相连。

⑥音叉型食管:重复食管管状与正常食管,下段汇相通。可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和食管狭窄。纵隔无包块影。部分病例X 线上显示有椎体畸(椎管裂、半椎体多见),发育食管锁、重复畸等,对诊断意义很大。

2.B 超和CT 检查 对鉴肿物性质(囊性或实性)有重要参考价值。

3.纤维食管镜检查 可见到凸入食管的肿物,一般不作镜检,以免造成组织粘连影响手术治疗。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脓胸、胸腔畸胎气管囊肿神经源性肿柱前侧膜膨出相鉴

治疗方案

椎全息图食管重复畸需要早期手术,多数病例可胸将肿物完整切除。少数与气管或纵隔器官相连,勉强剥离可造成损伤者,可黏膜剥离或袋术。囊肿穿破与交通者同时行切除术。神经管原肠囊肿者,应同时切除。但术前、术中应注意下述几种情况:

1.凡手术前有严重呼吸困难困难者,应先囊肿穿刺抽液减压,待一般情况改善后再手术。

2.术中发现囊肿腔相通时,应先探明情况(用橡皮导尿管),如为盲端,争取一并切除。如与肠管相通(可注入亚甲蓝溶液实),切除有困难者,亦可先切除胸部囊肿,延期切除腔重复段。

3.术中要警惕多发囊肿的存在。因囊肿互相挤压,往往外边囊肿切除后,原相邻受压的另一囊肿壁尚处于瘪缩状态,不易察觉,以致造成术后又有囊肿出现。必要时,可在术中对可疑肿物穿刺造影,术中摄,以免漏诊。

4.术中注意囊液性质,以鉴向性膜膨出症。

5.预防胸段乳糜管的损伤。术终清理创面后如发现有无色透明渗液时,应仔细找乳糜管,予以缝扎,以防止术后发生乳糜胸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生长痛

下一篇 舒尔曼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