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升麻
概况
【来源】 毛茛科 类叶升麻属植物 类叶升麻Actaea asiatic a Hara [A. spicata auct. non L.],以根状茎及全草入药。秋季采集,分别晒干。
【功效分类】解表药
【拼音名】 Lǜ Dòu Shēnɡ Má
【 英文名】 Rhizome of Asian baneberry
采收和储藏: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
总状花序有多数花;花序轴和花梗被短柔毛;苞片长约2mm;花梗长5-8mm;花两性,萼片4,花瓣状,白色,早落,倒卵形,长约2.5mm;花瓣6,匙形,长2-2.5mm,下部渐狭成爪;雄蕊多数,长4-6mm;心皮1。浆果近球形,直径约6mm,紫黑色;种子卵形,长约3mm,有3纵棱。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药理作用
类叶升麻根有催吐和致泻作用,动物食后发生腹泻、呕吐和严重的胃肠炎。果实种子有强烈局部刺激作用和全身麻醉作用。全株酊剂能抑制血中疟原虫的发育。
本品部分均有毒。
功能主治:散风热;祛风湿;透疹;解毒。主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疼痛;风疹块;麻疹不透;百日咳;子宫脱垂;犬咬伤
附方: ①治感冒头痛: 绿豆升麻、马鞭草、水杨梅各五钱。煨水服。②治百日咳: 绿豆升麻根、黄果皮各三钱,土薄荷五钱。煨水服。③治疯狗咬伤: 绿豆升麻叶适量。捣绒敷伤口;另以紫竹根、棕竹根各二两,煨水服。
药性 | 辛;微苦;平 |
归经 | 肺经 |
功效 | 散风热;祛风湿;透疹;解毒 |
功效分类 | 解表药 |
主治 | 风热 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疼痛; 风疹块; 麻疹不透; 百日咳; 子宫脱垂;犬咬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