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罗勒根

罗勒根 罗勒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芳香。直立,四棱,上部被倒向微柔毛,常带红或紫色对生;叶柄长0.7-1.5cm,被微柔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长2.5-6cm,宽1-3.5cm,全缘或具疏锯齿,两面近无毛,下面具腺点。轮伞花序有6,组苞片细小,倒披针,长5-8mm,边缘有缘毛,早落;花萼,长4mm,外面被短柔毛,萼齿5,上3齿,中齿最大,近具短尖头,侧齿,先端锐......
目录

形态特征

  罗勒,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具主根及自其上生出的密集须根直立,钝四稜,上 部微具槽,基部无毛,上部被倒向微柔毛,绿色,常染有红色,多分枝至卵状长,长2.5-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微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具不规则牙齿或近于全缘,两面近无毛,下面具腺点,侧脉3-4对,与中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多少明显;叶柄伸长,长约1.5厘米,近于扁平,向叶基多少具狭翅,被微柔毛。总状花序生于上,各部均被微柔毛,通常长10-20厘米,由多数具6交互对生的轮伞花序组成,下部的轮伞花序远离,彼此相可达2厘米,上部轮伞花序靠近;苞片细小,倒披针,长5-8毫米,短于轮伞花序,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无柄,边缘具纤毛,常具色泽;花梗明显,时长约3毫米,果时伸长,长约5毫米,先端明显下弯。花萼,长4毫米,宽3.5毫米,外面被短柔毛,面在部被疏柔毛,萼筒长约2毫米,萼齿5,呈二,上3齿,中齿最宽大,长2毫米,宽3毫米,近凹,具短尖头,边缘下延至萼筒,侧齿宽卵,长1.5毫米,先端锐尖,下2齿披针,长2毫米,具刺尖头,齿边缘均具缘毛,果时花萼宿存,明显增大,长达8毫米,宽6毫米,明显下倾,纹显著。花冠紫色,或上白色唇紫红色,伸出花萼,长约6毫米,外面在上被微柔毛,面无毛,冠筒藏,长约3毫米,部多少增大,冠檐,上宽大,长3毫米,宽4.5毫米,4裂,裂近相等,近,常具波状,下,长3毫米,宽1.2毫米,下倾,全缘,近扁平。雄蕊4,分离,略超出花冠,插生于花冠筒中部,丝丝状,后对丝基部具齿状附属物,其上有微柔毛,花药,汇成1室。花柱超出雄蕊之上,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具4齿齿不超出子房。坚果卵珠,长2.5毫米,宽1毫米,黑褐色,有具腺的陷,基部有1白色果脐。期通常7-9月,果期9-12月。

地理分布

新疆,吉林,河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四川,多为栽培,南部各省区有逸为野生的。非洲至亚洲温暖地带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经济价值

穗含芳香油,一般含油0.1-0.12%,油的比重(15℃)0.900-0.930,折光度(20℃)1.4800-1.4950,旋光度(20℃)-6°-20°,其要成分为草藁素(含量在55%左右),芳醇(含量34.5-40%)及其他如乙酸芳酯、丁香酚等,要用作调香原料,配制化妆品、皂用及食用香,亦用于制膏、漱中作矫味。嫩可食,亦可饮,有驱、芳香、健及发汗作用。全草入药,治痛,痉挛、肠胀消化不良肠炎腹泻外感风寒头痛胸痛、跌打损伤、瘀肿、湿关节炎、小儿发热脏炎、蛇咬伤水洗湿疹皮炎为产科要药,可使分娩良好;种子光明子,,并试用于避孕

功用主治

湿敛疮,黄烂疮

《嘉佑本草》:"小儿黄烂疮,烧灰之。"

性味

味苦;性平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炭存性,研末衍。

摘录《中华本草》

【傣药】啪尤幸,爬英井狼(德傣):全株用于伤风感冒,肠炎腹泻崩,便血咽喉疼痛;种子用于目赤多眵,倒睫,走马用于心悸种子用于《滇省志》;帕因景啷(德傣):种子用于去中异物;用于心悸《滇药录》。【蒙药】全草用于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腹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扑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疹,瘾疹瘙痒《蒙植药志》。【维药】力汗古力:全草用于心悸失眠咳嗽哮喘,湿肝郁胸闷,尿路及膀胱结石,乳汁不下及水肿毒蛇咬伤目赤流泪《维药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巨大儿

下一篇 痉挛性脑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