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呼吸道胞病毒肺炎(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简称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间质性肺炎,多发生于婴幼儿。由于母传抗体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即可发病,但新生儿较少见。疾病称:呼吸道胞病毒肺炎(胞病毒肺炎) 所属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呼吸科儿科 症状体征:发热|力衰竭|咳嗽|呼吸异常|啰音呼吸道胞病毒肺炎简称胞病毒肺炎,......
目录

名称

疾病称:呼吸道胞病毒肺炎(胞病毒肺炎)

所属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呼吸科儿科

症状体征:发热|力衰竭|咳嗽|呼吸异常|啰音

概述

呼吸道胞病毒肺炎简称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间质性肺炎,多发生于婴幼儿。由于母传抗体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即可发病,但新生儿较少见。国外偶有院感染导致产科医院新生儿病房爆发流的报道。

检查诊断

本病诊断据病毒检查结果。近年来利用鼻咽分泌物落细胞及清中IgM抗体的间接法免疫荧光技术,ELISA,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生物素抗生物素ELISA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法(PAP)、单克隆抗体荧光法等都能进胞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X线检查:多数有小点状阴影,大状者极为罕见。约1/3病儿有不同程度的肿。

象:白细胞总数一般在(5~15)×109/L(5000~15000/mm3)之间,多数在10×109/L(10000/mm3)以下。中性粒细胞多在70%以下。

治疗措施

要特重视一般治疗,注意隔离,努力防止继发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如无继发细菌感染,只用中医治疗即可。一般治疗参阅气管肺炎,其他可参阅腺病毒肺炎,由于本病较轻,用不着那么多的对症疗法及支持疗法。

于抗病毒化药物,较重者可用三氮唑核苷雾化治疗,请参阅上卷病毒传染病概述,最近国外有人用短期大量雾化治疗胞病毒感染有效。此外,近年来上海新华医院用乳清液(初乳稀释液)雾化治疗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温州医院从初乳提取SIgA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胞病毒肺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可以应用。

病因学

呼吸道胞病毒(RSV,简称胞病毒,也属副粘病毒科)是起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可起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气管炎。在北京,48%的病毒性肺炎和58%的毛细气管炎系由胞病毒起(1980~1984);在广州,小儿肺炎及毛细气管炎的31.4%由胞病毒起(1973~1986);在美国,20%~25%的婴幼儿肺炎和50%~75%的毛细气管炎由胞病毒起。

RSV在电镜下所见与副流感病毒类似,病毒颗粒大小约为150nm,较副流感病毒稍小,为RNA病毒,对乙醚敏感,无球凝集性,在人上皮组织培养成特有的胞(syncytium),病毒在胞浆增殖,可见胞浆包涵体。胞病毒只有一个清型,最近分子生物明有二个亚型。

病理改变

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8天(多为4~6天)。胞病毒肺炎的典型所见是单核细胞的间质浸润。要表现为间隔增宽和以单核细胞为的间质渗出,其中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此外腔充满水肿液,并可见透明膜成。在一些病例,亦可见细气管壁的淋巴细胞浸润。在肺实质出现伴有坏死区的水肿,导致填塞、实变和萎陷。少数病例在可见多核融细胞,态与麻疹巨细胞相仿,但找不到核包涵体。

Gardner(1970)解剖胞病毒肺炎死亡病儿1例,用组织荧光抗体检查法检出大量胞病毒,未见人球蛋白沉着,认为肺炎病变可能要是胞病毒对的直接侵害,并非变态反应所致。

流行病学

胞病毒感染极广。在北京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清IgG抗全的结果(1978):脐带阳性率93%,出生至1个月为89%,1~6个月为40%,2岁及3岁均达70%以上,4岁直至14岁均为80%左右阳性(补体结测定与此一致)。

由于母传抗体不能完全地预防感染的发生,胞病毒肺炎在出生后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多见于3岁以下,1~6个月可见较重病例,男多于女。我国北多见于冬春季,广东则多见于春夏。由于抗体不能完全防止感染,胞病毒的再感染极为常见,有人观察10年,再感染发生率高达65%。胞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有报道家成员相继发生感染,在家发生时,年长儿及成人一般为上呼吸道感染。文献报道院继发胞病毒感染率高达30%~50%。

临床表现

近十年来胞病毒肺炎及毛细气管炎占我国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第一位,其症状与副流感病毒肺炎、轻症流感病毒肺炎及轻症腺病毒肺炎临床上几乎无法区。重症流感病毒肺炎及重症腺病毒肺炎则高热持续,中毒症状及呼吸症状重,临床表现远较胞病毒肺炎严重。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其中半数以上为1岁以婴儿,男多于女,其比例约为1.5~2∶1。潜伏期约4~5日。初期可见咳嗽堵塞。约2/3的病例有高热,最高可至41℃,但发热一般不是持续性的,较易由解热药退烧,高热时间多数为1~4天,少数为5~8天。约1/3病儿中度发热,多持续1~4天。多数病例的热程为4~10天。

轻症病例呼吸困难神经症状不著,中、重症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憋、青紫、扇及三凹征,少数重症病例也可并发力衰竭。胸部听诊多有细小或粗、中罗音,叩诊一般无浊音,少数有过清音。  

鉴别诊断

与流感、热带性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迁延性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腺病毒肺炎等其他病因肺炎相鉴

并发症

呼吸道胞病毒肺炎可并发鼻炎咽炎喉炎、细气管炎等。

预后

本病一般较轻,单纯病例6~10日临床恢复,X线阴影多在2~3周消失。如隔离措施不力,易有继发感染,再度发热。单纯胞病毒肺炎极少死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肛门闭锁

下一篇 灰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