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种痘并发症

因接种减毒痘病毒疫苗后在皮肤黏膜上发生的异常反应称为种痘并发症,种痘是通过接种牛痘苗获得对天花免疫力的法,牛痘苗即痘苗病毒,是过长期和复杂的传代选育所获得的一种人工变异减毒株,接种后只起局部痘疹而不会导致天花发病,种痘是预防天花本措施。因接种减毒痘病毒疫苗后在皮肤黏膜上发生的异常反应称为种痘并发症, 种痘是通过接种牛痘苗获得对天花免疫力的法,牛痘苗即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
目录

概述

因接种减毒痘病毒疫苗后在皮肤黏膜上发生的异常反应称为种痘并发症, 种痘是通过接种牛痘苗获得对天花免疫力的法,牛痘苗即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是过长期和复杂的传代选育所获得的一种人工变异减毒株,接种后只起局部痘疹,而不会导致天花发病。种痘是预防天花本措施,世界各国曾牛痘普种制度,婴儿于6~8月龄时给予初种。以后每隔5~6年复种1次此外对出入境机场、海港、边工作人员,跨境交通工具的司乘人员,出国人员,传染病及防疫工作人员亦应安排复种,并且每2~3年复种1次。牛痘的全球普种制度使人类社会终于能在1980年宣布消灭天花,此后,照WHO的建议各国已陆续停止实施牛痘普种。

流行病学

由于国际势的变化,及生物恐怖活动的现实威胁,对天花的再度出现与流仍应保持警惕。

应注意加强疫情监测,倘若发现天花患者或疑似患者,防疫管部门仍有可能据疫情势,临时决定在一定范围对高危人群实施牛痘接种。

此外,由于猴痘的发生时有零星报道,而种痘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对猴痘的免疫力。因此,对种痘的相问题必须有所了解。

发病情况:上海市20世纪70年代某区的统计,共调查220240例牛痘接种者,有皮肤反应57例占0.258‰,另一区调查496998例,有反应135例,占0.272‰。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调查21679例,共见17例皮肤反应,占0.784‰。

据在上海所见的255例患者分析,发病年龄为出生后16~68岁,小于10岁最多,与性系不大。

发病机制

继发性种痘疹因操作不慎或误将痘苗玷污正常皮肤或黏膜起的痘疮。由于搔抓等原因将痘苗接种在原有皮肤病起的发疹如发生在婴儿期的遗传过敏湿疹上的牛痘湿疹。在种痘后数天发病表现为接种处皮肤坏死

泛发性牛痘疹,在种痘后数天到2周发病。全身在发疹,从丘疹演变到水疱和脓疱,成批发出从数颗到数十颗。口腔黏膜亦可累及,可伴有发热,大约3周痊愈。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种痘后患者成特异性抗体的时间比较迟缓(正常人约1周),接种的病毒液播而发病。

临床表现

1、牛痘病毒起皮疹

(1)继发性种痘疹:因操作不慎或误将痘苗玷污正常皮肤或黏膜起的痘疮如痘苗溅入角膜发病后可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亦可见于和其他部位皮肤。有时继发于初种部位的周围,排列成卫星状,从单颗到数十颗,多数在2周消退,少有超过1个月的。

(2)由于搔抓等原因将痘苗接种在原有皮肤病起的发疹,如发生在婴儿期的遗传过敏湿疹上的牛痘湿疹。也有发生在其他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外阴瘙痒症、马桶皮炎等皮损上的。这些病人对牛痘病毒的免疫力甚低或没有免疫力。通常是发生在以往未种过牛痘的婴幼儿,或虽种过痘,但相隔已久,免疫力已全部或部分消失的成人;也有因搔抓或密切接触接种到自身或他人正常皮肤上起发疹。

(3)坏牛痘疹:在种痘后数天发病。表现为接种处皮肤坏死性损害不断向周围呈渐进性扩大,成有脐凹的厚壁水疱和脓疱组成的灰白色坏死组织溃疡有时在其他远隔部位出现迁徙性痘疮,伴有高热,常因并发血症而死亡。这类牛痘疹的产生是由于患者中丙种球蛋白测定含量虽属正常,但由于质的缺陷,不能成足够抗牛痘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故抵抗感染能力甚差临床上痘疮呈渐进性扩大,组织坏死,或病毒进入流造成迁徙性病灶。另有人认为,坏牛痘疹的成,除体液抗体成问题外还有细胞免疫问题,只有两者全受障碍,才能造成该类严重并发症。

(4)泛发性牛痘疹:在种痘后数天到2周发病全身在发疹,从丘疹演变到水疱和脓疱,成批发出,从数颗到数十颗。口腔黏膜亦可累及,可伴有发热,大约3周痊愈。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种痘后患者成特异性抗体的时间比较迟缓(正常人约1周),接种的病毒液播而发病。以后随着机体逐渐产生特异性抗体,即可逐渐痊愈。

2、痘苗中蛋白质过敏发疹

本组疹型多见于复种病例。最常见的为红斑型。表现为绿豆到黄豆大斑疹丘疹、水疱甚至大疱,带水肿性,中央微凹陷,呈淡红至暗红。分布以面和四肢远端为。伴有发热,在2~3周痊愈。蔷薇疹表现往往在接种后8~9天发生。从种痘部位周围始,迅即波及全身。基本损害为斑疹,略带水肿性,呈蔷薇红色在分布或融,伴有发热,3~5天消退其他尚有麻疹样、猩红热样、荨麻疹、紫癜等疹型。

3、种痘并细菌感染

脓疱疮、疖蜂窝织炎淋巴管炎,偶见常狼疮细菌从接种处皮肤伤进入体起。

4、种痘发或加剧其他皮肤病

曾有报道在接种后数周发生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疱疹皮炎湿疹或银屑病等。原有湿疹、银屑病或天疱疮的患者可在接种后加剧。

治疗

1、病毒起的皮疹

(1)牛痘湿疹、泛发性牛痘疹、坏牛痘 患者可用干扰素干扰素诱导物及转移因子、人丙种球蛋白或冻干人胎盘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注射,或输入新近种痘者(4~8周清和其他支持疗法。有发热和皮损广泛者,并用金霉素抗生素治疗。

(2)角膜上的痘疮 需积极处理。局部以0.1%碘苷溶液(疱疹净)和0.5%金霉素滴眼液,每隔1小时做轮换滴眼,并注射冻干人胎盘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或人丙种球蛋白。

2、过敏性皮疹

(1)抗组胺类药物。

(2)维生素注射,每天1次。

(3)重症患者可用皮质激素

3、继发感染

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4、皮肤病

皮肤病发和加剧治疗原有皮肤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