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莨菪根

莨菪植物莨菪,具有疟、攻癣、杀虫等功效。1、一年草本,高30-100cm。全株近无毛。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呈叉状分枝绿色,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幼四棱,略带紫色,被短柔毛。互生,上部近对生;叶柄长2-5cm;叶片卵形、长卵形心脏,长5-20cm,宽4-15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不对称,边缘具不规则短齿、或全缘波状,两面无毛或被疏短毛,隆起。单生......
目录

原形态

1、一年草本,高30-100cm。全株近无毛。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呈叉状分枝绿色,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幼四棱,略带紫色,被短柔毛。互生,上部近对生;叶柄长2-5cm;叶片卵形、长卵形心脏,长5-20cm,宽4-15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不对称,边缘具不规则短齿、或全缘波状,两面无毛或被疏短毛,隆起。单生于叉间或腋;花梗长约1cm,直立或斜伸,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状,长4-6cm,直径1-1.5cm,淡黄绿色,先端5裂,裂三角,整齐或不整齐,先端尖,后萼管自近基部处周裂而落,遗留的萼筒基部则宿存,果时增大呈盘状,直径2.5-3cm,边缘不反折;花冠管漏斗状,长14-20cm,檐部直径5-7cm,下部直径渐小,向上扩呈嗽叭,白色,具5棱,裂5,三角,先端长尖;雄蕊5,生于花冠花药线形,扁平,基部着生;雌蕊1,子房珠,2室,疏生短刺毛,胚珠多数,花柱丝状,长11-16cm,柱头蒴果或扁球状,直径约3cm,外被疏短刺,熟时淡褐色,不规则4瓣裂种子多数,扁平,略呈三角,熟时褐色期3-11月,果期4-11月。

2、一年生草本,高1-2m。有恶臭,全株被白色腺毛及短柔毛。粗壮,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呈叉状分枝灰绿色。互生或近对生;叶片广卵形,长8-20cm,宽5-12cm,先端急尖,基部斜心形全缘或呈微波状叶脉隆起。大,直立或斜升,长15-20cm,直径7-8cm,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具5棱;花萼筒部有5棱角,先端5浅裂,后自近基部断裂,宿存部分椭果实而增大并向外反折。蒴果生于下垂的果梗上,近,密生柔韧针状刺并密被短柔毛,熟时先端不规则裂种子多数,,淡褐色黄褐色。期5-9月,果期6-10月。

采收储藏

秋季拔取全株,切下部。洗净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份

中生物碱多于,除含天仙子胺和莨菪碱外,尚含去水阿托品(Atropamine),托品碱(TroPine)和四甲基二氨基丁烷(Tetramethyl diamino butane)。

药用

性味】味苦;辛;性;有毒

治】疟疾;疥癣

【用法用量】服:烧存性研末,0.3-0.6g。外用:适量,捣

【注意】

1.《本逢原》:多食令人狂走。

2.《蒙古草药》:服慎用,心脏病、力衰竭者忌用。

【附】①治疟无问新久:捣莨菪烧为灰,和水服一,量人大小强弱用之。②治癣:捣莨菪,蜜和之。③治狂犬啮人:捣莨菪,和盐之,日三。④治恶刺:莨菪,水,浸之,冷复易。①-④均出《千金》)⑤治间肉刺:莨菪捣汁涂之。(《纲》)

【各家论述】

1.《本逢原》:今人用(莨菪)治噎反胃,取其性走,以祛中留滞之,噎得以暂,虚者误服,为害不测。

2.《纲》:治疟,疥癣。杀虫。

【临床应用】莨菪颇似胡萝卜,常杂长于葫萝卜地,故有误食中毒者。其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曾报道8例生食或熟食胡萝卜,2-4小时后发生下述中毒症状: 一、面潮红,瞳孔大,腺体分泌减少;二、步伐不稳,平衡失调;三、意识不清,出现丰富、生动的视幻觉。上述中毒症状可能系本品所含托品碱类生物碱所致。中毒患者,一般对症治疗均获痊愈。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莱菔

下一篇 婴儿青铜综合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