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毒隐翅虫为蚁甲虫,体长0.6~0.8厘米,头、胸、部为黑色橘红色相间。白天栖居于杂草石下,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入室后在灯下,当跌落、停歇在人体或桌面等物体下,被拍打或捏碎时,体液接触皮肤或由拍捏毒虫的手带至处而接触性皮炎。皮损常发生于出部位。搔抓或拍死压碎隐翅虫后,毒液释放,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痒,渐有灼热......
目录

临床表现

皮损常发生于出部位。搔抓或拍死压碎隐翅虫后,毒液释放,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痒,渐有灼热疼痛感。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后发展为脓疱或呈灰褐色坏死,灼痛明显。在皮疹周围可出现鲜红丘疹或水疱,搔抓后出现糜烂面。1~2周后痂而愈,留有色素沉着或浅瘢痕。皮疹广泛时可有发热、头疼、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诊断

夏秋季于身体出部位,点、状或条索状红丘疹、水疱、脓疱,伴痒,灼热疼痛感。要考虑本病。

鉴别诊断

治疗

出现皮炎,及早用肥皂水清洗,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若红肿明显或有糜烂面,可用1:5000高锰酸钾湿。若有感染,急性抗感染治疗。

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消除周围的杂草垃圾,以杜绝隐翅虫的滋生。安装纱窗蚊帐防治隐翅虫进入。睡眠时熄灭灯光。发现皮肤有隐翅虫时不要直接捏取或拍击,拨落后踏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