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莲雾

莲雾 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Bl.)Merr.et Perry),蒲桃、紫蒲桃等,桃金娘蒲桃乔木。有“爪哇蒲桃”之称。莲雾常见品种有常见品种有黑珍珠、黑金刚、黑钻石等。高12米,嫩压扁。叶片薄革质,至长,长10-22厘米,宽5-8厘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变狭,或微心形聚伞花序生或腋生有数朵,白色花梗长约5毫米;萼管倒雄蕊极多......
目录

物种起源

蒲桃出身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命的原因是它的模式标本采集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的三宝垄市(Semarang),它的种加词samarangense正是指这个地。三百多年前,台湾属于荷兰的殖民区,当时荷兰人将其从印尼入中国台湾,如今中国海南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已广泛栽培。因为洋蒲桃在当地的印尼语中叫“Jambu air”,使用闽南语的台湾人据此音译为“莲雾”,故得

蒲桃原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17世纪传入中国台湾,现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及台湾栽培

形态特征

莲雾属于 乔木,高12m。嫩压扁。对生,叶柄极短,长不过4mm,有时近于无柄;叶片莲雾 革质,至长,长10-22cm,宽6-8cm,先端钝或稍尖,基部变狭,或微心形,上面干后变黄褐色,下面多细小腺点,侧脉14-19对,以45度角斜向上,离边缘5mm处互相结成边,另在靠近边1.5mm处有1条附加边侧脉间相隔6-10毫米,有明显网聚伞花序生或腋生,长5-6cm,有数朵;白色花梗长约5 毫米;萼管倒,长7-8毫米,宽6-7毫米,萼齿,半,长4毫米,宽加倍;雄蕊极多,长约1.5cm,花柱长2.5-3cm。果实,肉质,红色,发亮,长4-5cm,先端凹陷,有宿存的肉质萼片种子为1颗。期5-6,果熟7-8月。

生长习性

生长机制

莲雾成年树高3米,周年常绿,多次抽,多次结果,生长量大,结果也多。正常3~5月 ,5~7月果熟。通过特殊处理能调 期,使果熟期提早到12月至次年4月。在 华南地区,3-4月份1次,5-6月果实 成熟,7月下旬2次,8-9月果实成熟,12月份还有结果。一般果重70-80克。在台湾莲雾 栽培多实产期调,每年4-6次结果,一般亩产5000公斤。

生长环境

莲雾喜温怕,最适生长温度25~30℃。 冬季要求无霜害;7°C时蕾、幼果即遭害而落;10°C时接近采收的果实也会受害落。

莲雾对水分要求高,而对不同土壤条件适应力强。莲雾喜好湿润的土壤,周年均需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凡水边的莲雾生长必壮,且耐涝性也强,常受浸的地区也正常生长结果。冬春果大而脆,水分少,糖分高,肉厚,无种子(四月中下旬以后其果才有种子),若冬春发果期间树萌发多量新梢,对果实品质不利,应抑制其萌发

分布范围

莲雾 原产地为 马来西亚印度,17世纪入中国台湾,20世纪30年代后 海南广东、 广西、 福建云南先后栽培,但栽培量仍然较少。

莲雾台湾栽培历史颇为悠久,早在17世纪就由荷兰人自爪哇入。要分布在宜兰、彰化、台南、屏东等地,而宝岛最好的莲雾产自最南端的县份——屏东。在台湾莲雾栽培面积达13.35万亩,每亩 产量达894.1千克。由于品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突破,莲雾产期提早并提高品质,现被视为消佳果,在台湾20多种要重要济果树中列第6、7位。

繁殖栽培

栽培

空中压条

莲雾要采用空中压条法(即圈繁殖),在每年5—9月高温多湿 雨季进。选直径约3厘米粗、发育充实的条,先在基部施长约3厘米环状剥皮后,用湿土壤与禾草混的泥团包在环状剥皮处和其上下边,再用透明胶纸包扎,上下两端用尼龙紧缚。约1个月,新在剥皮处上端长出;约3个月后,新长出很多,将生部以下剪断,即成独立的幼苗。先假植在苗圃 继续培育,翌年春季定植田间。

扦插

选2-3年生条,15-20厘米长,插入 沙床2/3,注意遮荫保湿,1-2个月生,也可以空中压条,或 种子育苗。可于2-4月春植或8-9月秋植。在温度高的地区也可 11-12月种植,初期4 x 5米,数年后间伐至8 x 8米。

播种

莲雾种植宜在春季, 株4m×5m。挖大、下大肥、种大苗。要挖1米见,垃圾土杂肥每要50公斤。 苗木要求一级苗,每公顷种植500株左右,以后逐渐 疏伐。

处理

为得到一年多次生产,可进 处理:

  • 浸水,7月采果后进1.5个月。

  • 干环状伤害,要使用木槌敲打干四周树皮,使其松而不,7月-9月温度高时进,以免低温不易痊愈。

  • 生长旺盛的老树,可把直立屈至水平甚至下垂。

栽培技术

莲雾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砂土、黏土、红壤和微酸或碱性土壤均能种植。栽培以灌溉条件较好的微碱性黏质壤土为佳。

修剪

莲雾定植后留一干,在离地面60cm处剪去上端,在离地25厘米以上的干处,选留生长势强、分布均匀、相10厘米左右的新梢3-4条为体,其余除少数作外,全部除去。同时立杆绑缚45℃角,自然心形。第二年 春前,将新留适当短剪细弱部分,待发春梢后,在先瑞选一强冠为块扩大。整修剪的的除了选好树,还要发送通,这是在进入投产期后犹为重要。如果要生产冬春果,则必须在每年的2月份进,将植株上的叶片,以及病、枯、过密、徒长全部剪除,仅留下二年的条。如果是半剪必须采取遮荫处理。

肥水管理

莲雾 莲雾需肥量大,前期多施 磷钾肥,花芽分化时不可多施氮肥,小果以后重施 磷钾肥。科管理水份,9-10月保持果园干旱以利 花芽分化外,其它时间应保持湿润,及时灌溉,以防落花和落果。就周年管理而言,1-2年生树,一般株施氮肥400-600克,7-8年生树为1299-1800克。通常于9-10月前施用氮、磷、钾肥各个总量的50%,另加堆肥10千克株;3-4月果期,分次施用总量50%的氮肥,占总量25%的磷、钾肥;6-7月采收末期再施占总量25%的磷钾肥。结果多时,挂果期间可面喷布氮、磷及 微量元素。另外,地处沿海的部分地区, 土壤含盐量过高,用淡水洗盐,降低土壤含盐量的,可明显发送土壤性状,促进植株正常生长结果。

储存情况

莲雾果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只能贮存一周,采收包装后宜立即送往市场出售。

病虫防治

病、果腐病、 金龟子、 介壳虫、 毒蛾、 蚜虫、避债蛾、 蓟马、 蚊,但因莲雾结果期长及果皮薄,所以不适使用 农药,特是剧毒、吸收或长效农药

种类介绍

莲雾

莲雾自 南洋台湾后,由政府导及农民自 改良,已产生许多品种。

深红色种

深红色种莲雾

  • 俗称:本地种莲雾

  • 色泽:深红色。

  • 果状:果小,倒扁 ,有长有短,平均果长约4.4厘米,果色 深红色,果肉白色带淡红色,甜味低,稍带涩味,中空,色十分鲜艳,耐贮藏,糖度约6.4Brix,一般平均果重约44公克。

  • 简介:在台湾栽培历史最久,果型最小,色鲜丽,可惜稍带涩味,甜度最低,是台湾早期的莲雾

  • 产地:台湾

  • 产期:北部7-9月;南部5-7月。

莲雾

红色

  • 俗称:南洋种莲雾

  • 色泽:深红色。

  • 果状:果大,果皮红色暗红色,水份高味清甜,平均果长约6.7厘米,果宽约6.4厘米,纵与横径相近,糖度约10-14°Brix,最高可达18Brix,平均果重约90~150公克。

  • 简介:早期自南洋进,为台湾栽培最多,即俗称“黑珍珠”,最具济价值的栽培品种。

  • 产地: 屏东县、 嘉义县。

  • 产期:北部7-9月;南部5-7月;产期调: 屏东县:12-7月。

珍珠莲

  • 番石榴屏东县改良品种, 1961年林边乡农民始于崎峰村沿海一带种植莲雾,因当地地质盐份含量高,外加海上吹来南,“台湾俗谚:南莲雾著甜”,虽然所生出来的莲雾果实小,但因色泽暗红,反光看起来像发亮的珍珠,且味极甜且不酸,糖度高于12°Brix,故称之“黑珍珠”。

  • 产地:要产区分布于屏东县 林边乡、 枋寮乡、 枋山乡、 佳冬乡、 南州乡、 麟洛乡;嘉义县 山乡。

  • 种苗信息:广西诺绮果苗最先入黑珍珠莲雾,过多年的培育 发展已建成了大规模的嫁接苗种园。

黑钻石莲

  • 黑钻石莲雾由 高雄市六龟区果农以“疏果”及“套袋技术”,培育出果实特大、果色深红带光泽、水分多、清甜爽莲雾,称之“黑钻石”。

  • 产地:高雄市 六龟区、广西钦州。

  • 嫁接苗信息:广西诺绮果苗培育种植有嫁接苗。

黑金刚莲雾

  • 由黑珍珠莲雾改良,培育出果实大,为与高雄市六龟区“黑钻石”区隔,称之“黑金刚”。

  • 产地: 屏东县林边乡、南州乡、广西钦州。

  • 种苗信息:诺绮果苗培育出嫁接种苗,种苗验丰富。

白色

●俗称:白莲雾、白壳仔莲雾、新市仔莲雾翡翠莲雾

  • 色泽:乳白色或清白色

  • 果状:果小,长倒或长钟,果肉乳白色,具清香略带酸味,果长约5.0厘米,果宽约4.4厘米,近果柄一端稍长,糖度约12Brix,平均果重约34公克。

  • 简介:果型细小,产量较低,栽培不多。

  • 产地: 台南市 新市区。

  • 产期:南部5-7月。

青绿色种

●俗称:二十世纪莲雾、绿壳仔莲雾、香果莲雾、凸脐莲雾

  • 色泽: 青绿色带光泽及腊质。

  • 果状:果大,扁,具特殊香,果约5.1厘米,果宽约5.4厘米,近果柄一端稍窄,果微凸,故又被称为“凸脐莲雾”,糖度约8.8Brix,平均果重59公克。

  • 简介:果似芭乐,因果肉薄、色不佳,易落果,易长徒长,故栽培不多。

  • 产地: 高雄市。

  • 产期:5-7月。

大果种

  • 色泽:深红色至暗深红色。

  • 果状:平整型或锥型,果皮具有明显隆纹, 成熟时果脐4萼片小且分离,果肉密实,且海绵体组织及果腔均小,果长约6.9厘米,近果脐处之果宽约7.6厘米,果脐平或微凸,果宽常大于果长,糖度约12-13Brix,平均果重约160公克。

  • 简介:果较南洋种大,因具果大、色泽佳等特性,栽培面积增加。

  • 产期:12-5月。

马六甲种

  • 色泽:呈乳白色

  • 果状:扁钟,果中小,果长约4.9厘米,果宽约5.4厘米,纵径较横径短,果皮表面上有明显隆纹,糖度约5~6Brix,平均果重约55.7公克。

  • 简介:期短,果实水分含量高,栽培较少。

  • 产地:台南市 新市区。

泰国红宝石

  • 色泽:深红色至暗红

  • 果状:果肉扎实、海绵体较少,脆而多汁,果长约10.1厘米,果宽约6.2厘米,糖度因部位而异,果梗约10~12°Brix,果漥部12~14°Brix,单果重约130~250公克。

  • 简介:2000年自 泰国进,市售的“子弹莲雾”即此品种。

子弹莲雾

紫钻莲雾

  • 由 云林县古坑乡何姓果农试种培育出。

  • 产地:云林县 古坑乡;屏东县。

  • 产期:云林县产期6~10月, 屏东县产期9~4月。

印尼本地种

印尼大果种

  • 色泽:隆起部呈红色,平面部呈黄绿绿色

  • 果状:果面且纹沟,果漥部有红斑并深且大,果柄端尖,肉质脆而多汁,海绵体少,果肉呈水浸状,清甜味芬芳,具莲雾特有之味道,成熟度高,无酸无涩,果长约12厘米,果宽约8.6厘米,果重约180~450公克。

  • 简介:2001年自 印尼进,由于果大如成人巴掌大小,故有“巴掌莲雾”之称,又因具蒲桃,又称“香水莲雾”。

  • 产期:6~10月。

帝王大莲雾

  • 由云林县古坑乡何姓果农试种培育出。

  • 产地:云林县 古坑乡;屏东县。

  • 产期:云林县产期6~10月,屏东县产期9~4月。

红色

  • 俗称:斗笠莲雾

  • 色泽:淡红色

  • 果状:果长平均约4.3厘米,果宽约4.7厘米,纵径比横径短,俗称“斗笠莲雾”,常含种子1~2粒.为中熟品种,糖度约7Brix,平均每果重约38公克。

  • 简介:因色不佳,甚无栽培价。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蒲桃果均美丽,具有观赏价值,园林中可用于广场、绿地、校园、院作景树和绿阴树,也适道树。 在台湾,洋蒲桃被誉为“水果皇帝”,畅销于水果市场。除用作水果外,洋蒲桃的树还应用于园林绿化中,其葱茏的树木、青绿,丰硕的果实,已成为美化环境的亮丽景线。

食用价值

蒲桃的果肉海绵疏松状,脆而清甜,可以作为鲜果食用,也可以用来加工果和果。 洋蒲桃还可以作为菜肴,淡淡的甜味中带有苹果般的清香,食后齿颊留芳,其中传统小吃“四海”就是以洋蒲桃作为要材料;宴会上还用洋蒲桃作为冷盘。 但食用未完全成熟的莲雾或食用过多,会导致嘴里发涩,是因为莲雾果肉中含有单宁类物质栎木鞣素。

药用价值

在医药面,《本草纲》中称洋蒲桃为扶桑,可作药用,对治疗慢性咳嗽和哮喘有一定的效果,有解热、利尿、宁的作用。 洋蒲桃果实可治疗多种疾病,其性味甘平,功能润、止咳、除凉血、收敛,因而,台湾民间有“吃洋蒲桃肺火之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