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萝芙木茎叶

萝芙木夹竹植物萝芙木及同属多种植物。,有祛、降压、瘀、解毒等功效。灌木,高1-3m。全株平滑无毛。小淡灰褐色,疏生点状皮孔通常3-4轮生,稀对生;叶柄长0.5-1cm;叶片质薄而柔,长椭披针,长4-14cm,宽1-4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渐尖,全缘或略带波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腺弧上升,无皱纹。聚伞花序呈三叉状分歧,生于上部的小腋间;总花梗纤......
目录

生态状况

灌木,高1-3m。全株平滑无毛。小淡灰褐色,疏生点状皮孔通常3-4轮生,稀对生;叶柄长0.5-1cm;叶片质薄而柔,长椭披针,长4-14cm,宽1-4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渐尖,全缘或略带波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腺弧上升,无皱纹。聚伞花序呈三叉状分歧,生于上部的小腋间;总花梗纤细,长2-4cm,花梗丝状,长约5mm;总苞针状或三角状;花萼5深裂,裂卵状披针绿色花冠白色,呈高脚喋状,上部5裂,卵形,冠管细长,近中部稍膨大;雄蕊5,丝短,花药线形部着生;花盘环状;子房由2柱离生心皮所组成,花柱柱头短棒状,基部有一环状薄膜。果实核果状,离生或合生,卵,熟后紫黑色种子1颗。期5-7月,果期4月至翌年春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区丘陵地或溪边的灌木丛及小树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药用信息

【采集】夏、秋采收。

【药材】干直径约1~2厘米,向上渐细,灰色灰绿色,幼绿色,有3~5个角棱及田点状皮孔,并具纵皱。

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

微弱,味苦,皮部木质部更苦。

多皱缩,质脆易碎。

不显著,味苦微辣。

【药理作用】见萝芙木条。

【化成份】萝芙木含四氢蛇碱(ajmalicine)即δ-育享宾(δ-yohimbine)[1]。马蹄碱(aricine),洋槐甙(robin)[2]。还含萝芙木甲素(rauwolfia A)[3]。

性味归经】苦、甘、凉 《南宁市药物志》: “苦甘,凉。”入

【功用功效】

治感冒,压,痧症吐泻,咽痛肿,疮疥,跌打损伤。

①《南宁市药物志》:治热病斑痧,头痛;捣跌打损伤、毒疮;浓洗汤伤。

②《广西中药志》:瘀毒,消肿。

蛇伤。

③《中国药植图鉴》:水(服)治疟疾肉痛。

④《广西药植录》:全株:清凉解热,消肿,止,法,降压。

疝气热症,跌打刀伤,肚痛,痛,上吐下泻,痛,疮疥。

【用法与用量】服:汤,0.5~1两,外用:捣水洗。

【宜忌】《广西药植图志》:有胃病血虚者忌用。

【选】①治感冒痧气:羊姆奶服。

(《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跌打,蛇咬伤萝芙木捣烂

(广州空军《常用草药手册》) ③治刀伤出萝芙木适量,捣绒

(《贵州草药》)

主要功能

管的作用

的水浸或酸性乙醇浸100-150mg/kg,对麻醉狗有立即降 压作用,维持约1小时;750mg/kg给麻醉狗灌,30分钟始降压,维持约数小时,若以30mg/kg注射则压旋即下降,约5分钟后又逐渐回升。皮与蛇根木全碱及平相比,其降压作用发生较快而持续时间较短。水溶性生物碱给麻醉狗或猫静注射1-3mg/kg,能降压50%,维持2-3小时,每日给压狗灌10mg/kg,共4周,4只中有2只呈现降压作用;的生物碱给麻醉狗静注射0.5-1.0mg/kg、3mg/kg及2mg/kg对压均有显着的降压作用,第二次给药压下降只有第一次给药的50%,出现快速耐受性,但亦有谓未见快速耐受性。另据报道,除去平后的萝芙木生物碱对麻醉狗及压狗仍有明显降压作用,只是所需的量较大,故除平外尚有其它降压成分。萝芙木甲素2mg/kg静注射可使麻醉猫压立即下降,2小时后逐渐回升,并有抗上腺素作用。平能降压和减慢率,其作用缓慢、温和而持久。平的降压原理糸碍交感神经末梢囊神经递质去甲上腺素的贮存,并进而使之排空,相当于化的交感神经切除,故导致外周管阻力降低,压下降,率减慢。压下降与递质的排空,基本上平。递质动物及人都有明显的抗律不齐作用,并已应用于临床。麻醉狗重复给上腺素所起的室纤颤,给予萝芙木碱14-16mg/kg,可消除室纤颤,恢复窦性律,小量(0.75-3.83mg/kg)对因静注射大地高辛所致的律紊乱亦同样有效。蛇碱对正常人及压病人都无降压作用,对能翻转上腺素对猫的升压作用。育亨宾碱能竞争性地对抗上腺素的α-受体,翻转上腺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对及其他由β-受体发生的作用则不能对抗。山马蹄碱有神经阻断作用和箭毒样作用,以前者为强,可能为N-碱糸统阻滞,无抗上腺素作用。N-碱糸统阻断作用可能参与全碱的降压作用。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平能释放和排空神经胺类如5-羟色胺、去甲上腺素等,这些中枢作用被认为和平的安定作用相平产生与氯丙嗪相似的安定作用,使动物自发活动明显减少,消除动物的攻击为,瞳孔缩小,两睑下垂,对环境淡漠,趋于睡眠,但对外界刺激仍保有反应能力,易于唤醒,这和巴比妥类等镇静、催眠药常导致的运动失调、甚至昏睡等不同,即能在不影响清醒的条件下,选择性地消除精神混乱和狂躁现象,可用于治疗精神病等症。但因平易精神忧郁症及降压等副作用,故治疗精神病已为氯丙嗪等所代替。

其他作用

平长期大量应用可产生巴金森综症,这可能与药物排空纹状体的多巴胺;降低大对电休克及戊四氮惊厥的阈值;大量时降低体温,亦可使大、小、猫及人酸度升高而导致溃疡。在服药过程中由于交感神经的阻断,可致副交感神经糸统占优势的现象,从而在功能上产生一些副作用,如率缓慢、流涎、皮肤管扩张、恶心腹泻鼻塞等。曾观察到平有抗病的作用,可能与其能促进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有,大量给药后,尿的17-羟甾醇排泄量增加亦说明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此外,尚有延长月经周期而间接影响排卵的作用,这可能是通过丘而抑制了动情期的缘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