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硬皮病

硬皮病(scleroderma)是儿童时期少见的慢性结缔组织病,它可分为局限性硬皮病(localized scleroderma)和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两种类型。前者以局限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后者除皮肤弥漫性增厚和纤维化,器官和消化道也可受侵犯。两者在临床上与病理上无本质区。(一)发病原因病因未明,很多报道提示是在遗传因素(如HLA......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未明,很多报道提示是在遗传因素(如HLADR1和DR3频率较高)的参与下,由于某种因子刺激所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认为本病的纤维化病变与5-羟色胺代谢异常有

(二)发病机

近年来很多报道提示管,免疫及代谢异常说。

1.管异常

近年来认为硬皮病皮细胞,特是微皮细胞反复受损的结果,皮损害毛细管通透性增加,因子激活了管壁周围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原而导致纤维化。

2.免疫机制

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结缔组织或其他抗原的自身反应,导致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的释放而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原,近年来很多资料提到患者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部分患者清中存在多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及类湿因子,以上这些改变均提示免疫因素在本病的发病机面起要作用。

3.结缔组织代谢异常

组织过度纤维化是硬皮病的特征,在硬皮病患者的皮肤中发现成纤维细胞增多,从而使成增多,还有人认为本病的纤维化病变与原分子糖化和羟化异常,从而阻断了其有效控制成的反馈机制有

4.遗传基础

有报道在硬皮病的亲属中有患相同病患者,有很多报道HLA和本病有一定相性,但结果不完全一致,国外报道本病与HLA-A9,B8和Bw35以及DR3,DR5相,还有报道与DQB3.1,DQB1.1,DQB1.2和DQB1.3相

5.病理改变

病理表现为结缔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膜增生,管壁萎缩,纤维化,结果造成管腔狭窄或塞,90%以上的系统性硬化症患儿发生雷诺现象,纤维变性,萎缩,纤维组织增生而造成脏器硬化

预防

据该病发病情况,应多注意感染、外伤、药物、遗传免疫反应都诸多情况。  

1.去除感染病灶,注意卫生,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  

2.生活规律,劳逸结情舒畅,避免强烈精神刺激。  

并发症

因缺可造成指垫丧失,指溶解,吸收而缩短,肉可萎缩。可困难,反流性食道炎吸收不良综征。可并发间质性肺炎纤维化;可发生力衰竭,心包炎,律失常,动脉高压。可出现急进性压,进功能衰竭。可并发多发性神经炎。

常见症状

1.起病常隐袭。

2.皮肤,黏膜:皮肤病变见于双侧手指,面部,后向躯干蔓延,水肿期(皮肤变厚,紧张,苍白和皮温降低),硬化期(皮肤增厚,变硬如皮革,呈蜡样光泽,面部呈假面具状,皱纹消失和困难),最后萎缩期(皮肤光滑而细薄如羊皮纸紧贴于皮下面),黏膜(如口腔阴道黏膜)可硬化,萎缩。

3.雷诺现象:约为70%患者的首发症状,有时为硬皮病早期惟一表现,是该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4.关节肉:关节炎或关节痛,以手指关节常见,指端可因缺而造成指垫丧失,指溶解,吸收而缩短,无力和萎缩。

5.消化系统食管受累而困难,反流性食道炎吸收不良综征等。

6.脏:间质性肺炎纤维化,通气,换气功能受损。

7.心脏心脏增大,力衰竭,心包炎,律失常和动脉高压等是死亡重要原因之一。

8.脏:约17%受累,蛋白尿血尿,有时出现硬皮病危象(急进性压,进功能衰竭)是重要死因之一。

9.其他:发热多发性神经炎等。

10.分型

(1)局限型:病变限于皮肤,预后较好,此型有一组特殊临床表现,称为CREST综征(皮下钙化,雷诺征,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硬指和毛细管扩张)。

(2)弥漫型:皮损累及全身,进展快,器官受累。

(3)重叠型:局限或弥漫型伴有另一种结缔组织病。

相关检查

1.沉加快。

2.自身抗体

(1)抗核抗体:阳性,以斑点型,核仁型为

(2)抗Scl-70抗体:阳性,是弥漫型SSc标记抗体。

(3)抗着丝点抗体:是局限型SSc标记抗体,特是CREST综征时阳性。

(4)抗核仁抗体:阳性。

3.皮肤活体组织检查:纤维增生,肿胀硬化和萎缩,结缔组织细胞浸润,小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和塞。

4.X线检查:食管蠕动减弱,管壁僵硬,间质性肺炎纤维化等。

5.功能测定:容量及弥功能减低。

诊断鉴别

诊断

1980年美国湿会制订的SSc分类标准:

1.要指标:近端硬皮:对称性手指及掌指或近端皮肤增厚,紧硬,类似病变亦见于整个四肢,面颈,躯干(胸)。

2.次要指标

(1)硬指:上述皮肤改变仅限于手指。

(2)指端可凹性瘢痕成或指垫变薄,丧失。

(3)底部纤维化:无原发性疾患者双底部出现网状条索,结,密度增加,亦可呈弥漫斑点或蜂窝状。

具备上述要指标或2项次要指标可诊断为SSc。

诊断

1.局部性硬皮病:局部皮肤变硬呈线状或斑点状,界限清楚,无脏病变。

2.混性结缔组织病:该病有手指肿胀,雷诺现象,易与SSc混淆,但它兼有狼疮及炎表现,如蛋白尿无力酶增高,高滴度抗RNP抗体可鉴

3.嗜酸性筋膜炎:肢体局部压痛肿胀,硬结,但一般不影响手,足和面部,嗜酸粒细胞增多,无雷诺现象及脏损害,自身抗体阴性,活体组织检查可见深筋膜,皮下组织广泛炎症和硬化

4.自限性硬肿病:皮肤发硬,但:

①病损发展快,短期可累及全身皮肤,但手,足常不受累;

②无雷诺现象;

③抗Scl-70抗体等阴性;

④病程常自限性;

⑤发病前常有感染史,如流感,咽炎,扁体炎等。

治疗概述

(一)治疗  

前尚无有效治疗法,但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其病情可停止发展或得到缓解,局限性硬皮病(localized scleroderma)和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在治疗上无太大的差。  

1.一般治疗:保暖,养,避免劳累及精神紧张,去除感染病灶。  

2.常规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用于系统性硬化症。泼尼松1~2mg/(kg?d)分次服用,连服4~6周,然后逐渐减量,始每周减少5~10mg,减至15mg/d时,应每周减少1/4,至最小维持量,维持1年或更长时间。  

(2)免疫抑制 甲氨蝶呤0.25~0.5mg/kg,每周1次服,宜空服用,1h后进餐。  

(3)青霉胺 适用于严重病例,3mg/kg,2个月后每月增加2~3mg/kg,最后达10~15mg/(kg?d),一般量250~500mg/d。  

(4)扩张管药

硝苯地平(硝苯吡啶)0.5~1.0mg/(kg?d),分次服用;

丹参注射液,每毫升相当原生药2g,8~16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滴注,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或间歇应用。对皮肤硬化、张困难、色素沉着、关节僵硬和疼痛以及雷诺现象等有一定效果,但有倾向或功能不良者不宜采用;

③胍乙啶始量12.5mg/d,渐增加于25mg/d,3周后改为37.5mg/d,对雷诺现象有效(有效率约50%);④甲基多巴同样也能抑制雷诺现象,每次需125mg,每日3次(或1~2g/d)。  

(5)中药 可选用复方丹参服或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  

3.浆置换:用于重症及药物疗效不佳患者。  

4.光疗:Kreuter等进了一项随等级,触诊所得皮肤厚度,新发皮损程度 机对照研究,旨在比较小量(LD)UVAl、中量(MD)UVAl和窄波(NB)UVB光疗治疗LS的安全性和有效,显示所有完成治疗案的患者皮肤状态均明显改善,各组临床评分均降低。伴随评分下降,瘙痒和紧缩感视觉模拟评分、组织病理评分及20MHz超声评分均获得改善。MD UVAl较NB―UVB更有效(P<0.05),LDUVAl与NB―UVB疗效无显著差异,LD UVAl与MD UVA1亦无统计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到光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但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5.阿维A联PUVA疗法:大量的阿维A联PUVA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患该病的成人,所有患者的硬化红斑均显著软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发生了诸多不良反应,具体表现为:皮肤黏膜改变、关节痛、甘油三酯轻度升高等。  

6.物理疗法:  

(1)音频电疗 音频电疗对本病有较好疗效,局限型者可使之完全恢复,系统型亦有软化肤、改善组织养、愈溃疡之效。始每日治疗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待病情好转后可隔日1次,治疗时间较久。  

(2)按摩、蜡疗、温水等 对于硬皮病关节挛缩及活动受限者,能部分解除挛缩和恢复功能。  

7.其他:像封疗法、服用维生素E以及一些药物治疗,如复磷酸酯酶,以及丙酸睾丸素等均可酌情配选用。

(二)预后  

局限性硬皮病一般无生命危险,皮肤损害可持续进展多年,个损害可逐渐变软,但很少完全恢复正常。  

系统性硬化症的预后要依据受累的系统。心脏受累是本病的严重表现。纤维化和功能不全、限制性心包炎、功能不全和律失常是要致死的原因。病死率约25%。最早死于起病后6个月,最长可达10年以上。

护理相关

1.加强养,食生冷,注意温补。  

2.常运动,加强环,防范管异常从而导致硬皮病。  

3.婚姻择偶方面,注意该病家族遗传情况。

饮食保健

要加强养,适当增添少量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菜肴要避免过咸,尽量以,不要油炸烩。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饮食。

饮食要注重清淡,味道爽。新鲜蔬菜如青菜、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西红等,可以供给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有利于机体代谢功能的修复。黄豆制品含优质蛋白,能补充由于炎症时机体损耗的组织蛋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须疮

下一篇 小儿脓窠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