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
病理病因
病因
病因尚未明确鶒,Wissler认为系细菌感染与变态反应的综合表现。Fanconi曾从病人感染齿槽中取标本培养得链球菌并作自身菌苗注射后而获痊愈,故认为细菌在发病原理上有一定意义。至于感染源,除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之外另有人推测同支原体、病毒(风疹或慢病毒)等感染有关。
发病机制
很多人肯定本病的发病有免疫机制参与,证据如下: 1.滑膜中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伴滤泡形成。 2.滑膜内层细胞的免疫荧光电镜检查见IgG、IgM类风湿因子和补体存在。 3.滑液中有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伴补体减少,滑液中白细胞增多而无细菌存在也提示免疫反应存在。 4.血清中有类风湿因子伴补体减少5.代谢异常 关节液内糖浓度下降,血清中精氨酸、酪氨酸、组胺酸和谷酰胺减少;色氨酸代谢产物排泄增加等。Pearson认为抗原抗体复合物被白细胞吞噬后白细胞溶解、释出水解酶而导致局部和全身表现。其他如起病前有外伤史、阳性家族史(即遗传关系)等的作用仍不明另有人认为本病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既相同,但又有差别,提示两者有相同的病因,仅人体的反应有健康搜索不同而已。
临床表现
1.发热 反复高热是突出的主诉。发热多急骤常先于关节症状数周到数年不等。热型多为间歇热也可呈弛张热、稽留热、复发热、周期热双峰热等多种热型。其中以持续性间歇热最为特征。同一天体温波动的幅度可大于2℃,甚至3~4℃。高热时可有畏寒,病孩发热时神志清晰,一般情况尚好热退时则同常人健康搜索。热退后遇有其他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水痘或外科手术等,常可引致再度发热。
2.皮疹 约20%~70%的病人有皮疹,大多出现在关节炎的前数月、数年或与关节炎同时发生少数发生在关节炎后1周~9年。皮疹呈散在点状红疹,不痛不痒一般不大于5mm,偶可融合成片状鶒,边缘不规则。较大的皮疹中央苍白。皮疹可呈多形红斑样,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形态时有变化常为一过性,短者数小时即消退,偶有持续1天或数天者。皮疹常随发热出没,反复出现鶒,当发热及其他炎症表现缓解时皮疹随之消失,而当疾病复发时皮疹又常是较早出现的体征。Grislain报告一男孩,首次发病后的3年2个月中共发作36次,其中34次有不规则高热,31次出现皮疹。抗过敏药物激素等对皮疹无效于皮疹处注入透明质酸酶500U/0.5ml后皮疹可变小说明皮疹可被透明质酸酶抑制提示局部有同透明质酸相似的物质或硫酸软骨素存在。
3.关节症状20%病人在病初可无关节炎体征。关节疼痛大致可分为4种情况:①急性广泛疼痛;②运动时始有疼痛和压痛;③无自觉疼痛但有压痛;④关节肿胀可无或伴压痛。关节疼痛的部位较固定偶见游走。膝关节最早和最易受累,腕、肘、踝髋等关节亦常累及。年龄较大儿童有时可累及颈椎和骶关节。随着年龄增长健康搜索,可累及小关节关节症状一般与高热发作一致,热退关节炎也随之缓解。也有呈多周期的发作及缓解交替者有1例12年中发作达30次少数病人发热虽获控制,但关节病变活动仍持续,后转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
4.淋巴结肿大 病初约60%的病人于颈旁、腋下、腹股沟和滑车上等处淋巴结肿大,不痛、边缘清楚。有时会误诊为淋巴瘤或血液系统恶性病变。如果及肠系膜淋巴结健康搜索,可引起腹痛。常伴有显著的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和关节炎,待全身症状缓解淋巴结可消失。个别病人淋巴结肿大可持续至其他全身症状消失之后鶒 并发症: 其他临床表现如心脏有时出现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呈心肌炎改变、心肌损伤心室肥厚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改变,偶见心包炎及胸膜炎。个别病例可见脑症状,并有脑电图异常。此外,少数病人可见虹膜睫状体炎、皮下小结、肾淀粉样变等。
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可见嗜酸性细胞增高。血红蛋白量减少,可见低血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伴核左移,白细胞一般为1万~2万大多5万,个别>5万,有高达10万者。
2.血液检查
(1)蛋白电泳白蛋白大多降低,α2和γ球蛋白明显较高。
(2)类风湿因子测定大多为阴性,少数阳性儿童晚发病者或病变持续活动者,严重关节炎者较多阳性,且多伴皮下小结。少数病人初呈阴性,后转阳性。阴性者预后差。
(3)狼疮细胞罕有阳性,且为时短暂。
(4)抗核抗体测定起病急,全身症状显著者均阴性,仅少数病人阳性且效价低。阳性者常伴类风湿因子阳性或γ球蛋白增高。女病人、多关节炎患者和幼童等较多出现阳性。
(5)免疫球蛋白测定血清IgG、IgA和IgM可增高,特别在活动期。
(6)血清补体测定正常或增高,尤以C3、C4C3a为著,而C1q则无变化。补体增多的原因系过度消耗致合成增加而呈过度补偿。
(8)抗链球菌溶血素“O”1/5~1/2人抗“O”增高。大多数先前有感染史本征抗“O”测定结果并不高于对照组故这一试验缺乏特异性
(9)其他红细胞寿命缩短,铁剂治疗效果差。黏蛋白可增高C反应蛋白于活动期常呈阳性有人认为血浆黏蛋白酪氨酸可作为炎症活动的参考指标。
3.骨髓检查
骨髓象示增生性改变。
4.血培养
检查均获阴性结果。
5.尿液检查
出现热性蛋白尿或持续性蛋血尿,并发淀粉样变者则蛋白尿较长久且严重。
6.关节活检
示滑膜细胞增生、滑膜肥厚水肿、小血管增多伴血管内皮肿胀。以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也可有中性粒细胞,常伴纤维素沉积。皮疹活检示胶原纤维明显水肿伴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也可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7.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并发病症
其他临床表现如心脏有时出现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呈心肌炎改变、心肌损伤、心室肥厚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改变,偶见心包炎及胸膜炎。个别病例可见脑症状,并有脑电图异常。此外,少数病人可见虹膜睫状体炎、皮下小结、肾淀粉样变等。
治疗
(1)用药的指征为①全身症状显著或呈暴发型者。②有并发症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以及虹膜睫状体炎。③水杨酸制剂治疗无效或病人因药物反应不能耐受时。④关节炎严重
(2)介绍应用激素的原则①用量要足,能足以控制发热但不是大量。②不可减量太快,要遵循逐渐减量停药的原则③疗程要够但不宜过长,疗程达1年以上可考虑用其他替代疗法,以防肾上腺皮质萎缩。
2.阿司匹林
多数不能长期耐受,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以此作为激素控制发热后的替代疗法,从而可顺利地停用激素和巩固疗效。但单用则控制发热的效果不佳。
4.复方保泰松(瑞培林)
系保泰松与氨基匹林混合物。
预后
大多数患者的病程难以预测,约近1/2~2/3病人可完全缓解;约1/3病人持续活动,个别长达10~15年。约1/5病人缓解一段时间后再复发有的在儿童时期长时间缓解,至成人时又重度发作,或缓解后20年而再发。国内一组报告12例中有5例发展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痊愈,8例仍反复发作或关节炎继续发展,其中1例病程长达11年遗留膝关节畸形,另有4例遗留膝腕、肘关节强直变形。
预后不良的标志:
②继发淀粉样变者;
④白细胞过高或过低者;
⑤血沉>100mm/h者。
预防
饮食保健
在饮食上要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含微量元素铁较多的蛋类、牛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海产品等。
抗氧化剂对败血症有很好的缓解和预防功效。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
1、黄色水果
如柑橘、芒果、柿子、杏中含有β-胡萝卜素,木瓜、西瓜、红柚中含有番茄红素。
2、天然维生素C水果。
红枣、猕猴桃、山楂、柑橘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C,不仅具有正常的营养功能,防止败血症,而且是天然抗氧化剂。
3、干果不能少。
干果中(如核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能补充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
4、红色水果好。
5、食用水果要对症。
体质燥热,宜吃梨、香蕉、西瓜、香瓜等偏寒性水果;体质偏寒,宜吃荔枝、龙眼、番石榴、樱桃、杏、栗子等水果;腹泻,宜吃葡萄、石榴、杨梅、苹果等具有收敛作用的水果;胃溃疡,不宜吃酸性水果;糖尿病,不宜吃含糖量高的水果等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