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周。突然发生高热、寒战。被咬部位发炎,溃疡,可发生淋巴管炎。皮损初期为红斑,多见于腹部,扩大,呈紫红色,形成发硬的斑块。
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多,(15~30)×109/L,嗜酸性粒细胞也可增多。可用患者的血接种动物,瑞士染色(Wright染色)、暗视野检查来检查小螺菌。
诊断
根据啮齿类动物咬伤史、发热、皮疹和全身症状及相关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应与丹毒、化脓性蜂窝织炎、病毒疹、球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血症和洛杉矶热相鉴别。
并发症
治疗
咬伤部位立即用硝酸腐蚀局部,清洗伤口。预防破伤风,青霉素、四环素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