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蓝圆鲹

蓝圆鲹 鲹(shēn)(拉丁:Decapterus maruadsi,英文:round scad),又称红鲹,俗称池、巴浪,鲈鲹科鲹属类动物,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水生植物资源录》(第一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录)无危物种。体纺锤,稍侧扁,尾柄宽大于尾柄高。头侧扁而小;钝尖,前颌能伸缩;上下颌有1;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
目录

形态特征

鳍Ⅷ,Ⅰ-30~32;鳍Ⅱ,Ⅰ-27~28;胸鳍21~22;鳍Ⅰ-5。侧线鳞47~52。棱鳞32~34。鳃耙13~14+36~38。体长为体高4.2~4.8倍,为头长3.4倍。为尾柄长17.7~18.8倍。头长为长2.8~4.4倍,为眼径3.3~3.5倍。

蓝圆鲹体纺锤,稍侧扁;尾柄宽大于高。头小,侧扁。钝尖,幼长等于眼径,成长大于眼径。脂眼睑发达。中大,斜裂。上颌后端几达眼前缘下。上下颌有1齿列;犁骨齿群呈箭头面中央成有细长齿带。鳃盖后缘光滑。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

头及体均被小鳞。第二鳍和鳍有1低鳞鞘。侧线前部广弧,直线部始于第二鳍11~13鳍条的下,弯部等于或长于直线部。棱鳞存在于侧线直线部的全部。

鳍2个,相甚近。第二鳍基底长,与鳍同鳍前具2游离棘。第二鳍和鳍后各有一小鳍。胸鳍镰状。鳍胸位。尾鳍叉

部蓝灰色银色,鳃盖后上角与肩带都共有一黑色斑。第二鳍前部上端有一白斑。

初孵仔全长1.06~1.27毫米,卵黄囊长、伸出前,油球位于卵黄囊前端,表面有黑色。全长2.0毫米仔卵黄即将吸收完,裂出现,头部星状黑色素细胞移至两眼间,卵黄囊表面出现黑色素细胞。全长2.25毫米仔出现黑色素,听囊清晰,眼上大脑两侧各有少数星状黑色素,下颌缘出现1~2星状黑色素,10+14对。

全长3.95毫米仔前鳃盖出现7棘,鳍原基出现,鳍膜上出现弹性丝,尾下成,胸部和缘出现色素。全长6.26毫米仔8+14对,前鳃盖第四棘最长,第二鳍出现部分鳍条,尾浅凹,颅有数个菊花状色素,第二鳍下缘有1色素,鳍条间出现数个星状色素。全长10.88毫米稚,上颌有数个小,前鳃盖第三棘最长,鳍已分化出鳍条,眼后鳃盖上出现少数菊花状色素,第一鳍膜间出现星状色素。全长15.14毫米稚孔已分为2个,前鳃盖棘较前期退化,枕骨嵴已消失,各鳍完善,、上颌、颅和体侧菊花状色素增多。全长16.31毫米,两颌均有小,2孔接近眼前缘,前鳃盖中间棘最长,各鳍发育完全,尾鳍鳍条出现分,两颌星状色素增多,体侧尚未发现鳞片

生活习性

鲹为暖水性中上层类。常聚集成群巡游于近海。喜集群洄游,白天常起群上浮,夜间有趋光性。具有较长离洄游习性。中国台湾西侧和台湾以北、水深100~150米分为越冬场,台湾以北越冬场群在3~4月分批游向浙江近海,5~6月经山渔场进入舟山渔场,7~10月分浙江中部、北部和长江渔场索饵,10~11月分返回越冬场。

鲹属广食性类,饵料组成随海区饵料生物优势种类而变化,中国长江浙江北部近海,要摄食磷、毛颚类,其次是翼足类端足类、其他小型类桡足类头足类和、蟹等。成昼夜摄食强度变化较大,高峰在黄昏和黎明。

分布范围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岛、琉球群岛、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缅甸、北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泰国越南。中国东海有3个种群即九州西岸、东海和闽南至粤东种群。东海种群分布于台湾海峡中部(北纬24°附近)到济州附近(约北纬30°南北),最东可达东126°30'。

蓝圆鲹分布图

繁殖方式

产卵场分布范闱较广,以福建中部至浙江屮部近海为,长江海区产卵期为6~7月。绝对生殖力为25200~218800粒,平均89200粒。卵球、分离,浮性,卵径0.67~0.80毫米,卵黄呈大状裂纹,油球1个、油球径0.19毫米。受后1小时成8细胞,受后3小时25分钟进入高囊期,受后11小时后体围绕卵黄1/2周、原、克氏出现,受后15小时体围绕卵黄约4/5、黑色素在听囊后分成2黄色素增至5对。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水生植物资源录(第一批)》。

主要价值

鲹为中国类之一,供鲜销和腌制食用。肉组胺酸含量较高,捕获后放置时间较长会加速组胺酸的分解,产生大量组胺,人食后发生过敏食物中毒。患者感到头晕胸闷麻发大、面有潮红、跳、全身无力、四肢发麻、渴、恶心。个呕吐、发冷等症状。一般6~8小时自愈,无死亡。在中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发生过多起中毒事例。因此,发现这类货不新鲜时,不要食用。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166 千卡
蛋白质23.6 g
脂肪6.9 g
固醇64 g
脂肪酸5 g
饱和脂肪酸1.8 g
多不饱和脂肪酸1.7 g
单不饱和脂肪酸1.1 g
水分68 g
碳水化0.4 g
灰分1.4 g
叶酸5 μg
αE0.6 mg
56 mg
35 mg
280 mg
420 mg
19 mg
0.02 mg
1.6 mg
0.13 mg
1 mg
维生素A4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18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32 mg
烟酸烟酰胺15.2 mg
泛酸0.74 mg
维生素B60.57 mg
维生素B1212.8 μg
维生素D6 μg
维生素E0.6 mg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蛙粪霉病

下一篇 外阴黑色棘皮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