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蓝玉簪龙胆

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Hemsl.)多年生草本,高5-10厘米。略肉质。多数丛生,黄绿色。先端边缘粗糙,叶脉在两面均不明显或仅中脉在下面明显;莲座丛发达,线状披针单生,下部包围于上部丛中;无花梗花萼长为花冠的1/3-1/2,萼筒常带紫红色,筒,长1.2-1.4厘米,裂与上部花冠上部深蓝色,下部黄绿色。蒴果藏,,先端渐狭......
目录

形态特征

蓝玉簪龙胆多年生草本,高5-10厘米。略肉质,须状。多数丛生,铺,斜升,黄绿色,具乳突。先端急尖,边缘粗糙,叶脉在两面均不明显或仅中脉在下面明显,叶柄面具乳突;莲座丛发达,线状披针,长30-55毫米,宽2-5毫米;多对,愈向上部愈密、愈长。下部卵形,长2.5-7毫米,宽2-4毫米;中部或椭披针,长7-13毫米,宽3-4.5毫米;上部线形或线状披针,长10-15毫米,宽2-4毫米。

单生,下部包围于上部丛中;无花梗花萼长为花冠的1/3-1/2,萼筒常带紫红色,筒,长1.2-1.4厘米,裂与上部,长6-11毫米,宽2-3.5毫米,弯缺截形花冠上部深蓝色,下部黄绿色,具深蓝色条纹和斑点,稀淡黄色至白色,狭漏斗或漏斗,长4-6厘米,裂卵状三角,长4-7毫米,先端急尖全缘,褶整齐,宽卵形,长2.5-3.5毫米,先端钝,全缘截形,边缘啮蚀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整齐,丝钻,长9-13毫米,基部连成短筒包围子房,花药,长3-3.5毫米;子房线状,长10-12毫米,两端渐狭,柄长15-20毫米,花柱线形,连柱头长5-6毫米,柱头2裂,裂线形蒴果藏,或卵状,长1.5-1.7厘米,先端渐狭,基部钝,柄细,长至3厘米;种子黄褐色,有光泽,,长1-1.3毫米,表面具蜂窝状网隙。果期6-10月。

栽培技术

选地

育苗地多选择地势平坦,向阳,候温暖湿润的地块,土质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好。移栽地块多选平岗地、山脚下平地或缓坡地,也可利用参地种植龙胆

整地

育苗地必须耕细作,通常深翻20厘米,每平米施有机肥10千克、磷酸二氢铵1千克,耙细整平,作床长200-300厘米,宽40-50厘米,高5厘米左右,或在床四周做起高于床面6-7厘米的土梗。移栽地块要深翻20厘米,清除杂物,施入足量有机肥、耙细整平,最后做成宽100-130厘米的床待移栽。

苗期

龙胆种子小,幼苗生长慢,苗期管理要抓好保湿防旱、控光,视出苗情况适当调整透光度,另外应适时浇水和除草。一年生龙胆草在10月下旬要上防物,最好是树、稻草,厚度为2-3厘米。

移栽

秋栽:二年生苗秋栽时间在地上枯萎后至封冻前都可以进。春栽:一或二年生苗春栽时间于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萌动进

移栽法:一年生苗移栽在事先准备好的畦上,10厘米横畦沟,沟深10-12厘米,5--6厘米摆苗,须根,覆土深度为胞似为止。栽后浇透水,覆上1--2厘米稻草保温(每平米约栽150株)。二年生苗移栽在准备好的床上,10厘米横畦沟,沟深10-15厘米,7--8厘米摆苗,须根,把土覆到胞,栽后浇透水,覆上1-2厘米稻草即可(每平米约栽120株)。

主要价值

药用

【藏药】邦见恩保:治天花气管炎,咳嗽《青藏药鉴》。榜间莪保:病,肺热病,中毒热病,疫疠热病《中国藏药》。

观赏

龙胆植物色艳丽,色彩丰富,有紫、白、蓝、黄白等多种色,适宜作为坛、镜或盆龙胆最高不过四、五十厘米,大部份是矮小贴地丛生。一株上有许多分枝生于端,成古钟或漏斗,有4-5个裂瓣,全缘的,也有细裂的成流海似的须。龙胆在秋冬季一枯黄的草丛中临放,显得分外朴实和幽静,龙胆一簇簇,临摇曳,显出一种淡雅、素静的美,因而成为著卉。

病虫防治

蝼蛄

在播种后畦面的覆盖物下有蝼蛄为害,将麦麸香,用90%敌百虫或乐果15倍液将麦麸拌潮,一堆一堆放在畦边,进诱杀。毒饵大约每亩4-5千克。

猝倒病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病盛期,猝倒病属真菌起病害,病状为感病植株叶片上出现水状,植株倒伏,5-8天后死亡,湿度过大,种植密度过高发病严重。一旦发病,停止浇水。用65%代森锰锌500倍液或多菌灵等杀菌防治。

腐病

腐病发生在两对真后到8月份,发病原因及症状为感病叶片萎蔫,逐渐变黑腐烂,重者边烂掉,病区呈同状向四周蔓延,温度高、湿度大利于发病。发病后暂停浇水,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1500倍液浇灌病区。发病前用700-800倍液多菌灵或500倍液代森锰锌进面喷雾进预防。

斑枯病

每年6月末到10月发病。此病是危害龙胆草严重的病害。患病叶片出现棕褐色病斑,病斑中央色稍浅,边缘褐色,病斑两面处有黑小点,是病原菌的子实体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汇叶片枯死,最后导致整株枯萎。6月初至6月中旬用具65%代森锰锌400-500倍液每5-7天喷一次,从6月中旬至于10月用代森锰锌300倍液体3-5天喷一次。也可用于50%多菌灵400倍液体3-5天喷一次与代森锰锌交替使用。

产地生境

产中国西藏云南西北部、四川青海及甘肃。生于山坡草地、河滩、高山草甸、灌丛及林下,海拔2500-48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尼泊尔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龙胆植物为典型的高山植物,喜冷凉候,有较强的耐性;对温度要求不严格,但种子萌发时,必须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条件,苗期忌高温潮湿龙胆草在较为湿润的土壤生长良好,忌干旱,当耐旱能力较强。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龙胆草的生长,而且会造成烂。喜欢微酸性土壤龙胆草对养分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较肥沃的黑壤土生长发育良好,因此可以不进追肥,但在苗期由于幼苗比较细小,吸收肥料的能力差,可以施入一定量的基肥。

繁殖方式

种子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3天,先用少量溶解赤霉素后,配成水溶液浸种12小时,然后清水洗种,将种子用布袋控到不流水为止,再用3%硝酸钾水溶液于室温下浸种3小时后用清水洗净,达到水无色为止,控出水,细砂子与种子以3:1的体积比拌种处理待播。

播种:春播在4月中旬-5月中旬为宜,将处理后的种子(干种)每100平米0.2-0.25千克的播种量,均匀撒播在整好的畦面上,然后用木或平锹将畦面拍平,使种子土壤紧密结,并在畦面上覆一层长松针或稻草,厚度为似地而非地,大约12厘米。以早播为好,使幼苗有足够的生长时间,苗大粗、越冬也较粗壮、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成粗壮的虎冬。注意床上盖薄膜保湿透光较好,秋播不用处理种子,播种法与春播相同。

秋季挖出地下部分,注意不要损伤冬,将切成三以上段,连同须根埋入土里,覆土,保持土壤湿润,第二年即可长成新株,喷施新高脂膜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扦插

花芽分化前剪取成年植株条,每三为插穗,剪除下部叶片,插于事先准备好的扦插苗床上,立即浇水,土温18-28℃约3周可生,成活率和达80%左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无色性色素失调症

下一篇 萎缩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