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脱囊

脱囊中医。指因肝经湿热毒下注阴囊所致。以急起阴囊红肿,继而溃烂皮睾丸甚至落为要表现的病类疾病。好发于不注意卫生的老人。本病相当于西医所说的阴囊部特发性坏。指因肝经湿热毒下注阴囊所致。以急起阴囊红肿,继而溃烂皮睾丸甚至落为要表现的病类疾病。好发于不注意卫生的老人。据本病临床表现及特点,与西医病阴囊部特发性坏基本相同。本病因肝经湿热毒下注阴囊,以致阴囊......
目录

名词解释

指因肝经湿热毒下注阴囊所致。以急起阴囊红肿,继而溃烂皮睾丸甚至落为要表现的病类疾病。好发于不注意卫生的老人。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据本病临床表现及特点,与西医病阴囊部特发性坏基本相同。

病因

病因肝经湿热毒下注阴囊,以致阴囊红肿,继而溃烂皮睾丸甚至落。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初起阴囊皮肤红肿掀热剧痛。

2.1~2天后阴囊皮肤紧张湿裂,色紫黑,继而阴囊迅速腐烂,渗流样污水。

3.全身恶寒壮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外周白细胞计数增多。

1.脱囊囊痈

脱囊1~2天后后阴囊皮肤紧张湿裂,色紫黑,继而阴囊迅速腐烂,渗流样污水。囊痈虽见阴囊皮肤红肿热痛,但一般不化脓破溃,即使成脓需一周左右,流脓黄稠。

2.脱囊绣球

绣球阴囊皮肤潮红、起疹、湿润或有渗液,剧烈瘙痒、灼痛,局部无明显肿胀,终不溃腐流脓水,全身亦无恶寒发热等症,外周白细胞计数正常。

3.脱囊血疝

血疝因跌扑或手术所致阴囊肿大,皮色紫暗,胀痛不适,很少化脓,亦不破腐。

检查

诊断本病还可依据查B超示:阴囊正常声像图,在阴囊中隔左右各见一卵睾丸,包膜光滑。查皮肤真菌示:阴性,即无致病菌生长

辩证论治

治疗原则

本病早期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中期以扶正托毒;后期以益

治分类

肝经湿热

阴囊掀红、剧痛,皮肤裂,潮湿,甚至紫黑溃烂,渗出性臭味液体,伴恶寒发热口干口苦淡红,苔黄腻洪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代表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焦栀、柴胡黄芩、生地、泽泻当归白木通、甘草、银连翘

其他疗法

1.初起用器膏或金黄膏外。如皮色紫黑,加用蟾酥合剂

2.腐肉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时,改用蟾酥合剂或五五

3.腐肉净,周围肿势渐退,肉色鲜红者,改用红膏外

转归预后

本病若正气较强,病情轻者,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病情较重,正气较虚弱,部分患者也可并发疝气阴囊肿胀等并发症。

文献摘要

脱囊之病首见于《疡科得集》:“脱囊,起始热交作,囊红睾丸肿,皮肤湿裂,隔日即黑,间日腐秽,不数日间,其囊尽。”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