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螺厣草

螺厣草(《本草拾遗》)【异镜面草(《杨氏家藏》),想儿草、地连钱(《纲拾遗》),抱树莲(《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抱石莲(伏石蕨多年生附生草本。细长,绿色,匍匐;鳞片疏生,黄褐色,透明,卵状披针,基部,不规则分叉,上部细长,全缘叶柄基部有,密被鳞片疏生,异近无柄或有短柄,全缘,长1.5~2.5厘米,宽1~1.5厘米;孢子细长,线形,长3......
目录

形态特征

石蕨多年生附生草本。

细长,绿色,匍匐;鳞片疏生,黄褐色,透明,卵状披针,基部,不规则分叉,上部细长,全缘

叶柄基部有,密被鳞片疏生,异近无柄或有短柄,全缘,长1.5~2.5厘米,宽1~1.5厘米;孢子细长,线形,长3~4厘米,宽2~3毫米;叶脉不明显,网状,网不到边。

孢子囊群多连线形,位于中脉叶缘之间,略近中脉,被多数盾状、有柄的鳞片,不具子囊群盖

孢子,透明平滑。

生长环境

生于树上或潮湿石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湖北、湖南等地。

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甘、微苦,

【功能治】清热解毒凉血止咳。用于肺热咳嗽脓肿结核咯血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淋巴结结核,衄尿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疔疮肿毒,皮肤湿痒,中耳炎。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水洗患处或绞汁滴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别名

龙鳞、石耳垂、石瓜子、瓜子莲、猫龙草、镜面草

来源

蕨类水龙骨科伏石蕨植物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Pre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

螺厣草外观图石蕨全草中含有三萜化物:α-二烯(α-onoceradiene),β-二烯(β-onoceradiene),7,14-二烯(onocera-7,14-diene),7,13-二烯(onocera-7,13-diene),7,14(27)-二烯[onocera-7,14(27)-diene],8,14(27)-二烯[onocera-8,14(27)-diene],α-水龙骨萜四烯(α-polypodatetraene);还含有甾体化物:甾酮(ptero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和伏石蕨甾酮(lemmasterone)。

螺厣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皲裂

下一篇 桑毛虫皮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