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裂叶堇菜

裂叶堇菜(:Viola dissecta)是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无地上粗短,生数条黄白色较粗的须状较大,色变化多样,有紫红色、紫色、淡粉色等 ;裂叶堇菜以播种繁殖,耐性好,并且裂叶堇菜全草可入药,具有解毒消肿之效。【】Viola dissecta Ledeb 【科属】堇菜科,堇菜属 【毒草多年生草本,无地上粗短,生数条黄白色较粗的须状......
目录

基本内容

  【】Viola dissecta Ledeb

  【科属】堇菜科,堇菜属

  【毒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粗短,生数条黄白色较粗的须状簇生,具长柄;叶片,掌状3~5全裂,裂再羽状深裂,终裂线形紫堇色;萼片5,宿存,覆瓦状排裂;花瓣5,多不等大,最下者常大而有蒴果成熟后裂成3瓣。期6~8月。果期7~9月。

裂叶堇菜图册裂叶堇菜图册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植株高度变化大,期高3-17厘米,果期高4-34厘米。垂直,缩短,长约5-12毫米,粗3-8毫米,密,常自下部发出数条较肥厚的淡黄色,

基生叶片轮廓呈或宽卵形,长1.2-9厘米,宽1.5-10厘米,通常3,稀5全裂,两侧裂具短柄,常2深,中裂3深裂,裂线形、长或狭卵状披针,宽0.2-3厘米,边缘全缘或疏生不整齐缺刻状钝齿,亦或近羽状浅裂,最终裂全缘,通常有细缘毛,幼两面被白色短柔毛,后变无毛或仅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叶脉明显隆起并被短柔毛或无毛;叶柄长度、毛被物等常因植株个体不同变化较大,长1.5-24厘米,幼之柄常被短柔毛,后变秃净无毛;托叶近膜质,苍白色淡绿色,约2/3以上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狭披针,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齿

较大,淡紫色紫堇色;花梗通常与等长或稍超出于,果期通常比短,有毛或无毛;在花梗中部以下有2枚线形苞片萼片卵形,长卵形披针,长4-7毫米,先端稍尖,边缘狭膜质,具3,基部附属物短,长约1-1.5毫米,末端截形全缘或具1-2个细齿;上花瓣长倒卵形,长8-13毫米,宽6-9毫米,上部微向上反,侧花瓣状倒卵形,长7-10毫米,宽约6毫米,里面基部有长须毛或疏生须毛,下花瓣长1.4-2.2厘米;明显,,长4-8毫米,粗2-3毫米,末端钝而稍膨胀;花药长1.5-2毫米,药隔端附属物长1.5-2毫米,下雄蕊细长,长3-5毫米,粗0.5-0.7毫米;子房卵球,长约1.8毫米,无毛,花柱棍棒状,长2-2.5毫米,基部稍细并微向前柱头两侧及后具稍增厚而直展的缘边,前具短端具明显的柱头孔。

蒴果,长7-18毫米,先端尖,果皮坚、硬,无毛。期较长,自4月至9月,果期5-10月。2n=24。

本种生长在低海拔地区林缘或林下较肥沃而湿土壤上的植株较高大,的裂较宽,大;在海拔1500-2200米的山地草原生长植株通常较低矮,的裂狭而细,亦小。其高大类型与南山堇菜V. chaerophylloides (Regel) W. Beck. 相近似,但本种较小,呈淡紫色紫堇色,萼片的附属物极短,叶裂在果期通常呈厚纸质,深绿色,下面的叶脉明显隆起可以区

分布

生于草地及固定沙丘向阳处。分布东北及四川等地。 产地: 北京见于各区县山区。分布于东北、华北。

生长习性

多生于山坡草地、杂木林缘、灌丛下及田边、路旁及固定沙丘向阳处等地。

繁殖方式

裂叶堇菜都是以播种的式来繁殖,以秋至冬季为宜。 种子适温约15-20℃,温高于25℃会发不良。裂叶堇菜的种子细小,播种后用粗蛭石或栽培土略为覆盖,约五至八天后发。 大约三十天后,本长到三至四枚时,就可移植。

栽培技术

栽培土质以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为佳,排水需良好。喜冷凉候,生育适温偏低;所以栽种环境必须是低温环境。

裂叶堇菜耐性佳,生育温度约10-25℃,栽培土中可先拌入好康多一号做基肥。 栽培环境选择排水、通、日照良好场所,日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长柔弱,不易生长期用宝二号稀释1000倍后,每七至十天施用一次作追肥,帮助植株生长期续用宝三号补充磷钾肥,可使其不断。 除了在定植时要施用长效肥以外,为了维持长期的期,约每三周追加1次速效肥。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微苦,凉,全株入药。

  【功能治】清热解毒,消肿。肿毒,疮疖,麻疹热毒

  【用法用量】 2~3钱;外用适量,捣烂患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石棉状糠疹

下一篇 生长期脱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