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石棉状糠疹

石棉状糠疹(pityriasis amiantacea)损害特点为头皮上发生的类似石棉状厚积的鳞屑性损害,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为一种慢性疾病。本病与祖国医文献中记载的“白屑”相类似。过缓慢,常持续多年,预后良好。尚不明确,有人认为可能是头皮由于细菌感染或外伤起的一种特殊反应。此外,本病亦可继发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或链球菌感染者。本病的症状为毛发鞘、糠状鳞屑和毛囊棘状隆起。1.毛发鞘......
目录

病因

尚不明确,有人认为可能是头皮由于细菌感染或外伤起的一种特殊反应。此外,本病亦可继发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或链球菌感染者。

临床表现

本病的症状为毛发鞘、糠状鳞屑和毛囊棘状隆起。

1.毛发鞘

其特征为头发近端有酷似石棉结晶的纯白色鞘状物包绕,以头发的毛干为中轴,可上下移动。鞘状物随时间推移或因污物附着而变为灰白色或灰黄色,逐渐失去石棉样色泽。

2.糠状鳞屑

白色糠状鳞屑堆积、黏着在头发部和头皮而成大厚痂,用力剥离可见层层小鳞屑落。白色厚痂处的头发及头皮无异常改变。

3.毛囊棘状隆起

成石棉状,纯白色,紧紧包绕头发部。

诊断

据其皮损特点,好发部位及预后不难诊断。好发于青少年。毛发近头皮处有白色发鞘,可上下移动;毛囊棘状隆起;严重者头皮被较厚的屋瓦状白色鳞屑覆盖。患处毛发生长不受影响。头皮无明显炎症,但毛发本质不受侵犯,可有轻度瘙痒。 

鉴别

应与以下疾病相鉴

1.银屑病 基底炎症浸润较明显身体他处常明有银屑病损害,可随季而缓解

2.脂溢性皮炎 炎症较明显易继发湿疹化,并常向下延及面部,瘙痒显著。

3.白癣 早期损害可有丘疹小疱,鳞屑较薄,有断发,发干下部有白色菌鞘,病发真菌检查阳性,滤过紫外线检查,显现亮绿色荧光。

检查

组织病理:无特异性改变,毛囊有角质增生,有时可见皮脂腺退化。

治疗

治疗可用肥皂水或痂油轻轻除去鳞屑,每日涂1%硫化硒混悬液,注意勿沾染眼睛;或用5%一10%硫黄煤焦油软膏,均有相当疗效。

1.将头发剪短用肥皂水或希尔生(硫化硒液)洗头鶒每周2次,外用5%硫黄软膏,5%氯化氨(白降)软膏,5%~10%焦油软膏、莫匹罗星(百多邦)、新霉素酮康唑/氯他倍索(皮康王)软膏。亦可应用水杨酸2.0,氯霉素1.0,75%加至100ml外涂。

2.有继发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服或注射。

3.中医疗法 透骨草苦参各30g,红花雄黄明矾各15g水洗头  

愈后

本病过缓慢,常持续多年愈后良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手湿疹

下一篇 裂叶堇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