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乳房湿疹

乳房湿疹(breast eczema),是发生在乳头及乳晕处皮肤的一种非特异性过敏性炎症,男女均可发病,但以哺乳期妇女多见,大多数为双侧病变,部分病人为单侧。皮疹为多性,常有皲裂、瘙痒,易复发。有时可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损害同时伴发。基本知识医保疾病:否。患病比例:20岁以上女性患病概率1.3%。易感人群:以哺乳期妇女多见。传染式:无传染性。并发症:湿疹样癌。治疗常识就诊科室:皮肤......
目录

疾病介绍

简介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20岁以上女性患病概率1.3%。

易感人群:以哺乳期妇女多见。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湿疹样癌。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中医 中医皮肤科。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15天。

治愈率:治愈率87%。

常用药品:止痒颗粒复方地塞米松乳膏。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温馨提示

尽量避免接触容易过敏的物质。

病因

乳房湿疹病因较复杂,多由于外源性因素与在因素相互结,相互作用的结果。

理化因素(30%)

机体暴于外界如尘埃,花粉,日光,冷,炎热,潮湿,多汗,摩擦及动物的皮毛碎屑,化物质,化妆品,人造纤维,染料,塑料制品等均可诱发,进食某些食品如,蛋,蟹或牛奶等异性蛋白可使乳房湿疹加重。

感染(20%)

慢性感染病灶,慢性胆囊炎,慢性扁体炎,真菌污染,肠寄生虫等感染起的炎性反应可诱发乳房湿疹

其他因素(20%)

过敏体质,有皮肤病湿疹食物过敏等特应症的历史,有家族性倾向,代谢,分泌,消化道功能紊乱,精神过度紧张,躯体过分疲劳等。

病机

1.发病机制:本病是外因素相结起的一种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湿疹素质,在一些因素的激发下发病,因病因复杂,确切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病理分期:乳房湿疹病理变化,临床可分为3期:

(1)急性期:表皮水疱成,周围有一定程度的细胞或细胞间水肿表皮炎性细胞浸润,真皮浅层有管扩张,间质水肿

(2)亚急性期:表皮水疱成,表皮细胞间有炎性细胞浸润,中层棘细胞肥厚,伴有不同程度的角化,真皮明显的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3)慢性期:不见水疱,棘层显著肥厚伴上皮增生,表皮角化过度也可有不全角化,表皮有轻度水肿,真皮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小管增厚可见皮细胞及纤维增生。

预防

本病好发于夏季,有过敏体质的多发,婴幼儿的发病率高于成年人。

1.去除病因

(1)尽管湿疹病因不易明确,但我们仍然应该详细询问病史, 进必要的系统检查,尽量找出可能的病因,并加以去除。

(2)由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在衣食往面尽量避免接触容易过敏的物质(详见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2.避免刺激因素

湿疹一旦发生,作为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水烫洗,肥皂擦洗,饮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3.早诊断,早治疗

湿疹的临床特点,瘙痒剧烈,多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好发四肢屈侧及容易反复发作,容易作出诊断,趋于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有助于湿疹的早期治疗,由于早期湿疹大多属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因此外用药治疗应序相应的原则。

并发症

极个病例可发生湿疹样癌。

诊断方法

症状

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大多数为双侧乳房病变,少数为单侧,病变部位在乳头,乳晕,特是乳房下部,急性期皮肤表现为密集的粒大的小丘疹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有点状渗出及糜烂面,有浆液渗出,可发展为红斑,结痂,并伴屑,皮损易转为亚急性或慢性而长久不愈,或愈后复发,在亚急性和慢性期皮肤浸润,粗糙,肥厚,乳头皲裂,但病变较软,不溃疡,乳头也不受侵犯,自觉瘙痒,婴儿吸吮时可有剧烈疼痛,停止哺乳后容易治愈。

检查

1、局部皮肤落细胞检查或印检查:皮肤细胞出现炎性反应病理性改变。

2、常规检查。

3、刮取部分病变皮肤组织检查均可有助于诊断。

4、切取活组织检查最具有诊断价值。检查组织病理性改变特征,有误寄生虫或真菌感染

诊断鉴

诊断

据下列特点可诊断为乳房湿疹

①发生于哺乳期妇女。

②发生于乳头,乳晕及乳房下部的红斑,渗液,糜烂,结痂屑,皲裂及瘙痒。

③愈后又易反复发作,一般在停止哺乳后可治愈的特点可诊断。

诊断

1.乳头湿疹样癌

也称Paget病,临床上以乳头和乳晕的湿疹样表现为特点,多为单侧,以中老年女性多见,偶可见发生于男性乳房及其他富含大汗腺的部位,病变部位在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呈湿疹样外观,可见边界清楚的红色斑疹,多有浸润结痂,皮肤增厚,稍隆起,硬,与正常皮肤边缘分界清楚,湿疹药治疗虽能短暂好转,但不久即复发,且迁延不愈,病损扩展,乳头变平,凹陷,甚至完全蚀掉,可伴有乳房肿块及(或)乳头溢液,细胞检查可帮助诊断。

2.接触性皮炎

有明显的接触物品史,较常见的是乳房局部涂抹水,红花油或其他药品,局部贴橡皮膏,使用深色乳罩等,局部的皮损表现为单一性的丘疹或者小疱,边界清楚,非对称性,去除诱因后皮损很快减轻或消失。

治疗方案

治疗

乳房湿疹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去除可能病因,如严重湿疹哺乳者,可以采用回乳。局部避免搔痒、热水、肥皂等刺激。急性期可以选用非特异性敏药,如特非那丁,非那更等,并避免摄入海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影响休息与睡眠者,可使用轻型的镇静激素类药物以减轻局部症状

局部用药据局部皮肤损害而定。急性渗出、丘疹者可用3%硼酸溶液湿;丘疹、红斑、渗出不多者可选用新松糊硫炉等水粉慢性湿疹可用激素类药膏,如肤轻松软膏,皮肤有增厚者可选用硫煤膏等。顽固性湿疹可作局部皮损处浅表X线治疗。

乳房湿疹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对急性乳房湿疹湿、热重者,治宜清热泻凉血湿龙胆泻肝汤加减。中药有黄芩龙胆草、生地、桅子、车前于、泽泻柴胡当归茯苓、牛 膝等。若湿、热兼有者,治宜凉血、技、清热、除湿加减。中药有苍术苦参木通知母、生石膏(先煎)、防风牛蒡子、蝉衣、当归、生 地、薄荷、白藓皮等。

亚急性乳房湿疹治宜健脾湿湿苓汤加减。中药有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桅子、木通甘草等。

慢性乳房湿疹治宜养、桂凤、润燥四物消饮加减。中药有生地、当归防风、蝉衣、赤芍川芎薄荷、白藓皮、独活柴胡等。

一:黄连蜂巢治疗湿疹

【配】川黄连6克,蜂巢3个,凡士林80克。

【制用法】将黄连研极细;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溶化,搅拌成油膏,先用2%温盐水洗净患处,后涂油膏.注意不可用热水烫,越烫越坏。

【功效】湿.治疗湿疹

二:绿豆粉香油治湿疹流水。

【配绿豆粉、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绿豆黄色,晾凉,用香油调匀,患处。

【功效】清热,祛湿.用治湿疹流黄水。

三:青鱼胆汁治皮肤湿疹

【配青鱼黄柏等份。

【制用法】将青鱼剪破,取胆汁,与黄柏粉末调匀,晒干研细.用纱布包裹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用治皮肤湿疹久治不愈者.4车前草治湿疹

【配车前草15克,龙胆草9克,羊蹄9克,乌蔹莓9克,黄柏6克,地肤子12克,明矾6克,野菊花9克。

【制用法】碎成粗末,水洗患处,1日2次。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护理

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水烫洗,肥皂擦洗,饮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调动病人的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注意生活的规律性。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水烫洗,肥皂擦洗,饮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饮食保健

乳房湿疹食疗(仅供参考)

(1)薏米红豆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马齿:鲜马齿30~60克,水,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外洗。

(3)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汤食用。

(4)黄瓜黄瓜皮30克,加水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适当多吃以下三种蔬菜有助预防和治疗湿疹

1、苦瓜苦瓜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病症。

2、番茄番茄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E;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钙、磷、番茄碱等物质。具有生津止咳、健消食、凉血、清热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对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补充维生素C;番茄碱有抑菌消炎、降低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疗湿疹可起到止痒收敛的作用。

3、韭菜韭菜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蛋白质、纤维素等。韭菜还有解毒祛湿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湿疹

4、芹菜含丰富的纤维维生素B2及维生素C,还有大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芹菜具有化湿、利湿等功效,可有效防治湿疹的复发。

乳房湿疹饮食

1.乳房湿疹患者要注意不能够吃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咖啡类及其他容易过敏的食物,比如等,另外,不要吃竹笋、竿头、牛肉、葱、韭菜、慈姑、胡椒羊肉芡实等食物。

2.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饮浓咖啡、吸烟等,以防加剧病痒,起搔抓,使皮损难以痊愈。而葱、蒜、生姜花椒等味辛、性温食物,会耗阴助阳,对患者也是一种刺激,应避免使用。

3.忌发湿、动、动食物:如竹笋、竿头、牛肉、葱、韭菜、慈姑、胡椒羊肉芡实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