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陆英

陆英,中药。为忍冬科植物陆英Sambucus chinensisLindl.的陆英生于林下、沟边或山坡草丛,也有栽种,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利湿,舒筋,活之功效。常用于湿痹痛,腿痛,水肿黄疸,跌打损伤,产后恶风疹瘙痒,丹毒,疮肿。蒴藋、草、排风藤篱笆、臭草、苛草、英雄......
目录

别名

蒴藋、草、排风藤篱笆、臭草、苛草、英雄草、走马箭、排草、八棱麻、大臭草、七麻、马鞭三七、落得打、珍珠连、秧草、乌鸡腿、小水马桑、七、水椿皮、七爪阳姜、屎缸杖、掌落椒、梭草、七莲、七黄香

入药部位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

功效

,利湿,舒筋,活

主治

用于湿痹痛,腿痛,水肿黄疸,跌打损伤,产后恶风疹瘙痒,丹毒,疮肿。

相关配伍

1.治湿关节炎:顺筋15-30g。水服。(《青岛草药手册》)

2.治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痛挛脚重痹:蒴藋燎,厚安席上,及热眠上,冷复燎之。冬月取,春取,卧之佳。其余薄熨不及蒴藋也。诸处湿,亦用此法。(《千金要》)

3.治卒患肿满(曾有人忽脚跌肿,渐上至膝,足不得践地,诸疗不瘥):蒴藋埋热灰中,令极热,以薄肿上,冷又易。一日夜消尽。(《外台》《备急》)

4.治肾炎水肿陆英全草30-60g。水服。(《全国草药汇编》)

5.治打扑伤损及闪肭:用捣烂患处。(《卫生易简》)

6.治骨折筋伤:顺筋15g,当归白芍川芎各9g,乳香1.5g。研末,炼蜜为,黄送服,每次6g;或用及嫩一把加山子15g,适量,捣烂外

7.治产后恶:顺筋30g。水服。(6-7出自《青岛草药手册》)

8.治慢性气管炎:鲜陆英120g。水3次,浓缩,为1d量,分3次服,10d为1疗程。(《全国草药汇编》)

9.治瘾疹,百计不差:蒴藋五斤。细锉,以水五斗,至三斗。去滓,看冷热,洗。(《圣惠》)

10.治小儿五色:捣蒴藋之。(《千金要》)

11.治疥癞,牛皮癣疮:用陆英阴干为末,小油调涂。(《卫生易简》)

12.治红肿毒:(蒴藋)鲜切碎捣烂,稍加鸡蛋白捣和,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13.治肿恶肉不尽者:蒴藋灰、石灰。上二味各淋取汁,如膏。膏成之。食恶肉,亦去黑子。此药过十日后不中用。(《千金要》)

用法用量

服:汤,9-15g,鲜品60-120g。外用:适量,捣;或水洗;或研末调

使用注意

孕妇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二、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沥干水,切段,干

形态特征

陆英:高大草本或灌木,高达2m。有棱条,白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托叶小、线形或呈腺状突起;小5-9,最上1对小叶片基部相互合生,有时还和生小相连,小叶片披针,长5-15cm,宽2-4cm,先端长而渐尖,基部钝,两侧常不对称,边缘具细锯齿,近基部或中部以下边缘常有1或数枚齿;小叶柄短。大型伞房花序生;各级总梗和花梗无毛至多少有毛,具由不孕变成的黄色杯状腺体;苞片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长4-5mm;小、萼筒杯状,长约1.5mm,萼齿三角,长约0.5mm;花冠辐状,冠筒长约1mm,花冠卵形,长约2mm,反花药黄色紫色;子房3室,花柱极短,柱头3裂。浆果红色,近球,直径3-4mm;核2-3粒,卵形,长约2.5mm,表面小状突起。期4-5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陆英:生于林下、沟边或山坡草丛,也有栽种,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鉴别

一、药材性状

陆英具细纵棱,呈类而粗壮,多分枝,直径约1cm。表面灰色至灰黑色。幼有毛。质脆易断。断面可见淡棕黄色或白色部。羽状复叶,小2-3对,互生或对生;小叶片纸质,易破碎,多皱缩,展平后呈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先端长渐尖,基部钝,两侧不等,边缘有细锯齿。鲜叶片揉之有臭微,味微苦。以质嫩、多、色绿者为佳。

二、饮性状

为段状。具棱线,表面青绿色,部淡红色。完整小叶片长椭披针,表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微,味微苦。

药理作用

镇痛作用:陆英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无耐受及成瘾等缺点。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性病毒性炎。

2.治疗急性化脓性扁体炎、急性菌痢、多发性疖肿

3.治疗多种疼痛。

相关论述

1.《农本草》“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

2.《药性论》:“能捋毒,脚上冲,心烦闷绝。水气虚肿瘙皮恶痒,取汤入少,可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