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鲢鱼

鲢鱼 鲢鱼(拉丁: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俗称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科鲢属动物,是四大家之一,属于典型的滤食性类。鲢鱼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在中国各大水系,随处可见。鲢鱼体长450-600mm,体侧扁、稍高,呈纺锤青灰色,两侧及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鳍基部,各鳍色灰白,肠管长度......
目录

外形特征

物种简介

鲢鱼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鲤科,是著四大家之一。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类,在苗阶段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

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1龄可达到0.8公斤上下。

态特征

白鲢体侧扁,头较大,但远不及鳙。阔,端位,下颌稍向上斜。鳃粑特化,彼此联成多孔的膜质口咽腔上部有螺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齿,平扁,齿面有羽纹状,鳞小。自部至肛门间有发达的皮质棱。胸鳍末端仅伸至鳍起点或稍后。体银白,各鳍灰白色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

物种分类

大鳞鲢鱼在我国海南岛南渡江和越南红水河水系,栖息着另一种大鳞鲢(Hypophthalmichthys harmandi),外酷似鲢,体比鲢略宽,部隆起较高。两者的要区为:鲢的侧线鳞为91-124个,分枝鳍条为11-14;而大鳞鲢的鳞较鲢大,侧线鳞为78-88个,分枝鳍条为15

生活习性

大鳞鲢多栖息于水流缓慢,水质较肥,浮游生物丰富的阔水体。白天潜于深水处,夜间上游水面摄食浮游生物。雌2龄可达性成熟,雄最早为1冬龄。生殖期为5-6月,有时可延至8月中旬。生活习性、食性均与鲢相似,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因其生长快、肥满度大、含质量高等优点,已成为海南岛松涛水库的重要养殖和捕捞对象。

1.鲢鱼属中上层。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鲢鱼2.属于典型的滤食性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苗阶段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3、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

4.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鲢鱼喜肥水,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特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

5.子小怕惊扰。当受到惊扰或碰到网线时,便纷纷跳出水面越网而逃。

6、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每年4~5月产卵,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当年可长到500~800克,三龄体重可达3~4千克,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

7.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分布范围

鲢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在我国各大水系,随处可见。此生长快,从2龄到3龄,体重可由1公斤增至4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天然产量很高。同时,鲢的食物为浮游植物,因而成为饲养类的上等品,历来被列入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之一。

繁养方式

池塘选择

1.套养

鲢鱼菜鲢鱼属于套养类,套养在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的上述类完全一致。

2.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鲤鱼完全一致。

3.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池塘饲养

1.种培育

鲢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米3-5尾。饲养管理: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兼食饲料碎屑。

养殖: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体要求: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面上的积雪,打眼观察水质及的活动情况。

病防治

鲢鱼1.在苗、种拉网、筛选、运输过程中应操作细,防止体受伤

2.种入塘前,用2.0%的盐水浸洗5-10分钟进消毒;

3.高温季,每月用白粉或硫酸铜、硫酸亚合剂挂袋法进食场消毒

4.定期使用微生物制调控水质,提高体免疫力;5、死应及时捞出,深埋

6.病治疗。

病治疗

1.病原鳃霉

鲢鱼病图症状:病不摄食,游动迟缓,鳃部呈充和出状,鳃瓣有点充,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红色或苍白色,严重者鳃丝坏死,影响呼吸功能,导致病死亡。

防治法:

1.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

2.培育水质需施发酵腐热的有机肥,不宜生施3、发病池要迅速加注清水,改善水质,或者将病转移到水质新鲜清洁的池塘中。

4.20-30mg/l的生石灰全池泼洒,可降低水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水质。

2.打印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单胞菌

症状:病鳍后的体表有近似红斑,病灶处鳞片落,最后溃疡甚至骼或脏。

防治法:

1.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如牛、羊等的粪便)是单胞菌菌的孳生之处,因此池施用时必须用生石灰拌匀并充分发酵,腐热后可施用,以防病原体进入。

2.种过塘时,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可有效预防此病。

3.患病时采用外用消毒药。外用消毒:菌毒清0.5ppm或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

3.指环虫病

病原:指环虫

症状:病情严重时,病鳃丝肿胀,粘液增多,呼吸困难,可起苗种大批死亡。

防治法:

1.90%晶体敌百虫0.3-0.7ppm全池泼洒。

2.虫扫净130ml-170ml/亩/米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可隔天再用一次。

4.鲢鱼双线绦虫病

双线绦虫隶属绦虫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类,终寄为食鸟类。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在鲫鱼及野杂偶有发现,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趋势。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92%,感染强度最高时,每尾鲢鱼体腔有13个裂头蚴。患病种越冬死亡率最高为84%。但各年段感染不尽一致,要和水体环境改变(因干旱起水面积减小)和水鸟的活动有。本文对发病原因进分析,同时提出防治对策。

一、病症状

患病鲢鱼从外观看,部膨大,局部凸起,早春融后体质明显消瘦部膨大更加明显,极薄,用力挤压部,裂头蚴可从胸鳍处钻出。病在拉网和运输途中大部分死亡,只有少部分存活。双线绦虫易感寄要是鲢鱼种,而鲤鱼种感染种类以状绦虫裂头蚴居多。

二、病因分析

1.靠近水库、沼泽的池塘,或水面连阔、人少环境僻静的池塘,春季至秋季常有许多水鸟如苍鹭、红嘴鸥、翠鸟到此滞留栖息,在水库和池之间游窜。裂头蚴感染率高的多发生在面积较大的越冬池,这些池塘每年春季面融化时,常有病或体弱在水面游动,招来大量水鸟捕食,带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水中,造成感染。

2.有的池塘售完春种后,因时间紧、来不及清塘即注水养水花鱼苗。有的池塘(带水浅池)冬天冻透,自以为达到清塘的,注水不久即投放夏花鱼苗。而双线绦虫第一中间寄(桡足类),可成体带卵休眠休眠体可度过干旱、冻等各种恶劣环境,休眠体数量可达每平米数百个至数百万个之多,常在小范围高度集中,正因为桡足类有这种成体休眠适应性,所以不药物清塘的池,一旦注入新水,很快就出现相当数量的性成熟带卵的桡足类成体。笔者在早春雪刚融化不久,在一些很浅的水坑里冬天冻透即看到大量的桡足类带卵成体,这也说明桡足类成体可抵抗恶劣环境。综上所述,在一些池塘由于不用药物清塘,其水体潜藏着大量的桡足类休眠体,这为感染双线绦虫病埋下了隐患。

3.苗生物特性,水花鱼苗进入夏阶段,食性将由轮虫转为较大型浮游动物,有些养户自觉培养一些角类和桡足类,供下塘的夏花鱼苗食用,然而如果不进人为控制,桡足类极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由于桡足类吞食钩球蚴具有专一性,所以这时如果池塘附 近有带病原的水鸟活动,就极易使夏花鱼苗感染双线绦虫病。4.有的养户从双线绦虫多发区购进已感染裂头蚴的夏花鱼苗,即使当地不具备患绦虫病的条件,但由于苗已吞食感染原尾蚴的桡足类,并在体腔发育为裂头蚴,同时排 出体外,致使放苗池塘同样大量感染双线绦虫病

三、防治对策

首先要把好,如果从外地调运苗,应先调查供苗单位是否有绦虫病发生史。如果是自己培育夏花鱼苗,并且当地有绦虫病史,或者有水鸟活动,那么在水花鱼苗下塘前 要将第一中间寄、桡足类杀死。在发塘期间发现桡足类也应清除。另外要增强鸟类保护意识,研究不伤害终寄生命的有效办法,驱赶水鸟。对绦虫病多发区,一定要坚持用生石灰清塘。

常用药物

嘉虫清

要成份及含量:大黄

性状:黄棕色粉末,清香

作用及用途:灭菌杀虫。要用于纤毛虫类如车轮虫、斜管虫等。

用法与用量:发病时100-200克/亩/米全池泼洒,连用1-2次。

停药期:30天

虫扫净

要成份及含量:2.5%二硫氰甲基烷。

性状:褐色液体

作用及用途: 灭菌杀虫。要用于纤毛虫类、蠕虫类寄生虫。

用法及用量:发病时130ml-170ml/亩/米兑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隔天可再用一次。

注意事项:使用前、后四天不得使用其它杀虫类或杀菌药。

停药期:30天菌毒清

要成份及含量:亚氯酸钠,80%。

性状:白色粉末或颗粒

作用及用途: 灭菌杀虫。要用于出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水霉病等。

用法及用量:发病时0.37-0.5ppm兑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隔天可再用一次。

注意事项:天将A、B药液混使用,现配现用。

停药期:10天

富溴海因

要成份及含量:二溴海因,30%。

性状:白色粉末

作用及用途:灭菌药。要用于出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水霉病等。

用法及用量:发病时0.3ppm兑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加倍使用或连用2天。

停药期:捕捞前10天

益生活水素

要成份及含量:胞杆菌、光细菌、硝化菌、固氮菌等。活菌数>700亿/克。

性状:灰褐色粉末

作用及用途:水质改良药。清除养殖水体有机污物、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加水体溶氧量,调PH值。

用法及用量:据水质恶化情况每亩1米水深200克-300克兑水浸泡后全池泼洒。

注意事项:使用时不可与消毒或杀虫类药混用;施用前后3天不得使用消毒。兑水浸泡时间以1-2小时为益。

主要价值

养分析

鲢鱼肉的养成分随体长和季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范围为:水分占60.3-80.9%,蛋白质15.3-18.6%,脂肪2.0-20.8%,灰分1.0-1.4%,无氮浸出物0.2-1.7%。肉的生化成分亦随着体的生长发育而变化,当水分含量逐渐下降时,蛋白质及脂肪则逐渐增加。鲢肉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计有20种,其中4种饱和酸,3种单烯酸,3种二烯酸,9种三烯酸,1种四烯酸,碳链长度在12-20之间。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低,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体的增长而增加,不饱和酸则随体增长而减少。除蛋白质和脂肪外,它每百克可食部分还含有糖类0.8克,热量117-123千卡,钙22-31毫克,磷86-167毫克,1.2-13.3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21毫克,尼克酸2.1毫克,养比较丰富。

烹饪指导

鲢鱼1.鲢鱼适用于烧、、清、油浸等烹调法,尤以清,油浸最能体现出鲢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清洗鲢鱼的时候,要将清除掉,因为其中含有毒质。

3.巧去腥味:将去鳞剖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就能除去的腥味,并能使滋味鲜美。鲜洗净,在牛奶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吃过后,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立刻清新。也可用半两盐和5斤水,把活在盐水时,盐水通过两鳃浸入液,一小时后,土腥味就可以消失。如果是死,放在盐水里两小时,也可去掉土腥味。

鲢鱼做法

一.葱油鲢鱼

葱油鲜鲢鱼

料:鲢鱼

调料:盐、料油、鸡、葱姜丝、花椒、姜、葱段、干辣椒丝、香菜、香油

做法:

1.将鲢鱼脏洗净在身上剞人刀;2、坐锅点放入清水,锅后加入盐、油、鸡、料花椒、姜、葱段一会儿,放入鲢鱼用小10-15分钟,取出装入盘中撒入盐、葱姜丝、辣椒丝待用

3.坐锅点倒入油,油温8成热时,放入葱段、姜炸出香味时,拾出葱姜,将油浇入身上,撒上香菜即可食用。

特点:鲜咸清香。

提示:鲢鱼时,要注意候,不宜大。

二.麻辣鲢鱼

鲢鱼800克,豆粉2大匙,盐适量,葱50克,干红辣椒10个,花椒30粒左右,老姜一块,大蒜3头,汤(水也可)约2L,豆瓣2大匙,老抽2大匙,白糖1匙,油辣椒2大匙,花椒粉适量,味适量。

做法:

1.将剖肚,洗净肚里的所有附着物,切小块用豆粉、盐拌匀码味。。

2.备料1:将老姜切大蒜(也可以压破)豆瓣、老抽、白糖放同一个碗里。备料2:干辣椒切段、花椒放另一个碗里。备料3:葱切段。

3、锅放熟油烧到八分热,将备料1倒进锅里小至呈亮色后加入汤或水(水以淹过块为宜)。

4.烧沸后改中几分钟,然后倒入块,7、8分钟。

5.加入油辣椒花椒粉、味葱,拌匀起锅即成。

三.川芎白芷

原料:川芎6克,白芷9克,鲢鱼头200克。

做法:头洗净,加入切成川芎白芷,加水适量,隔水熟。

(注意:川芎用量不宜太多,若有月经过多或阴虚旺的头晕头痛则不宜食用。)

功效:镇静止痛,祛,男女头风痛。

四.拆烩鲢鱼

1.将鲢鱼头去鳞、去鳃,清水洗净,用刀在下进刀劈成两爿,再用清水洗净污,放入锅,加清水淹没头,放入葱结、姜各5克、绍25克,用旺,移小上窝10分钟,用漏勺捞人冷水中稍浸一下,在水面上,用左手托住,面朝下,右手将一块块拆去,将拆面朝下放在竹垫上。

2.将菜洗净,菜头削成橄榄锅上,舀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菜氽熟,将锅的油倒出,加少量肉汤、盐、味,烧几分钟后,将菜取出,放在汤盘中衬底。

3.锅上旺,加猪油75克,烧至五成热,下葱、姜煸出香味,将头肉放入,加绍、肉头汤,烧后加盐、味,移小上烩10分钟,用大收浓卤汁,调好味,放少量胡椒粉,用湿淀粉着腻,浇熟猪油50克,出锅倒在菜上,加青蒜丝即成。掌握键:①要选用大鲢鱼,最好是活,其味更鲜美。②拆时尽量保持面不碎。③用浓鲜汤烹制,鸡汤更佳,可使汤汁浓而入味。

五.鲢鱼

把1条鲢鱼剖好洗净,用盐稍腌。腐竹用干布抹净、切段,炸香,捞取垫在煲底。冬菇、青蒜、葱洗净切好,姜去皮、拍扁、切碎。起油锅,将鲢鱼两面黄铲起,再下油,放入姜、青蒜、葱头煸香,加入少许清水,铲起放在盛腐竹的煲。加入冬菇香的鲢鱼,调好味,原煲上炉煲热至鲢鱼熟,再加熟油,即可上桌。

六.奶油

鲢鱼中段,洗净,切块后用少许黄、盐、糖、味、干淀粉拌匀,在锅中放少许油,用大块滑一下盛起。再把洋葱切丝,放在油锅中煸出香味,倒入少许番茄沙司,再放入块,加适量盐、糖、味后,用文烧至块熟透,起锅前放一小块纯奶油,待奶油溶化后即可装盘。

七.豆瓣鲢鱼

鲢鱼去鳃及肠杂,洗净后切成长块,下入热油锅中炸至黄白色,捞出沥油。锅上,放猪油,下葱花姜蒜末煸香,再加入豆瓣,随后放油、料、白糖、米,再下块,加鲜汤,沸后转文至剩下1/3汤汁,加味湿淀粉,搅匀即成。

八.酸笋

鲢鱼头一劈为二,酸笋切成丝;头放盆,抹上少许豉汁、料、盐、胡椒粉、生粉,摆放于平盘,放上酸笋丝,上笼约8分钟,淋上生抽王、麻油,放上葱丝、姜丝、红椒丝;葱入油锅烧至七八成热时,浇于菜肴上即成。

九.辣椒鲢鱼

鲢鱼将要加工的整条鲢鱼剖肚去鳞洗净后放入水锅里烫二分钟,而后取出用凉水淋一遍沥干备用,油烧热后将鲢鱼入锅,接着放干辣椒、料油、糖、姜料焖烧5分钟后出锅。如此烧法的鲢鱼味进得很足,入即化,吃在嘴里的肉全是绵绵的香味,略带一些辣味,爽极了。

十.

鲢鱼中段切入碗,放葱姜丝、盐、味10分钟,拣出葱姜丝,逐一拍上干淀粉备用。鸡蛋打入碗搅匀,锅放油烧至四成热时,将拖上蛋液的逐一排放在锅中,底部硬挺时翻身,再另一面。好后加少许水、味、盐、葱姜丝、糖,用小将汤汁收干,烹入白,出味时即可装盘,味浓郁,咸鲜嫩香。

小窍门:去除鲢鱼泥土味。

鲢鱼过一冬的蛰伏河底,体消耗减少,代谢减缓,故而肉质肥嫩,但也沾上些许泥土腥味。而要去除鲢泥土腥味,可在剖杀洗净后,用少许盐

食疗作用

鲢鱼味甘、性温,入

健脾、温中暖热的功效,尤其适冬天食用;

鲢鱼可治疗胃虚弱、食欲减退、瘦弱乏力、腹泻症状;还具有暖、补、泽肤、乌发、养等功效。

功效:健脾,利水,温中,益,通乳,化湿

宜:肾炎炎,水肿,小便补利者宜食;胃气虚,养不良者宜食。

忌:据前人验,疔疮肿毒,瘙痒性皮肤病目赤肿痛者忌食。红斑狼疮者慎食。

0

鲢鱼1尾(或500g),生姜(或干姜)6g。加食盐少许,熟食。

本品与温中健生姜干姜)同用,能充分发挥补脾温中、健的作用。用于胃虚,少食纳呆脘有冷感的患者;养不良,脾虚弱者亦可食用。

若用本品汤,加胡椒食盐调味亦可。

食用注意

鲢鱼肉可供药用,味甘、性温,具有温中益的功能,治久病体虚、食欲不振头晕、乏力。胆汁有毒,吞服往往会中毒中毒症状草鱼鲤鱼等相同。对此,前尚无特殊疗法,应起重视,不要吞服,以免中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