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鳞状毛囊角化病

鳞状毛囊角化病原因尚不明了,少数病例可有家族史。皮损特征为褐色鳞屑斑疹鳞屑中央有与毛孔一致的黑色毛囊角栓。多见于朝鲜、日本、中国等,欧洲西国家少见。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少数病人有家族史。此外,本病与物理因素、分泌失调、对抗生素反应、代谢障碍、维生素A缺乏可能有。多见于青年。皮疹为小指盖至榆钱大孤立白色鳞屑斑中央固着,周边游离,中央可见与毛囊一致的黑色小点,可伴有浅色晕......
目录

病因

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少数病人有家族史。此外,本病与物理因素、分泌失调、对抗生素反应、代谢障碍、维生素A缺乏可能有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年。皮疹为小指盖至榆钱大孤立白色鳞屑斑中央固着,周边游离,中央可见与毛囊一致的黑色小点,可伴有浅色晕(图1)。剥去鳞屑鶒,可见嵌塞于毛囊的角质栓及卷健康搜索的毳毛;不久,可由此再生出同样的鳞屑斑。多对称发生于、胸及大腿外侧等处。一般无自觉症状。病情冬重夏轻,过缓慢,往往多年不愈。

检查

组织病理:角化过度,以毛囊为著,毛囊周围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

 诊断要点

1、多发于青壮年,好发于部、部外侧、部及壁,往往对称分布。

2、皮疹为一与毛囊一致的坚实的针头大小的小黑点,以小黑点为中央,周围是直径约1-2厘米的鳞屑,为淡褐色或棕褐色,边界清楚。鳞屑周围的皮肤往往色素减退成一淡白色环晕。

3、皮疹一般独立存在。当皮损多发时,附近的鳞屑可融成大鳞屑鳞屑中央有2-3个或更多个小黑点。

4、本病一般冬天加重,夏天减轻,皮损过数年后才完全落,留有暂时性色素减退。

5、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有轻度瘙痒。

6、组织病理角质增厚、毛囊角化更为明显,毛囊周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

诊断 

需与毛囊性鳞病、副银屑病、毛发苔藓鉴

治疗

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减轻干瘙痒。维生素A、D、E,抗生素,或维胺脂囊。局部可选用水杨酸软膏、60%卵磷脂软膏、0.1%维A酸霜或10%~20%尿素软膏等外涂。紫外线照射可缓解症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鳞花草

下一篇 鳞瓦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