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毛囊角化病
病因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年。皮疹为小指盖至榆钱大孤立散在圆形灰白色鳞屑斑中央固着,周边游离,中央可见与毛囊一致的黑色小点,可伴有浅色晕(图1)。剥去鳞屑鶒,可见嵌塞于毛囊口的角质栓及卷曲健康搜索的毳毛;不久,可由此再生出同样的鳞屑斑。多对称发生于腰臀、胸腹及大腿外侧等处。一般无自觉症状。病情冬重夏轻,经过缓慢,往往多年不愈。
检查
诊断
诊断要点
1、多发于青壮年,好发于臀部、股部外侧、腰部及腹壁,往往对称分布。
2、皮疹为一与毛囊口一致的坚实的针头大小的小黑点,以小黑点为中央,周围是直径约1-2厘米的圆形薄鳞屑,为淡褐色或棕褐色,边界清楚。鳞屑周围的皮肤往往色素减退形成一淡白色环晕。
3、皮疹一般独立存在。当皮损多发时,附近的鳞屑可融合成片,形成大片鳞屑,鳞屑中央有2-3个或更多个小黑点。
4、本病一般冬天加重,夏天减轻,皮损经过数年后才完全脱落,留有暂时性色素减退。
5、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有轻度瘙痒。
6、组织病理为角质增厚、毛囊口角化更为明显,毛囊周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