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花草
形态特征
直立、多分枝草本,高可达1米;小枝4棱,除花序外几全体无毛。叶纸质,长圆形至披针形,有时近卵形,长4-10厘米,宽1-3.5厘米,顶端渐尖或短渐尖,钝头,基部多少下延,通常浅波状或有疏齿,上面光亮,两面均有稍粗的针状钟乳体;侧脉每边7-9条;叶柄长5-10毫米。穗状花序顶生和近枝顶侧生,卵形,长1-3厘米;苞片长圆状卵形,长约7毫米,顶端具刺状小凸起;小苞片稍狭,和苞片及萼裂片均在背面和边缘被长柔毛;花萼后裂片较大,披针状卵形,长约7毫米,前裂片中部以下合生;花冠白色,长约7毫米,喉部内面密被倒生、白色长柔毛,上唇直立,阔卵形,不明显2裂,下唇裂片近圆形;花药2室,药室邻接,斜叠生,花粉粒长球形,42(40-45)微米×28 (26-29)微米,具3孔沟,沟长,两端尖,表面具网状雕纹;花柱无毛。蒴果长圆形,长约6毫米,无毛;种子每室2粒。花期早春。
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 |
门拉丁名 | Angiosperms |
纲中文名 | 双子叶植物 |
纲拉丁名 | Dicotyledons |
科中文名 | 爵床科 |
科拉丁名 | Acanthaceae |
科号 | 219 |
种拉丁名 | Lepidagathis incurva Buch-Ham ex D Don |
种中文名 | 鳞花草 |
引种地点 | 云南马关 |
引种时间 | 20050413 |
引种号 | 59492 |
引种材料 | 草本 |
鉴定人 | 吴金清 |
Id | 2866 |
栽培地点 | 引种过渡圃 |
引种数量 | 1株苗 |
生长环境
通常生于海拔200-1500 (-2200)米,近村的草地或旷野、灌丛、干旱草地或河边沙地。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