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疖与疖病

当感染累及全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时称为疖(furuncle);多发及反复发作者称为疖病(furunculosis)。疖好发于青少年和青年,金黄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肛门、生殖器部位的复发性疖可继发于厌氧菌感染分枝杆菌属特是偶分枝杆菌可起无反应性疖病。易感因素包括长期携带金黄葡萄球菌、糖尿病、肥胖、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及免疫缺陷状态等。医保疾病:否患病比例:5%易感人群:以青春期和成人期......
目录

基本介绍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5%

易感人群:以青春期和成人期多见,男多于女。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海绵窦血症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7天

治愈率:80%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疖的病原菌要为凝固酶阳性金黄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患者鼻腔会阴部常有葡萄球菌,常为本病复发的病原。

(二)发病机

本病与机体抵抗力降低密切相皮肤擦伤,糜烂等均能使细菌易于侵入繁殖,皮脂溢出可诱发本病,此外,贫血慢性肾炎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功能缺陷或降低者易伴发疖与疖病

预防

增加机体抵抗力,注意皮肤清洁,勤换衣服并消毒,避免搔抓,有瘙痒性皮肤病应积极治疗,少食甜食,,不要任意挤压排脓,尤其是发于上部者,对慢性复发性疖肿患者要耐病因,如发现体有慢性病灶,贫血糖尿病等要积极治疗。

并发症

海绵窦栓、炎、血症

面部发于等部位者,易起海绵窦栓性炎,血症等。

常见症状

丘疹头痛、紧张、恶寒淋巴结肿大、外耳道疼痛、血症

皮损初发为鲜红锥状高起的毛囊丘疹,逐渐增大,成结表面紧张,浸润显著,触之坚硬,以后端化脓,中有脓栓,脓栓出,排出脓1~2周后愈,遗留持久瘢痕,好发于面,项及部,亦常见于上外耳道及,腋窝及头部。

化脓未成熟破溃前,自觉疼痛较剧烈,发于外耳道疼痛尤甚,化脓破溃后疼痛减轻,发于等部位者,症状较严重,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因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管网并与颅管相通,易起海绵窦栓性炎,血症等,应特注意,切勿挤压。

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甚至化脓,也可并发淋巴管炎。

检查

组织病理:表现为深毛囊周围炎,毛囊周围脓肿含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菌,晚期有浆细胞,异物巨细胞,毛囊及皮脂腺均可破坏,当坏死组织及脓液逐渐排出后,真皮的缺损逐渐由新生肉组织填补成瘢痕组织

诊断鉴别

中医

慢性多发性疖病,可反复多次发生,此起彼伏年累月不愈。

中医病机辨证

1.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系湿热外感毒热之热毒不得外泄,住阻于肤而发病。

2.辨证分析本病初起为红肿疼痛明显,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口干,尿黄,舌质红,舌苔白或薄黄,微数,辨证属于湿热蕴,复感毒热之

疾病鉴

1.脓疱疮多发于出部位,损害以脓疱,破后结痂,愈后不留瘢痕,多发生在龄前后的儿童,传染性强,易在夏秋季流

2.毛囊炎为浅在的针头大小毛囊炎脓疱,自觉瘙痒或灼痛,炎症浸润不深,无中脓栓。

3.化脓性汗腺炎多见于季,好发于小儿头皮,系汗腺排出化脓所致,常与红脓痱伴发,似疖但无脓栓。

4.患处浸润明显,表面有多个脓头,蜂巢状,疼痛剧烈,全身症状较重。

治疗预后

(一)治疗  

1.全身治疗:病情较重或有发热者可用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或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多价葡萄球菌或自家菌苗皮下或肉注射,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2.局部治疗: 原则为杀菌、消炎、促进吸收。早期炎症浸润,宜外涂软膏,如10%~15%石脂,疖疮软膏或贴石脂。必要时外加热以促进收,早期轻症者应以促进吸收为原则,浸润显著者可促其化脓,脓肿成后可切排脓。脓肿成时严挤压。   

3.物理治疗: 早期可用热、超短波、红外线、音频电、氦氖激光等。对多发疖病,可用紫外线(次红斑量)照射 

(二)预后  

慢性多发性疖病,可反复多次发生,此起彼伏年累月不愈。面部发于等部位者,易起海绵窦栓性炎、血症等,应特注意,切勿挤压。

疾病护理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3.保持良好的态非常重要,保持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饮食保健

多吃水果蔬菜,多吃养高的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静脉曲张综合征

下一篇 鹿角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