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鹿蹄草

鹿蹄草 鹿蹄草(拉丁:Pyrola callianthaH. Andr.),鹿蹄草鹿蹄草属常绿草本状小灌木。它高可达30厘米,细长,有分枝叶基生,革质,叶片卵形,稀近花葶鳞片,卵状披针披针总状花序花冠广,较大,白色,有时稍带淡红色花瓣倒卵状或倒卵形丝无毛,花药黄色蒴果扁球生长在海拔700-4100米山地针林、针阔混交林或阔林下......
目录

形态特征

鹿蹄草常绿草本状小灌木,高(10-)15-30厘米;细长,横生,斜升,有分枝4-7,基生,革质;卵形,稀近,长(2.5-)3-5.2厘米,宽(1.7-)2.2-3.5厘米,先端钝头或钝头,基部阔楔形或近,边缘近全缘或有疏齿,上面绿色,下面常有白霜,有时带紫色叶柄长2-5.5厘米,有时带紫色花葶有1-2(-4)枚鳞片,卵状披针披针,长7.5-8毫米,宽4-4.5毫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稍抱花葶

总状花序长12-16厘米,有9-13,密生,倾斜,稍下垂,花冠广,较大,直径1.5-2厘米,白色,有时稍带淡红色花梗长5-8(-10)毫米,腋间有长苞片,长6-7.5毫米,宽1.6-2毫米,先端急尖萼片,长(3-)5-7.5毫米,宽(1.5-)2-3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尖,边缘近全缘花瓣倒卵状或倒卵形,长6-10毫米,宽5-8毫米;雄蕊10,丝无毛,花药,长(2.1-)2.5-4毫米,宽1-1.4毫米,有小角,黄色花柱长6-8(-10)毫米,常带淡红色,倾斜,近直立或上部稍向上弯,伸出或稍伸出花冠端增粗,有不明显的环状突起,柱头5裂。蒴果扁球,高5-5.5毫米,直径7.5-9毫米。期6-8月;果期8-9月。

主要品种

西藏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H. Andr. var.tibetana(H. Andr.) Y. L. Chou)与鹿蹄草要区花葶紫红色,为淡红色萼片为宽披针期7月;果期8月。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和南部。零星生于海拔3600-4000米的林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青海、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长在海拔700-4100米山地针林、针阔混交林或阔林下。鹿蹄草

繁殖栽培

鹿蹄草宜采用分株繁殖,可在林下大量栽培。在9-10月,连匍匐一齐采收,分成单株,每株都要带有部分匍匐须根。在选好的林下,将灌木杂草除去,不要翻动土层,1.3米宽的畦。22-26厘米小沟,深约7厘米,把幼苗放到沟里,株10厘米左右,斜靠沟壁。先盖腐殖质土约2厘米,再盖枯,使与畦面齐平。栽好后,叶片出地面,最后浇水。鹿蹄草也可盆栽于室,因为它喜冷、阴湿的环境,以有较多枯而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为好。应用于室外园林绿化时,需要避免将其栽植于局部高温地区,如楼体南面或空旷的铺装地,如广场、道路,或者没有遮荫的环境中。栽植时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不宜单独作为地被层。保灌水,遇高温、干旱时,可以采取面喷水、遮荫的法,降温、保湿

主要价值

观赏

在园林面,可以充分利用鹿蹄草植物常绿,耐阴及夏等观赏特性,作为常绿耐阴地被,或者室绿化的首选材。

保健

鹿蹄草在食品工业面,作为养保健食品的基质原料,将其研制成养型保健饮料或其他养型保健食品。陕西太白县民间采集此草,粗制成,四季饮用,可起到补、治病、御病、助消化、强身健体等作用。陕西中医院制药厂在对鹿蹄草成分、药理、安全毒理、临床观察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外中老年人的饮用习惯、生理特点采用先进的科手段,制出了具有中国传统饮品特色,又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防病去病,延缓衰老的“鹿寿”、“长乐液”低度等系列高级保健饮品。另外由于鹿蹄草的抗菌抑菌作用,可以作为天然的食品防腐

美容

在化妆品工业中,使用其提取液研制成美容化妆品,用于滋润皮肤,治疗和预防皮肤性疾病的发生。将鹿蹄草添加硫酸镁浓缩为糊状,并配以,少量氨水调制成美容化妆品,用于治疗粉刺,有明显的作用。

植物文化

王母娘娘有一个鹿苑,里丽养着几百只金鹿。金鹿在太白山上踩的脚印中,都长出了一种珍贵的药草,叫“鹿蹄草”。这种草,性平,味微苦涩。能够调,收敛止,祛湿,补壮阳。它是治“崩漏”、“虚劳”等病时不可缺少的一种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胶样粟丘疹

下一篇 鹿蹄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