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副银屑病

副银屑病是一组较为少见的皮肤病。无明显自觉症状,病期长,无满意的治疗法。急性苔藓样糠疹发作时,为泛发性红色棕色鳞屑性扁平丘疹,常有坏死、水疱和出。皮疹成批地发生,检查时往往同时发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皮损。(1)感染因素:感染因素是副银屑病病人常见的诱发因素,尤其对急性发病者、儿童患者。感染因素中链球菌感染起的咽炎、扁体炎的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乙病毒感染对某些病人亦是诱发因素。所以副银屑......
目录

病因

(1)感染因素:感染因素是副银屑病病人常见的诱发因素,尤其对急性发病者、儿童患者。感染因素中链球菌感染起的咽炎、扁体炎的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乙病毒感染对某些病人亦是诱发因素。所以副银屑病患者要予防感冒。

(2)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已成为激发或加剧病情的首要因素。工作紧张,精神抑郁、焦虑,过度悲伤、家纠纷、夫妻不和等诸多因素,常会导致理平衡紊乱,继而出现神经,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在银屑病遗传景下,诱发副银屑病或使其加重。

(3)外伤因素:包括烫伤、抓伤及手术等,在皮肤损伤处发生副银屑病损害。

(4)饮食生活因素:不当的生活式也是不容忽视的诱发因素。饮食往往可激发或加剧副银屑病的病情。如辛、辣食物及饮、牛羊肉、海鲜等,过度劳累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5)候环境因素:在自然环境因素中,季候与副银屑病系密切。多数角屑病属于冬季型,因为冷、潮湿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副银屑病病情的因素很多,不同的个体,其影响不同,如果能找到相的影响因素,加以适当控制或避免,就有可能延缓副银屑病复发或控制病情。当然其影响因素常常不是单一的,需要患者细地自我观察发现。

临床表现

皮肤异色病样大斑块状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engrandes plaques poikilodermiques)

① 好发于男性,多见于中年。

② 皮疹常对称分布于乳房、部等皱襞处,特是腋窝。

③ 皮疹除上述特征外,伴有毛细管扩张,色素沉着和萎缩,可呈网状分布。

④ 可伴瘙痒。

⑤ 病程慢性,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部分病例可转变成蕈样肿或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

组织病理表皮变薄,真皮上部细胞浸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约半数病例确诊或拟诊为蕈样肿。

大斑块副银屑病(large plaque parapsoriasis)此类可有皮肤异色病样表现,并可发展成蕈样肿。又可分为单纯性大斑块状和皮肤异色病样大斑块状两种。其中单纯性大斑块状副银屑病临床表现如下:

要见于男性,多于40岁~60岁之间发病。

② 好发于部、腋窝和女性乳房下等大的皱襞处。

③ 皮损呈大的斑,直径10cm大小,紫红、黄红或淡黄色,表面有细小皱纹或细小鳞屑,皮损境界清。

组织病理象:12%有蕈样肿和15%有拟诊蕈样肿的改变。

⑤ 有认为此型为皮肤异色病样大斑块状的初期过渡型。

分类

(一)点滴型副银屑病:又称慢性苔鲜状糠疹。此型较常见,皮损为针头至指甲大型或卵红色斑疹丘疹,有轻微浸润,表面覆盖粘着性细薄鳞屑,无点状出现象。皮疹分布于躯干及四肢等处。病程缓慢,新旧皮损可同时存在,缺乏自觉症状,最多见于青年,约2/3为男性。

(二)斑块型副银屑病:此型较少见,皮损为大小不一,界限清楚的淡红色或紫褐色斑块,直径1-2cm,数不定,可相互融,上覆细薄鳞屑,无点状出现象。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慢性过,病久可成苔鲜样肥厚或萎缩,类似皮肤异色症。此型有的可演变为蕈样肿。本型中有一种变异型称为网状副银屑病,皮疹常呈全身性广泛分布,红色棕红色,由明显萎缩的发亮扁平屑性丘疹组成网状。病程持续数年至数十年后,在部分病例发展成皮肤淋巴

(三)苔鲜样副银屑病:此型极少见。皮损类似扁平苔鲜样的扁平小丘疹,淡红色暗红色损害排列成网状斑,可有点状皮肤萎缩和异色症样改变。好发于颈部两侧、躯干和乳房处,极少见于面、掌及粘膜。

(四)痘疮样型副银屑病:又称为急性痘疮样苔鲜状糠疹。此型罕见。皮损为针头大至绿豆红色棕红丘疹,丘疱疹脓疱,并易坏死、出结痂,表面覆盖鳞屑,有的可发生水痘样水疱。皮疹大多突然出现于躯干、上肢屈侧或腋部。愈后可留有轻度天花样凹疤。病程长短不一,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过。多见于青年人,婴儿及老年人罕见。

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在各型有不同表现。在急性苔藓样糠疹,表皮广泛角化不全,灶性表皮变性或坏死;真皮单一核细胞浸润,并侵入表皮,小管扩张、充、出。有时可见不典型淋巴细胞。慢性苔藓样糠疹的组织象与急性型基本相同,但无表皮坏死和不典型淋巴细胞。小斑块状和大斑块状副银屑病的早期皮损组织象无特异性,均为一般的慢性炎症。但在大斑块状副银屑病的后期,真皮和表皮可见许多不典型的淋巴细胞(即蕈样肿细胞)。对可疑的病例,可送检T细胞受体基因的DNA重排。

诊断要点

1、多见于中年,男性多见。

2、皮损好发于躯干和四肢。

3、皮损多种态,可以为点滴状、斑状。常为大小不一的淡红色及黄红色斑,境界不很清楚,无明显浸润,其上被有少量鳞屑。发展较慢,呈慢性过。

4、病人无自觉症状

5、组织病理表皮和真皮浅层有非特异性炎症。

6、 部分斑块状副银屑病可发展成蕈样肿,需长期随访。

鉴别

1.点滴型副银屑病诊断

(1)点滴状银屑病:鳞屑厚,呈云母状,剥离的基底有点状出,发病急,常伴有峡炎或扁体腺炎。

(2)玫瑰糠疹: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皮疹长轴与皮纹向一致,有不同程度瘙痒,病程短,不易复发,组织病理不易区分,一般来说,玫瑰糠疹真皮浅层炎性细胞浸润较为明显,乳头水肿,常可见管外红细胞。

2.苔藓样副银屑病诊断

(1)扁平苔藓:皮损为紫红色的多角扁平丘疹鳞屑少而不易剥除,有Wickham纹,剧烈瘙痒,有特异组织病理改变。

(2)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好发于颈胸及四肢,为局限性损害,异色症明显,无丘疹性损害,表皮鳞屑轻微或缺乏,自觉痒,组织病理无角化不全,真皮细胞浸润轻,表皮萎缩显著,不向蕈样肿演变。

(3)蕈样肿浸润期:早期不易鉴,但蕈样肿常为大的斑块状损害,浸润较著,自觉剧痒,可伴有乏力,消瘦脏损害,组织病理有特异性改变,可见蕈样肿细胞。

3.大斑块型副银屑病诊断

(1)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多脂区,表面有脂性鳞屑,数较少,浸润轻,治疗反应好。

(2)蕈样肿浸润期:鉴要以组织改变为

4.痘疮副银屑病诊断

(1)水痘:为病毒感染性疾病,水痘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可鉴

(2)淋巴丘疹病:组织病理中可见异细胞。

(3)丘疹坏死性结核疹:常伴有部或其他器官结核,组织病理有结核结构,其间有干样变。

与银屑病的区别

副银屑病与银屑病的区可以从以下4点看出来:

第一点:副银屑病鳞屑较薄,基底炎症轻微,多无或仅有轻微的瘙痒;

第二点:副银屑病的发病部位不定,但一般不累及头面部、掌部位和粘膜;

第三点:副银屑病的皮损一般无薄膜现象和点状出现象;

第四点:组织病理面,副银屑病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不具备银屑病的典型病理改变。

治疗

前尚无特效疗法,但下述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

1.苔藓样糠疹

如怀疑到发病与药物有,应停用可疑药物。抗组胺类药(抗H1)可减轻瘙痒。对病情较重的急性型,可酌情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服)或甲氨蝶呤每周服1次,直至皮损消退。四环素红霉素,可能也有效。如皮损继发细菌感染(通常是金黄葡萄球菌),应给其他抗生素。紫外线(UVB)照射或光化疗法(PUVA)也可以采用。对慢性型,不宜用糖皮质激素和MTX,照射红斑量UVB或作PUVA疗法有效。局部外涂糖皮质激素、润滑或焦油类制有一定效果。

2.小斑状副银屑病

本型皮损虽然不易消退,但预后良好,无后遗症,故可不必治疗。常用法包括外涂焦油类制或糖皮质激素,单纯照射紫外线或进PUVA疗法。其他外用制也可试用,包括咪喹莫特氮芥、卡氮芥他克莫司等。

3.大斑状副银屑病

外用高效糖皮质激素。单纯照射UVB或作PUVA疗法,始时要每天或隔天1次,酌情增加照射量,直至皮损消退,然后还需要作积极的维持治疗,如每周1次。治疗的的在于控制疾病的发展,也有可能有助于预防恶变。外涂氮芥溶液和照射兆伏电子束虽然效果不错,但不宜过早采用,其原因是不良反应较大。维生素D2(每日25万U,2~4个月)、干扰素-α和白介素-12也可试用。对本型患者,应密切观察恶变的征象,如淋巴结肿大、肿大和皮损变硬。对可疑的皮损,要及时做活检

护理注意

1、应去除一切可能的诱因,宜进食低脂肪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腥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浓咖啡等可能加重病情的食物和饮料。

2、床单被褥应保持清洁,及时清扫皮屑。要勤换衣。

3、局部皮损外搽药物时,在每次搽前先将鳞屑刮去,有条件时最好用热水肥皂洗澡,去除鳞屑后再搽(急性进期除外)。

4、在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时易中毒,故在治疗前应检查功能是否正常,白细胞数在5000以上时,可采用。因此类药物能抑制骨髓机能,使白细胞减少,还能脱发口腔粘膜溃疡功能受损、贫血等副作用,所以须严格掌握药物量,随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停药,并作对症处理。

5、不要滥用刺激性过强的外用药物,避免皮损加重。

6、去除可疑病因,如治疗慢性扁体炎等。

7、用服药要尊医嘱。某些西药,如乙双吗啉、乙亚胺等会影响骨髓的造功能,要每周检查一次白细胞,必要时停用,并加服升白细胞药。逐步逐步停用这些药物。建议最好不要使用。

8、银屑病是长期而慢性的疾病,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但影响美容。患者要树立信,积极耐治疗疾病。

9、由于大量的鳞屑落,蛋白质损失也多,因此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除了每天的饮食外,还需增加1-2只鸡蛋,补充失去的蛋白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