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疹性毳毛囊肿
疾病常识
简介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是。
患病比例:0.002%。
易感人群:常见于儿童及老年人。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先天性厚甲症。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7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母体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发病机制
常染色显性遗传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a 囊肿位于真皮中上部,b 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c 囊内有环状排列的角质物及多少不一的毳毛。
预防
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可减少本病后遗症的发生以及降低其严重程度。
并发症
诊断方法
常见症状
呈淡黄到淡红褐色小丘疹,直径1~2mm,有些丘疹表面结痂或呈脐窝状,好发于胸部,有些亦发生于四肢和躯干,皮损亦可限局于面部或呈播散性,常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一般无自觉症状,皮损数年后可自行消退,本病可与其他皮肤损害伴发,如多发性脂囊瘤,毛囊多毳角栓病,先天性厚甲症等。
检查
组织病理:囊肿位于真皮中上部,囊肿壁薄,衬以复层鳞状表皮,颗粒层变薄,囊壁可含终期样毛囊结构,其最具特征的表现为毛囊横面可见多发性毳毛。
诊断鉴别
鉴别
治疗方案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