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
病因
厌氧链球菌性肌炎的致病菌是消化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体口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之一,故属于条件致病菌。它有9个种属,在外科感染中重要的是厌氧消化链球菌(P.anaerobius)、微小消化链球菌(P.micros)、不解糖消化链球菌(P.asaccharolyticus)和大消化链球菌(P.magnus)。它们常和需氧菌(如B族链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或其他厌氧菌(如类杆菌等)形成混合感染。其致病物主要为强有力的外毒素和一系列高度活性的酶类污染较重的创伤和手术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局部肌肉缺血、缺氧也容易诱发该病。
临床表现
1.发病时间
一般在创伤或手术后2~3天发生,病程进展缓慢。
2.局部症状
(1)肿胀、剧痛,浆液样渗出好转的局部疼痛重又趋于加重病人觉患部肿胀剧烈疼痛,有血浆样液体渗出并有恶臭。
(2)水疱形成若感染的肌肉表浅,皮肤可有水肿、苍白甚至出现浆液性水疱,否则局部仅有压痛和轻度肿胀。
3.全身症状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增高伴核左移。
2.细菌学检查
(1)分泌物涂片取病灶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见大量革兰阳性球菌,有助于初步病原学诊断。
(2)荧光法和酶染法检测 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等优点,并且对不同的厌氧菌可制成混合抗体进行检测,以扩大检测范围。
3.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1.局部治疗
病变部位积气是明确的手术指征。手术必须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注意保留尚未坏死的肌肉组织和重要的神经、血管,以降低致残率充分敞开伤口以利引流减压和术后观察。一旦肌肉组织进一步坏死应立即再次清创清除坏死组织。
2.病原治疗
(1)抗生素
厌氧消化链球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特美汀)最敏感。不解糖消化链球菌对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和甲硝唑高度敏感而厌氧消化链球菌却表现出耐药。其他如氯霉素、克林霉素麦迪霉素、国产麦白霉素对厌氧消化链球菌、不解糖消化链球菌等均有较好的作用。因此,当怀疑患上该病时,应首先选用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该病多为混合感染,注意不宜单一用药,怀疑类杆菌感染时,可加用甲硝唑。
(2)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以迅速增高组织内氧分压以抑制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和毒素的释放治疗方法:在0.27MPa下吸入纯氧30分钟,间断10分钟,重复3~7次为一疗程,每天进行,直到病情缓解。
3.支持治疗
严重病人常会发生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应积严重病人常会发生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应用有效抗生素,保护肝肾功能,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